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牛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就需要在农业、电力、制造、交通、建筑这五大领域实现近零排放。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还在加快,全球建筑体量到2060年预计将会翻倍,这相当于从现在开始每月新建一个纽约城。所以,这五大领域中的每一个,都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解决气候变化,任务的核心在于:创新以及对这些创新的持续投资。

  本文节选自

  《2019盖茨年信 | 意料之外 》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如何才能阻止气候变化。

  你或许读到过类似信息: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低,我们在电力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事实上电力只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来自制造业。提到制造业,多数人想到的是流水线上的小配件,但其实还包括建筑材料。生产钢铁水泥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过程中又会释放大量碳等副产品。

  随着城市人口在未来几十年的持续增长,全球建筑体量到2060年预计将会翻倍,相当于从现在开始每月新建一个纽约市。这需要大量钢铁水泥。我们需要想办法在不加剧气候变化的前提下实现这一切。

  排放大户不止制造业一个。农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4%,这包括牛打嗝和放屁时排放的甲烷。(我自己也很意外,居然会在年信里正经探讨关于牛肠胃胀气的问题。)

  重要的是,我们如果要解决气候变化,就要让农业、电力、制造、交通、建筑等所有导致气候变化的行业都实现近零排放。我把这五个领域称为气候变化的五大挑战。

  指望人们不用化肥、不开轮船、不盖房子、不坐飞机,这些都不现实。要求发展中国家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放慢本国发展也不公平。例如在中低收入国家,牛还是很多人收入和营养的重要来源。

  有一个解决方法是对这五大领域的创新进行投资,从而在不破坏气候的前提下保持发展。对于每一个重大挑战,我们都需要突破性发明。

  我可以分享一些进展。欧盟委员会最近承诺投资这五个领域的研发。我参与发起的十亿美元规模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针对致力解决这五大挑战的清洁能源公司进行投资。(我在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的工作与基金会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彼此独立。)

  我们需要更好地让公众了解这些挑战,而媒体对这些问题的广泛关注将对此大有助益。读到太阳能电池板的故事固然不错,但我们也需要了解关于卡车、水泥、牛放屁等方面的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