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時間大多定在秋後,爲何問斬也是秋後?民以食爲天

  在科舉制度前,我國選拔人才和官吏方式是春秋戰國時期門客(客卿、食客),漢代舉孝廉(就是比誰孝順,誰當官),晉代九品中正制(世家弟子當官),這些制度都有很大弊端;於是隋煬帝創建了科舉制度,這是一項劃時代的創舉,科舉的意義非常重大,不僅爲中華帝國選拔最優秀的人才來共同治理國家,造就了文學藝術繁榮,也讓“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現實,打通了寒門子弟上升渠道。

  在瞭解科舉制度時,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科舉制度和死刑問斬都要經過皇帝畫押;在古代,需要皇帝親自畫押的事有幾個,其中就包括死刑和科舉,殿試中有皇帝親自監考,中進士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由皇帝親自勾出;與科舉進士相類似的還有死刑,死刑在古代也是很慎重的,跟今天的狀況差不多,一定要經過最高法複覈,古代最高法律當然是皇帝了,皇帝每勾一個死刑,都要假裝掉幾滴眼淚,畢竟是自己的子民,畢竟是一條生命,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大臣們還要虛心假意地三拜九叩,勸皇帝少殺倆,以積陰德,通常皇帝都會少勾兩個,或者遇到重大事件大赦幾個,這幾個就是幸運者。

  科舉和問斬都要在秋後進行,爲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來了解下科舉制度的時間。我國古代科舉時間各朝代也不同,科舉一般實行三級考試,宋朝解試、省試、殿試,明清鄉試、會試、殿試,也有實行四級的,金朝(鄉試、府試、會試、殿試),無論分幾級考試,一般時間都不會安排在夏季。隋朝科舉是十一月開始到春天完畢,宋朝的解試(相當於明清鄉試)在秋八月份,金朝鄉試三月份,府試秋八月,殿試三月份;到了元、明、清時期,一般鄉試在八月份,殿試在第二年三月份。從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考試人數最多的鄉試,一般都設在秋後,殿試在春天。

  科舉時間爲什麼會這麼安排呢?科舉的目地是爲朝廷選拔棟樑之才,考試日期當然馬虎不得,特別是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非常注重二十四節氣和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將考試安排在秋天,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當然也是收穫成績的時候,雖然有些唯心論,但也代表了當時讀書人的願望。

  那麼死刑爲何秋後問斬呢?這與古人嚴重迷信有關,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秋冬是樹木凋零,蕭殺的季節;漢武帝採取董仲舒之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就講究天人合一,所以人的行爲活動也應該順應天意,敬畏規律;古代皇帝以天子自居,處決犯人這樣的重大問題更要按天時行事。

  還有一種說法是,春夏人們都忙着種田,沒時間來圍觀,秋收後圍觀人多了,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在問斬時,具體時辰要選在午時三刻讓陰陽相剋起到緩衝作用。

  秋後問斬,秋後科舉,難道僅僅是巧合嗎?科舉考試和問斬時間大多都定在秋後,其原因都是唯心的,就是敬畏自然規律,事實上是這樣的嗎?古人是很有智慧的,其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科舉在秋後,死刑也在秋後,爲什麼呢?筆者認爲,古代以農業爲主,民以食爲天,古代生產力極爲落後,勞動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的種地,得田間管理,秋天得參加秋收;參加科舉大部分是男的,死刑問斬的絕大部分也是男的,古代很少斬女人,除非像《水滸傳》中潘金蓮爲了西門慶毒殺武大郎,這種情況必須的斬了。

  男人是農業社會絕對勞動主力,大家在秋收時間都去田地裏幹活,秋收之後該幹啥就幹啥,多數人出門科舉考試,少數人去問斬。雖然問斬是在秋後,不過在古代,也有極少數開明朝代,允許讓死刑犯問斬前回家收地,收完地再去問斬;唐太宗時代有一屆允許400多死刑的人回家秋收,秋後這400多人都回長安問斬,唐太宗被他們誠信所感動,龍顏大悅,都赦免了他們死罪。

  把科舉和問斬放在秋後也算是人性化了,古代看到這裏大家都明白了吧,無論是科舉還是問斬其本意就是最大使用勞動力,畢竟古代生產力落後,糧食是天下人的命根子,民以食爲天,國以民爲安,這樣是古代統治者良苦用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