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該問題,經濟觀察報記者耿慧麗認為:10月10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927.SZ,以下簡稱「一汽夏利」)發布九月份產銷數據及前九月的累計產銷量。數據顯示,一汽夏利9月產量為460輛,同比下降90%,銷量2609輛,同比下降28%。今年1-9月,一汽夏利累計銷售18611輛,同比下降31%。

但自9月8日因「重大事項」停牌以來,一汽夏利就成為股民爭相關注的熱點,這份產銷雙雙下跌的「成績單」反而引起股民熱烈討論,正在停牌的一汽夏利開盤後能有多少個漲停板。

9月21日一汽夏利公告進一步披露「控股股東一汽股份擬轉讓公司部分股份」之後,圍繞誰將接盤一汽夏利的話題更是引發多重傳聞,從最初的格力董明珠入股,到珠海銀隆入股,天津力神和360科技借殼,乃至最新版本的特斯拉合資。

與特斯拉合資是近期坊間有關一汽夏利多重緋聞中的一個最具噱頭版本,不過10月12日,特斯拉中國人士回應稱,特斯拉國產事宜目前沒有新消息,依然以6月22日發布的聲明內容為準。在汽車行業人士看來,與特斯拉合資,是一汽夏利近期多重傳聞中最不靠譜的一個。因為特斯拉在華國產一直想獨資,而近期的政策風向又表明中國政府有意在新能源領域對外資企業「開綠燈」。

除了與特斯拉合資,目前坊間關於一汽夏利還有多重傳聞,包括珠海銀隆、天津力神、360科技借殼,吉利北上收購等。在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看來,多重傳聞中,珠海銀隆與天津力神借殼倒比較有可能。

珠海銀隆的定位是發展新能源,也一直想上市但未能成功,和一汽夏利以及背後的天津市政府比較容易談到一起。天津力神借殼,則可以把十分搶手的上市公司殼資源留在天津本地。」

曹鶴分析,從一汽夏利近期發布的公告看,一汽和天津方面並未談好接盤者,而是先擺擂臺,把消息公告出去。這麼做固然比較被動,但在徐留平主政一汽集團後大刀闊斧的改革勢頭看,一汽不打算在一汽夏利的事情上過多拖延,而且有抽身甩包袱的意思。但一汽夏利背後的地方政府天津方面肯定不會對一汽夏利輕易放棄,不管是從夏利早前多年的輝煌歷史,還是從就業稅收角度,再加上新能源浪潮席捲下汽車行業備受青睞,像一汽夏利這樣有轎車生產資質和完備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依然是資本青睞的對象。


據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統計,從2012年開始,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就已經為負,到2013年、2014年,虧損進一步擴大,甚至超過數十億規模。在連續兩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負後,一汽夏利被*ST。

面對退市危機,它選擇了「斷臂求生」。

2015年,*ST夏利通過轉讓包括產品開發中心等在內的資產給一汽股份填補虧損;2016年,其又通過甩賣一汽豐田15%的股權實現扭虧為盈。

也就是說,和幾年前比起來,一汽夏利的實際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反而,因為變賣資產,讓這家公司變得更加「衣衫襤褸」。

年報顯示,2017年,一汽夏利資產總額為49億元,負債總額為48.1億元,凈資產僅有8831.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2%,近乎資不抵債。

而自2017年6月開始,夏利系列就已經停產,一汽方面把這稱之為「雪藏」。

2017年11月7日,一汽夏利發布公告稱,經國資委同意,一汽股份擬轉讓其所持一汽夏利24.73%股份,以65億元的價格尋求新戰略投資者。

然而「幸運女神」並未降臨,最終以格力澄清入主謠言,股權轉讓宣佈停止。

面對虧損困局,在5月8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一汽夏利董祕將2018年的工作重點放在了推進3款新車上:

2018年3月,公司已推出了三廂轎車駿派A50,預計下半年還將推出跨界車駿派CX65和A級SUVT086等產品。屆時,全新系列的產品將極大改善公司產品線,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初步實現。

與此同時,1-4月,一汽夏利的產銷數據的確也有所提升,但業績仍然在虧損的泥潭裡掙扎。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開始,公司的總員工數量就開始大幅下降,博士和碩士人數降幅更是達到了50%以上,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數量也在不斷下滑。依靠著不斷萎縮的團隊,一汽夏利想在新車研發和推廣下功夫,想必還有場硬仗要打。

為此,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多次撥打一汽夏利董祕辦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

至於一汽夏利的未來,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曾對媒體給出了悲觀的評價,沒有以後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怎麼清算,怎麼收場。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畢竟是最壞的選擇。但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是背水一戰,還是等待接盤,留給一汽夏利的時間似乎真的不多了。

你認為一汽夏利能走上復興之路嗎?你和夏利車又有什麼故事呢?評論中留言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