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提到特種部隊,人們就會想到一羣神祕的硬漢,還有那些讓人血脈賁張的戰鬥場面。歷史上的清朝,也有過一支精銳,堪稱清朝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戰鬥力極強,不僅屢立戰功,甚至代表了八旗部隊最“爆燃”的戰鬥力,這支“特種部隊”是哪股部隊呢?他們又有過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支部隊就是清朝的“索倫營”。“索倫”本是明末清初黑龍江地區的一個土著民族,索倫族的人們世代以“採捕打牲爲業”因此,這種獨特而惡劣的生存環境,讓索倫人不僅有了強壯的身體,更有了高超的騎射,搏鬥的技藝。

  索倫營,就是優秀的索倫族人組成的部隊。當時,清朝部隊的情況很不理想,僅僅入關半個世紀,八旗兵就開始貪圖享樂,戰鬥力日漸荒廢。可是,索倫營卻得益於士兵的頑強勇敢的性格,加上平時的嚴格訓練,讓這支部隊始終保持着強悍的戰鬥力。自然而然,索倫營就成爲了清朝軍隊中的頂樑柱和王牌軍。清政府爲了提升八旗軍隊的戰鬥力,不僅把索倫營安排到每一支八旗部隊裏當作典範,每有重大戰事爆發的關鍵時候,還經常把索倫營作爲取得最後勝利的法寶。

  索倫營都立過哪些戰功呢?首先第一個是戍邊,主要是駐防伊犁。在清朝時,伊犁地區不僅環境艱苦,而且時常發生與敵軍的摩擦,所以駐防伊犁絕對是個一般部隊不能勝任的苦差事。爲了完成這個苦差事,清軍駐防伊犁的八旗軍隊,都是定期輪換的。但不管駐防的八旗軍隊如何輪換,索倫營,卻始終是一支常駐軍隊。就這樣,爲了守住大清朝的國門,索倫營在伊犁駐防了整整150年之久。

  第二個戰功是平叛,最有名的是平定“張格爾之亂”。張格爾的叛亂延續時間很長,從1820年開始,一直到1827年。最嚴重的一次作亂,叛軍竟達到數萬人。清軍也是多次出兵,每次不僅損傷很大,而且一直不能徹底剿滅。1926年8月,爲了徹底解決叛亂問題,清政府共調了3.6萬滿漢官兵來平叛。在沒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清政府又徵調索倫營1100人,與張格爾決戰。在索倫營衝鋒在前的示範之下,最終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徹底平定了張格爾的叛亂。

  此外,在“七和卓之亂”和“倭裏罕之亂”的平叛中,索倫營都是首當其衝,不避血刃,並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三個戰功是抵禦沙、俄的侵略。清朝時期,敵軍一直對我國西部領土存有侵略野心,從1863年起,索倫營官兵對敵人,採取了強烈的反擊。最後,侵略者總結經驗,不得不把進攻的重心,轉移到專門對付索倫營身上。而且,他們還放棄了正面進攻,改爲構築軍事堡壘,陳重兵於索倫營駐地附近。儘管如此,索倫營仍然給了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使敵軍的侵略行動多次受挫。

  索倫營雖然強悍,但是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渾身是鐵,終能打幾根釘子。強悍的索倫營,終也不能挽救清朝的覆亡。而且,因爲戰爭,瘟疫的消耗,索倫營的兵源也在逐漸縮減。到了1958年,整個索倫族只剩二千多人。但是,索倫營對國家統一作出的巨大犧牲,其功績卻是永遠不會被抹殺的。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