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中國2019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長6.4%,好於之前普遍預期的6.3%。但總體看是符合中央政府所設定的全年增長範圍,即6%-6.5%之間的。如果按此增速為年化增速計算,那今年的全年GDP總量將穩超95萬億人民幣,即14萬億美元。

中國可能會進入到人人「持股」的時代 財經 第1張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的經濟體量規模已經非常大了,GDP能保持6%以上的年增速不平,已經是非常可觀了。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並且在政治、軍事、科技、能源、金融等諸多領域具有國際霸主地位,但2018年的GDP年增速水準也沒有超過3%,為2.9%。

歐洲各國已經是產業成熟的發達經濟體國家,但GDP年增速水準能保證在2%以上,就已經是非常成功了。最新一季度的歐元區GDP增速水準只有1.1%。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但因為長期處於負利率水準,因此,只要GDP年增速保持在0.5%以上就是成功的,如果達到1%,就已經算是日本政府卓越的管理成就了。

所以,應該理性的看,中國GDP保持6%以上的年增速,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應該會緩慢的回落。今年一季度,中國政府可是實施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和降準的,所以這個6.4%的同比增速,和美國GDP在2018年創出三年內新高的2.9%年增速一樣,是在大規模經濟政策強刺激之下的結果。能否保持如此較高水準繼續發展經濟,我們認為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從更長期的中國經濟增速來看,6.4%顯然是非常高的水準,是不可持續的。

然而,中國經濟整體增速水準逐漸回落的現實和預期,並沒有什麼不好,更不應該被簡單的理解為看衰中國經濟的理由。

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很大,超過美國的三分之二,更是日本的兩倍以上,佔全球GDP總量的16%,對全球GDP增速的貢獻率超過28%。但中國的人口增長已經趨於停滯,14億人口很可能就是中國人口總量的峯值。因此,即使中國GDP保持4%、5%的年增速水準,從本質上看,中國人的創造能力和生活質量也都是會保持持續上升的。更簡單的理解,只要中國的GDP增速大於CPI增速,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會得到合理滿足。

當前,中國全社會個人、家庭財富的積累正在不斷增加。基本的物質需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以個人和家庭的最主要兩大物質消費項目,即住房和汽車來看,保有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部分發達國家水準,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準。

而中國人的文化和社會服務需求,如餐飲娛樂、醫療教育、旅遊休閑等正在得到不斷的滿足,且增長速度已經開始區緩。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羣體,他們創造和獲得的更多財富資產,在滿足了物質、文化和社會服務需求之後,正在以貨幣數字的形式不斷積累。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和家庭可支配貨幣資產超百萬羣體的快速增加,就是最好的證明。

要如何管理不斷積累的貨幣財富資產呢?我認為,持有優質公司股權會成為越來越多中產階級家庭和富人羣體的選擇。在國際上,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這一個過程,而且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美國社會的「人人持股」,其本質是各類社會保險資金的大比例持股,是保險資金代替美國人持有優質公司股權。而在歐洲和日本,中產階級和富人羣體,除了保險資金代為持有優質股權之外,很多人則都是那些國際大公司的幕後股東。如德國寶馬,美國沃爾瑪,日本三菱等等,其背後都是私人家族來掌控大部分股權,中產階級則紛紛持有這些優質公司的部分股權。

中國也將逐漸進入家族控股大企業的時代,中產階級和富人羣體會不斷的增加優質股權在財富資產總量中的佔比。在A股市上,如福耀玻璃,恆瑞醫葯,復興醫葯等等,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都有大量的私人股東,甚至一些優質的國企上公司,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私人持有股權。人人持股的時代或許正在到來。

文/三尺寒

更多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