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是我國的傳統風俗,每逢過年,人們總會在大門外貼上一副對聯,對聯用紅紙書寫,象徵着紅火團圓,對聯的內容多用吉祥用語,也蘊含着美好的內涵。對聯中的各種元素正好迎合了節日裏的喜慶氣氛,所以對聯文化能夠被廣泛接受,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如今,過年貼對聯已經成了很多家庭的一個習慣,但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特別是傳統文化保留的比較好的地區,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在三年之內,是不會貼對聯的。那麼,人們遵守這樣一個風俗,到底有什麼講究呢。很多人可能只知道這麼做,但並不知道這麼做的原因和深層次的含義,下面就來說一說。

  首先,這樣做是有典故的,在我國古代,如果父母去世,子女需要按禮守孝三年,期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參加喜慶之典。據儒家典籍《論語》記載,孔子的弟子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三年之喪,期已久矣。”意思是說,守孝三年,是不是太長了?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意思是說,孩子出生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守孝三年,是天下的慣例,父母過世不到三年,你就喫米飯,穿錦衣,能心安嗎?

  我國曆代王朝都非常推崇儒家文化,孔子的話也一直被儒家弟子奉爲經典。儒家講究百善孝爲先,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如果臣子在任期間,家中父母去世,則臣子無論何官何職,從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辭官回鄉,爲父母守孝,這就叫做丁憂。丁憂雖不是一種強制措施,但卻受到了道德的約束,比如明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就因爲丁憂的事,受到了百官的聯名譴責。當時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正值張居正主持的改革剛剛開始,他不願辭官,沒有回鄉丁憂,結果朝廷百官紛紛上書譴責張居正不孝,張居正一度非常被動。可見守孝三年,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而對聯象徵着喜慶,不符合守孝的觀念。

  其次,老人去世不貼對聯,也有一定的現實原因。正如孔子所說,孩子出生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而我們今天的孩子,直到成年,也依然會受到父母的庇護,父母爲孩子付出了所有,守孝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隨着社會的進步,今天的人們不可能再去丁憂,三年什麼事都不做,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今天的人們,如何寄託對長輩的哀思呢,那就是遵守古人丁憂期間,在今天可行的各種傳統,比如,不參加喜慶的典禮,過年不貼對聯等等。我們不可能三年不工作,但不去參加喜慶典禮,不貼對聯,這類的小事還是可以做到的,而這些微小的細節,也能表達對故去老人的哀思和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