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逐漸被時間拋棄,你曾經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全都從腦海中一點點消失,你會是什麼感覺?

這不是小說裏的橋段,這世界上,每隔三秒鐘,就會有一個人,出現這種症狀。

原因是因爲他們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有些人將這種病稱爲老年癡呆。

紀錄片《人間世》裏有一集,將鏡頭對準了這個特殊的羣體。

他們會忘記現在是何年何月,記憶倒退到幾十年前,以爲自己才20出頭。

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也開始混亂,經常把牙膏當成手機,給家人“打電話”。

爲了阻擋忘卻的腳步,他們將一輩子做成一本本相冊,在背面寫上字,來來回回地翻看。

在病魔面前,無論他們的一生多麼波瀾壯闊,無論他們的大腦曾經如何閃爍着思想的光輝,都彷彿有一塊橡皮擦,一點一點地擦掉屬於他們的痕跡。

但是,總有一些痕跡,因爲太過根深蒂固,怎麼擦都擦不掉。

那就是愛——愛。

《人間世》裏,81歲的楊秉哲患病之後,忘記了很多事,生活無法自理,但對老伴兒的依賴和愛卻一天比一天濃烈,日常對話都是大型撒糖現場:

“我離不開她,一點都離不開他”

只要和老伴兒在一起,哪怕只是坐在輪椅上曬曬太陽、吹吹風,他也覺得很滿足。

雖然病魔摧殘着我的大腦,讓我越來越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但多麼幸運還有你陪在我身邊,我說的話,你都能懂。

那些被定格在老照片裏的往事,還有你陪着我慢慢回憶。

圖爲楊秉哲老人與妻子年輕時

原來,那些埋藏在最心底的本能的愛,即便是猙獰的病魔,也不能將它奪走。

到達生命和記憶的盡頭時,愛是唯一的救贖。

武漢有位姓鄧的老爺爺,不幸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他不記得家裏的地址,走丟過兩次,也忘記了很多曾經熟悉的人和事,卻唯獨記得和自己結婚60年的老伴兒。

老伴兒要進醫院做膽結石手術,他也一定要跟着去,醫院將兩位老人安排在同一間病房。

鄧爺爺一出病房就找不到路,只認識老伴兒,老伴兒走到哪裏,他就跟到哪裏,形影不離。

老伴兒去做檢查的時候,鄧爺爺坐立不安,每隔一兩分鐘就追着護士問:“我老伴兒呢?”

睡覺的時候,鄧爺爺一定要和老伴兒面對面,看着老伴兒睡着了他再睡。

老伴兒有時半夜翻個身,或者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就會騰地一下直起身來,確認沒事才放心。

從前不善於表達感情的鄧爺爺,現在不管走到哪裏都要緊緊地牽着老伴兒的手。

少年夫妻,老來伴,到最後,你就是我眼中的全部世界。

從前我將情話埋在心裏,現在我依然訥於言辭,但我知道你會懂。

去年有對臺灣老夫妻在ins上爆紅,網友親切地稱他們爲“老夏和脆鵝”。

老夏是個94歲高齡的“寵妻狂魔”,他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他有幾個孫女、自己叫什麼名字、家在哪裏,這些他統統不記得,只記得自己的老伴——翠娥。

有時候一覺醒來沒看到翠娥,老夏就急得不行,嚷嚷着要出去找她。

翠娥出門去買蛋糕,他想到路上有幾個紅綠燈路口,擔心得一個勁兒抹眼淚。

孫女說“嫦娥奔月”,老夏的第一反應是“脆鵝奔月”,心頭嘴上都是老伴兒的名字。

孫女讓老夏在明信片上寫句話,他一絲不苟地寫下自己和老伴兒的名字,後面再加上一句:“二位永不分離。”

所愛隔山海,山海猶可平。

即使疾病突然降臨,橫亙在我們中間,我也會努力地跨越它,直到牽住你溫暖的手,與你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合肥一家醫院裏,有個80歲的老人每天都會前來,問護士自己的老伴兒住在哪間病房。

老人是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他的老伴兒幾個月前就去世了,但他的記憶一直停留在老伴兒去世之前,以爲她還在住院。

被告知老伴兒已經去世後,老人沉默地離開醫院,但第二天又會過來,問護士同樣的問題。

你先我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在我心裏,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從未離去。

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一位90歲的老人茫然地站着,他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也忘記了自己是誰。

他的身上,只有一封40年前寫給愛人的信,和一張愛人離世的證明。

這封信開頭是“親愛的馨”,落款是“生”,裏面的稱呼都是“您”。

老人患有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他隨身帶着與愛人相關的東西,是想提醒自己:別的什麼都可以忘,但不能忘記曾經相濡以沫的愛人。

每當我讀着舊時光裏的信箋,你的音容笑貌,就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我已到暮年,病痛纏身,之所以對這世界還有眷戀,是因爲我不願放開那些與你有關的記憶。

多記住一天,便像與你多相愛了一天。

忽然想起《項脊軒志》 那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感到無比地落寞。

臺灣有一對老夫妻,雙雙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兩人什麼都忘了,只記得彼此的臉孔。

散步的時候,夫妻倆總會牽着手不放,老爺爺要是一下子沒看到老伴,就會焦慮不已,連聲追問醫護人員老伴去哪了。

老奶奶的病情更嚴重,但她每天都非常開心,喜歡穿紅色衣服,逢人就說她快要結婚了。

她的記憶停留在了很多很多年前,那時她和老爺爺都很年輕,她即將成爲一個幸福的新娘……

疾病吞噬了我的健康和記憶,但我忘記全世界,也不會忘記你,忘記那些我們相愛的曾經。

病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在這些不幸的老人身上,我卻看到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感動的同時,我又忍不住有些傷懷。

我常常想,人這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有什麼能證明我們來這世上活過一遭呢?

《靈魂擺渡》裏有一句臺詞:死亡降臨的那一天,人們回過頭去,這一生兩手空空,所擁有的,唯有記憶。

對,是記憶。有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永遠不會被沖刷掉。那是關於愛的美好的、鮮活的記憶。

而電影《尋夢環遊記》裏說: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是身體死亡;第二次是下葬的時候,在這個社會不復存在;

第三次死亡,是真正的死亡,是所有人對你失去記憶,整個世界都不再和你有關係。

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死亡,就是失去所有記憶的時候。

當他們對這個世界最後一份記憶都失去的時候,這個世界真的和他沒有關係了。

所以,不能忘,也忘不掉。

恨須臾消弭,愛卻是慣性。

“後來,我忘了很多事情,忘了穿衣喫飯,忘了讀書看報,但從來沒有忘記愛你。”

中國現在有600萬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他們會逐漸不能行走,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能與人正常溝通,不能記住幾秒鐘前發生的事情,他們變成了三等公民”——醒來等喫早飯,早飯喫完等午飯,午飯喫完等晚飯。

但,他們一直在抗爭,他們的腦海裏一直在進行着一場看不見的戰鬥,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鬥爭,比現實裏面的更爲殘酷,更爲絕望。

最後,桌子想要告訴大家,如果你身邊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請記住他們不是變傻了,也不是瘋了,只是生病了。

請不要忘記繼續愛他,因爲他也沒有忘記愛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