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實在是太缺母嬰室了。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高德地圖上收集整理的“母嬰室”位置信息,中國內地所有城市總計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爲2643間,其中只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母嬰室。

作爲一種在公共場合爲哺乳、餵食、清潔排泄物等一系列育兒行爲提供便利設施的空間,母嬰室在日本、美國等國家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它們多設立在城市中機場、商場、公園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向攜帶嬰幼兒出行的家庭免費開放服務。

在美國,一間高配置的母嬰室可以更精確地被定義爲“家庭衛生間”。 這個家庭衛生間裏內部有一個專門爲哺乳媽媽提供私密環境的哺乳室,外間則會提供爲嬰幼兒更換尿布的尿布臺與洗手池,與之配套的洗手液、消毒液、手紙和垃圾桶等也都會在母嬰室內準備齊全。更貼心的是,在設施較好的母嬰室內還有可能找到冰箱、消毒櫃、溫奶器、一次性紙尿褲等用具,甚至還設有一片兒童遊戲區,供家庭中年齡較大的孩子玩樂。

這些“全系列服務”體現的,是國際上一些成熟城市對母嬰關懷的高度重視。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城市,母嬰室的分佈極爲廣泛,幾乎在每一家商場和交通樞紐站點都能找到配套齊全的母嬰室。

設置一間母嬰室並不需要太大的空間,最基本的配置甚至能在1平方米內完成。但在中國內地,母嬰室建設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相較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嬰幼兒數量,母嬰室的供應嚴重不足,大量城市缺失這樣的“1平方”。

母嬰室數量排名前20的中國城市主要是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表現最好的四座城市以及它們擁有的母嬰室總數分別爲:北京341間、上海301間、廣州204間和杭州149間。若將城市中0至3歲的嬰幼兒及其家長作爲母嬰室的主要使用對象,這幾座表現突出的中國城市中,實際一間母嬰室要供2207個家庭共享。

與此相對比的,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香港目前共有595間母嬰室,平均298個家庭共享1間母嬰室;臺北的母嬰室數量達到了680間,每間母嬰室只需要118個家庭共享——這個數字約爲中國內地城市的1/19。東京23區的母嬰室數量達到了5092間,供應量已基本達到理想水平,平均1間母嬰室只需要供47個家庭共享。

級別更低的中國城市面臨的挑戰更爲嚴峻。在二線及以下級別城市,每座城市平均的母嬰室數量都不足10間。並且還有6.67%的二線城市、30%的三線城市、65.56%的四線城市和88.37%的五線城市,完全無法在城市內找到母嬰室。這些缺乏母嬰室的地級城市加起來總共達到了196座。

2019年2月,第一財經與美贊臣共同發起了一次主題爲《中國媽媽需要怎樣的母嬰室》問卷調查,共計回收了2433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爲2418份。

幾乎所有問卷的反饋都共同指向了中國城市母嬰室緊缺的問題。比如只有2.15%的家長能夠在公共場所很容易地找到一間母嬰室;而認爲母嬰室“多數情況下都很難找”或“從來沒有成功找到過”的人數佔到了43.76%。

除了總數稀少,母嬰室的分佈場所類型也較爲單一。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當媽媽和寶寶在公共場所需要用到母嬰室時,有79.24%的中國家長首先想到的是商場,另有9.97%的家長想到的是機場——這也是當前中國城市中僅有的兩類母嬰室提供較爲完備的公共場所。在下面的圖表中,你可以看到北京、廣州、杭州、上海和武漢各自的母嬰室分佈及場所類型。

即使是在一線城市,北京和廣州也是難得的母嬰室場所分佈類型較爲多元的案例。在當地的動物園等遊樂場所,以及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都開始有一定數量的母嬰室出現——這是一個好的跡象。

通過行政力量,在政府能夠觸達管理的各類公共場所提供母嬰室是最高效的增加母嬰關懷的手段之一。法國的做法是將母嬰室與公廁捆綁在一起,香港衛生署會在官網上公佈所有在政府物業內設置的母嬰室名單,而在日本,還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嬰兒會逗留且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場所必須設置母嬰室。政府主動建設公共空間的母嬰室網絡,也能成爲社會和商業機構開設母嬰室的一種有力引導。

但在中國,這個過程目前是倒置的。在政府介入較晚的情況下,商業機構開設的母嬰室已經成爲中國媽媽們最容易找到,也是服務最爲周到的選擇。

我們在問卷中分別詢問下大家對各類公共場所的母嬰室緊缺度和體驗滿意度的感知。從數據結果看,地鐵站成了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85.98%的中國家長認爲在中國城市的地鐵站,嚴重缺乏相關的母嬰設施。地鐵站作爲一種人流大量聚集且高頻次使用的場所,正是母嬰需求的高發節點。而現狀是,除了武漢和北京的少數地鐵站佈局有母嬰室,其餘所有城市的地鐵站都未曾進行過相關佈局。

一個尷尬的情況是,武漢儘管在至少7個地鐵站點設立了母嬰室,但根據當地市民反饋,這些母嬰室平日裏多處於關鎖狀態,需要聯繫站點工作人員開啓後才能進入使用——這樣的“人爲關卡”違背了母嬰室設立的初衷,也直接導致了用戶體驗度的下降。

在調查結果中我們還看到,中國城市中母嬰室整體體驗較差也與設施不齊全相關。

絕大多數中國內地母嬰室的設施提供僅限於尿布臺、洗手檯、哺乳椅這三件“剛需品”。而事實上,家長們的需求還有更多:已經調製好的奶粉或輔食需要加熱設備,給寶寶餵食時需要嬰兒椅,應急情況下需要有尿不溼和溼巾隨時供應,未攜帶幼兒隨行的哺乳媽媽還需將母乳冷藏……

在問卷調查中,母嬰用品自動販售機、溫奶器與溫奶設備、嬰兒椅是中國媽媽們最渴望添置的母嬰室設施,此外智能安撫設備、冰箱及消毒櫃、家庭衛生間、娛樂活動區等也是爲能爲母嬰室進一步加分的選項。

在母嬰室的建設上,部分新一線城市取得的成果已經與一線城市相當。這些城市擁有極強的經濟實力和消費能力,對母嬰關懷設施普遍懷有高標準的期待。比如,杭州和武漢的母嬰室總量與北上廣深相當,並且武漢還是少數在多種公共場所都有母嬰室佈局的城市。

新一線城市中相對處於落後位置的多爲北方城市或是內陸城市:例如西安,作爲一座綜合實力靠前的城市,其母嬰室總量僅爲13家,位居所有新一線城市的末位,甚至在商場、機場這樣的傳統母嬰室先覺區域都還未真正鋪展開來。與此相類似的,還有長沙和青島。

目前,在絕大部分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的機場,母嬰室的佈局已基本完善。下一步要開拓的重點將主要分爲兩個方向:通過商業與社會機構的能力在商業區設置更多設施完備的母嬰室,和在火車站、遊樂場所、文化場館、地鐵站等重要公共場所通過行政力量增加母嬰室配置。

從媽媽們的期待來看,通過商業機構和各類公共場所運營主體來建設更多更好的母嬰室是最最靠譜的。此外,母嬰行業的一些品牌已經做出的努力也讓她們感受到了更多關懷和希望。

2018年,美贊臣聯合多個品牌共同發起了“媽媽聯合行動 喂愛1平方”活動,在廣東、上海投放了公共母嬰室,緩解哺乳媽媽出行的焦慮狀態。考慮到當前三四五線城市母嬰室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美贊臣攜手天貓再發力,在今年將這一計劃繼續向更多城市推進,將母嬰室建立到更需要的城市中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