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外海的科德菲什島上,一座小屋裏的冰箱上貼着一張表格,表上描繪了一種鸚鵡的未來。

來源:wikipeida

這種鸚鵡的名字是鴞鸚鵡(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是新西蘭的特有物種,在毛利語中,它的名字是Kākāpō

而表格上,則列出了地球上所有現存,懷孕併產蛋的雌性鴞鸚鵡的信息,同時標有每隻鸚鵡的名字,以及它們的產蛋狀況

來源:facebook

笑臉代表已受精、直線代表未受精,翅膀與腳代表已孵出幼鳥,大叉則代表已死亡。

一羣科學家、保護員與志願者,正在晝夜不停地工作,他們試圖利用3D打印的“遙控蛋”、活動追蹤器以及無人機,幫助這些Kākāpō們脫離滅絕的困境。

01不會飛的鸚鵡

鴞鸚鵡,是全世界上唯一一種沒有任何飛行能力的夜行性鸚鵡。它們只會在地面上蹣跚的走路,體重可達4公斤。寬大的喙使這種動物有着滑稽的表情,遠遠看去就像貓頭鷹與青蛙的混合體。

來源:Arkive

司洛可(Sirocco)是一隻圈養的鴞鸚鵡,它成爲新西蘭保育工作的官方“代言鳥”,在Facebook有超過22萬粉絲。

來源:facebook

它最大的壯舉是曾試圖與一名動物學家的頭髮進行交配,最終......當然是失敗了。

來源:youtube

這件事成爲了某流行動態表情“派對鸚鵡”的靈感來源,“派對鸚鵡”是一個不斷轉動的鸚鵡表情符號,此前曾深受Reddit用戶的喜愛。

言歸正傳,與同爲陸行鳥,但戰鬥力爆表的鴕鳥不同,鴞鸚鵡在遭遇掠食者時往往僵住不動,僅通過身上斑駁的羽毛進行靜態僞裝。這一策略在面對本土獵手時非常有效,但在面對外來獵食者時,卻顯得TOO YOUNG,TOO SIMPLE。

鴞鸚鵡在新西蘭的分佈一度很廣泛,但隨着歐洲人登陸新西蘭島,一起被帶到島上的老鼠、貓、白鼬彷彿是進了甜品屋的胖子一般,在極短的時間內喫掉了98%的鴞鸚鵡。如今,僅有147只成鳥被轉移到三座無掠食者的島上。

來源:google

覆育鴞鸚鵡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這種鸚鵡每兩到四年纔會繁殖一次,交配後,只有不到50%的蛋會受精。數據表明,在2016年,它們產下122枚蛋,但只有34只幼鳥存活到成年。2018年,共有218枚蛋被產下,其中52只幼鳥存活。

02高科技“鸚鵡蛋”

來源:google

爲了讓更多蛋孵化並長成成鳥,從2019年開始,新西蘭的鴞鸚鵡覆育機構開始採用科技向的保育方法。

“這是相當實驗性的做法,”覆育機構的迪比表示:“新技術或許能將物種保育工作的可能性往前拓展一點。”

該計劃的核心是給鴞鸚鵡裝備具有活動追蹤功能的發射器,這個裝置會安裝在每隻鳥身上,像揹包一樣環繞它們的翅膀。

來源:wikipedia

無需工作人員在森林中探查,這個系統能自動回報哪隻鴞鸚鵡已經交配、與誰交配、交配過程是否順利等信息,而每個巢穴外的感應器會在鸚鵡交配完以後發出通知。

來源:wikipedia

最遲是在第二天的夜晚,工作人員會在巢穴附近紮營,監測鳥蛋、進行巢穴翻新,並檢查脆弱的幼鳥。工作人員會將受精蛋從巢中移走,並放入一枚由3D打印技術製成的“遙控蛋”。

被取走的受精蛋會被送入島上的專用房間進行人工孵育,以最精密的溫度與溼度控制,保證幼鳥能穩定的破殼而出。而母鳥則在野外的巢裏孵着“遙控蛋”,這種蛋會定期發出聲音,讓母鸚鵡準備好照顧迴歸的幼鳥。

來源:google

當毛絨絨的幼鳥破殼而出以後,一部分直接由人工照料,而另外一些則會被送回它們野外的“家長”身邊,以此刺激它們在下一個繁殖季再次交配繁殖。

來源:Cult of the Party Parrot

另一項計劃,則在最近對每隻鴞鸚鵡進行了基因組定序。通過基因檢測,迪比使用被爲“泄殖腔快遞”的無人機對鴞鸚鵡進行人工授精。從具有關鍵基因的雄鳥身上取得精液後,由無人機飛過整座島,送到正在等待交配的雌鳥身邊。

來源:google

迪比表示,如今,工作組正晝夜不休地工作,如今,只有147只成鳥,必須儘快提高它們的數量。

03爲什麼要保護它?

“如果我們停止鴞鸚鵡的保育工作,節省下的精力與資金,能拯救其它三、四種不需要這麼費心照料的物種。”迪比表示,儘管照顧鴞鸚鵡很麻煩,但這一可愛的物種能吸引更多原本不怎麼在乎保育的人,加入保育事業。

來源:Cult of the Party Parrot

“在Facebook上,有一位來自美國中部的孩子,他放棄了當年的生日禮物,並要求所有親朋好友捐款給我們鴞鸚鵡保育活動。即使他永遠不會來新西蘭,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一隻鴞鸚鵡。”

來源:facebook

如今,在“鴞鸚鵡覆育”的Facebook頁面上,有55000名粉絲,正等待那張冰箱上的表格更新。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能讓鴞鸚鵡重返新西蘭本土,迪比表示,幾年前,這個目標聽起來相當好高騖遠,但如今,這並非不可實現的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