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張先生髮現血糖高有好多年了,因爲沒什麼症狀表現,對高起來的血糖也沒太在意。直到三年前需要做個小手術,明確了糖尿病的診斷,需要先把血糖降下來,因此手術被推遲了,張先生才認識到糖尿病對身體的影響會這麼大。

  自那以後張先生開始服用降糖藥,每三個月都會去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瞭解血糖控制的如何,每次查都沒超過6.5%,張先生放心了。可最近一段時間他時不時感覺心慌、胸悶,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得上了冠心病,這是咋回事?

  張先生:不是說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就表明血糖控制的挺好,不會有併發症嗎?

  醫生:糖化血紅蛋白確實可以反映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但正因如此,它不能反映這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是不是有波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把血糖降下來是重要的,同時還要避免血糖大幅波動。從血糖的角度講,造成危害及導致併發症發生所起的作用從高到低依次是:反覆發生的低血糖、大幅波動的血糖、持續升高的血糖,可以說發生一次嚴重低血糖帶來的後果足以抵消這一輩子對高血糖控制取得的效果。

  張先生:既然如此,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還有意義嗎?

  醫生:當然有意義,人的血糖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隨時都在發生變化,糖尿病人對血糖的控制要求是平穩降糖,既要降到目標水平又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患者不可能時時都測血糖看它的高低,所以就需要藉助糖化血紅蛋白這項指標,來看一段時間內血糖在整體上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就像要總結一件事,需要點面結合來評價,它只是對血糖整體趨勢的一種反映。

  張先生:到底啥是糖化血紅蛋白呢?

  醫生: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在一起的產物,但它不是像吸鐵石一樣簡單地吸在一起,而是通過發生糖基化反應而形成,一要看血糖的濃度,二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不是短時間內比如一次兩次血糖高它就會高,只有一段時間內血糖升高糖基化纔會發生,但只要發生了就不可逆轉。

  由於紅細胞每天都在進行更新換代,有死亡的也有新生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3-4月內血糖的平均水平。但也正因如此,如果這段時間內有低血糖發生或是斷斷續續有高血糖發生,並不會對糖化血紅蛋白產生影響,而實際上血糖波動很大,但從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上是看不出來的。

  張先生:那怎麼才能發現血糖有沒有波動呢?

  醫生:這就要通過日常血糖監測來發現了,通常可以採用三種方法來監測:

  一日七次血糖檢測:每個月選一兩天,檢測一天中的空腹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三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共七次。

  一日四次血糖檢測:每個月選擇一兩天,測空腹血糖及三餐後2小時共四次血糖。

  七次血糖檢測:每個月進行七次血糖檢測,不一定在同一天完成,每次檢測一個時點,分別是空腹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三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共七次。

  把這些時點的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合起來,才能從點到面對一段時間以血糖控制的如何做出準確而全面的瞭解,只有它們都達到目標水平了,血糖纔算得到了真正有效控制。

  張先生:這下我明白了,雖然糖化血紅蛋白是判斷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壞的金標準,但還要結合平常的血糖監測才更有意義,以後我也會經常測測平時的血糖。

  醫生:這樣做就對了,你的冠心病一方面與你多年前血糖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與平時血糖可能有較大的波動有很大的關係。有研究發現,糖尿病與冠心病是等危症,就是說糖尿病人發生冠心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其中與血糖不斷波動關係最大,糖尿病人一定要引起特別注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