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會最終失敗,韓信早有預見,他對項羽的五點評價一針見血 【大秦之歌】 自媒體 第1張

劉邦進駐漢中後,人心思歸,劉邦也想學秦始皇再次統一天下。

蕭何引薦韓信做漢軍大將軍,韓信講了五條理由堅定了劉邦的反楚決心。

韓信的五條理由是:一、項羽的勇是匹夫之勇;二、項羽的仁是婦人之仁;三、項羽不居關中且誅義帝,諸侯不服;四、項羽殘暴虐民,失天下民心;五、漢軍人心思東歸而秦人附漢。

韓信對項羽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怪不得他自己從楚營跑到劉邦的漢軍中去當兵。

所以楚漢戰爭四年,最終項羽在垓下之戰時面臨著四面楚歌,眾叛親離的境地,也見證了韓信的說法是正確的。

垓下之戰,項羽自己親率的十萬楚軍大部分都投降漢軍了,八百精銳騎兵盡數戰死,項羽已經是孤家寡人一個了。他渡江回江東,沒有兵的霸王還是霸王嗎?顯然不是了!

英雄末路,美人遲暮,這兩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哀!項羽強橫一生,在垓下之戰時卻面臨四面楚歌之境的窘境,士兵們紛紛逃亡,美人虞姬在歌舞一翻後引劍自戕!

項羽面臨著上天無門,下地無路的處境,不死更待何時?難道被漢軍士兵侮辱一翻再被殘忍處死嗎?或者投降劉邦,給他牽馬執鞍,仍他驅使,最終屈辱而亡?

項羽為何會最終失敗,韓信早有預見,他對項羽的五點評價一針見血 【大秦之歌】 自媒體 第2張

項羽英雄末路,不禁悲從心來,他高歌一曲: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項羽一個錚錚鐵骨的漢子也流下了傷心的熱淚。

項羽跟劉邦的四年戰爭中,諸侯朝秦暮楚,最終諸侯們都歸順了漢王劉邦,忠於項羽的諸侯一個沒有。

劉邦能取得勝利,最應該感謝的是田榮、彭越兩個人,因他們沒有隨項羽進入關中,故沒有封王,二人對此十分懷恨。

齊國被項羽一分為三,分別封給齊王田都、膠東王田市、濟北王田安。

田榮是齊國的實權人物,他趕走齊王田都,攻滅膠東王田市,立自己的侄兒為齊國。田榮又封彭越為齊國大將軍,彭越引軍攻滅濟北王田安,這樣田榮重新統一了齊國,公然叛楚。

於是楚軍主力北上擊齊,漢軍趁機東進伐楚!也就是說,項羽為了平亂齊國,把所有的精力和兵力都用在齊國,而不是劉邦身上,也就間接的給了劉邦發展壯大的機會。

田榮不斷的在齊國搞事情,項羽派人去剿滅,田榮就給他玩起遊擊戰,遠遠躲起來。楚國大軍一走,田榮率領的軍隊又冒出來,到處斬殺楚國的軍士。這樣反反覆復搞了很多次,讓楚國的大軍深陷在齊國的沼澤裏不能自拔。

齊國跟楚國是世仇,為了聯合齊國抵禦漢軍,雙方暫時合作,楚軍二十萬被韓信一場水給淹了,大將龍苴戰死,齊國成為漢土。九江王英布早就叛楚歸漢了,長沙王吳苪是漢王的忠實追隨者。

彭越在楚國後方搞遊擊戰,搞得楚國不得安寧,大部分楚地都被彭越攻佔了。

項羽還有那些盟友呢?諸侯是一個沒有了,他們都跟劉邦結盟圍攻項羽!

唯一還忠於項羽的是魯地,項羽死後,魯人拒不投降,理由是楚懷王曾經封項羽為魯公,魯人要給項羽舉行葬禮。

韓信將項羽屍體縫合起來交給魯人,以公爵之禮厚葬,劉邦親自祭奠,魯人乃降!

所謂江東之地方千里,乃王霸之資,失敗的項羽回到江東,結果只有兩種,無論那種都是項羽不能接受的。一是被漢聯軍追殺,最終死於戰陣之上;二是被百姓捉住斬首或者扭送漢軍。

項羽烏江自刎而死,讓後世文人墨客為他感嘆瞎想,不亦樂乎?他真回江東,如今就沒有名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