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平昌冬奧的大幕落下,世界立馬切入了2020東京奧運的倒計模式。說來也巧,東京這座城的現代酒店史始於1964年東京奧運。兩屆奧運間,東京酒店界經歷了怎樣的變革才達到了當下的高度?二度舉辦奧運,東京將選送哪些酒店新作獻禮2020?

如下將是一部史上最好讀有趣的東京酒店進化史,讓您在揭祕東京四代“御三家”的同時,升格爲東京酒店行家/史學家,絕不再爲櫻花季睡哪家而燒腦。

御三家 · 第一代

大倉、帝國、新大谷

若問我最愛的酒店紀錄片是哪部?我會不假思索地答——BBC的《Inside Claridge's》和NHK紀錄東京大倉飯店老樓閉館前72小時的《別了,老字號酒店》。

當西方世界爭相爲東京大倉的拆除而大聲抗議時,日本人則默默化身《別了,老字號酒店》裏重溫年輕時自己的貴婦、重拾昔日奮鬥記憶的紳士、遵照師傅旨意將桌椅擺成盛放梅花狀的員工、專程來嘗每天限供20份法式吐司的夫婦......於他們而言,一座建築的謝幕如同盛放後的櫻花,消逝在所難免,貴在能流淌出美妙的記憶。

爲1964年東京奧運而生的大倉無疑是日本現代酒店的鼻祖,其厲害之處在於拒絕粗暴堆砌“洋式”,而是將傳統日式美學植入現代酒店的肌理。

竹林映襯着革新演繹的屏窗,如同一幅動態水墨畫,爲室內盡情輸送靜謐與禪意。

六面體吊燈、麻葉狀屏窗、梅花狀桌椅、鑽石紋電梯門、魚鱗式外立面......日式元素頭一次以如此時髦

大倉的兩個著名的告別:天皇夫婦前去大倉送別奧巴馬;BV藝術總監Tomas Maier惜別大倉。

大倉有大堂音樂會的傳統,上圖爲主館推倒前的告別音樂會。

另一間1964年東京奧運獻禮酒店——新大谷更是誠意滿滿,除了奉上了日本第一座摩天樓外(這間和長富宮系出同門的酒店,外形像極了長城飯店)、攬入400歲高齡園林,還偏要準備到奧運開幕式前最後一刻才告開張(當年奧運開幕式是10月10日,新大谷開張則是9月1日)。

觸角狀樓身、頂置圓盤、玻璃樓身,東京最早期現代酒店之一的新大谷和北京的長城飯店有着諸多神似。

如今我們所見的帝國飯店完全是上世紀70年代造就的第三代帝國飯店。前兩代分別締造於19世紀末和1920

大倉新大谷和老牌的帝國飯店的存在,讓“御三家”不再成爲古都京都的獨家(京都御三家分別爲俵屋柊家炭屋)。由1964年東京奧運促成的東京第一場現代酒店風潮清一色地由國字號主唱。

御三家 · 第二代

柏悅、威斯汀、椿山莊四季

在經歷了獻禮奧運國字號主唱的首輪酒店新建潮後,東京又在90年代迎來了第二輪新店潮。在介紹三位“二代御三家”得主前,先說說80年代泡沫經濟產物——東京瑰麗

北京瑰麗並非“瑰麗亞洲首秀”,瑰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登陸東京銀座,先鋒演繹了私邸風奢華酒店。

這間徹頭徹尾的泡沫經濟產物,任性演繹了私邸式酒店的一切配置——入戶式下客車道、隱蔽的前門、不設宴會廳、僅77間房、標配管家服務......堪稱裹着當代外殼(菊竹清訓操刀)的日式旅館。玉婆伊麗莎白·泰勒、洛克菲勒家族都是這間先鋒酒店的擁躉。

儘管東京瑰麗(Hotel Seiyo Ginza by Rosewood)在311大地震後不久就因客流猛降而宣告謝幕(《華爾街日報》稱之爲“一個時代的終結”)。但其拋出的先鋒概念終究對東京豪華酒店的進程具有指向性,併爲東京第二代“御三家”的孕育做足了鋪呈。

東京的第二代“御三家”,其實藉助一部奧斯卡電影+一部日劇就能全景領略其風采了。如果你懶得讀這段,請回看《迷失東京》《東京女子圖鑑》

《東京女子圖鑑》中,和服店老闆幽會女主的酒店其實就是東京第二代御三家中的椿山莊——不僅是第二代御三家

《東京女子圖鑑》中的“惠比壽”段落,女主的時任男友借第二代御三家之一的“威斯汀”回顧了自己的童年和惠

索非亞·科波拉本只想借東京柏悅製造笑料,卻不料自己的拍就的《迷失東京》展現了柏悅的一切優點,成了酒店的導流神器。我始終認爲電梯戲的笑點不是身高差,而是從電梯壁面探出的狗頭。

亞洲首間四季(椿山莊四季)爲東京帶來的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奢華革命,並引入了獨具一格的四季式旅居美學。

四季刻意避開了城市喧囂處,轉而懷抱一片佔地7萬平方米的古典園林,形成一座大隱隱於市的都市度假村;足以裝下400間房的主樓硬是把房量控制在200間上下,大幅提升了客房空間和私密度;室內佈局和擺設不再遵照傳統高級酒店公式化的佈置法則,而是讓田園風沙發、太子椅、穆拉諾水晶燈、桃花心木家俬和中式瓷器混搭,形成溫情華美的私宅場景......

四季沒有循規蹈矩地爲東京增添一座方正的奧林匹克式標池,而是一座羅馬浴場和植物溫室的完美合體。

這間酒店不僅引得歐美商旅人士捨棄便利的鬧市酒店,轉而投身這處都市庇護所。還引得大批東京人來此大婚、飲茶、宴請、避世。

抹茶色絲綢壁面、棋盤格大理石地面、深至腳踝的地毯、守望浴缸的壁畫、和臥室等大的浴室、隔窗可見的富士山靜,東京柏悅20年前締造的先鋒感直至今日依然時髦非常。

柏悅也沒有選擇東京傳統高貴地帶,而是相中了當時處於復興期的新宿的全新地標——丹下健三操刀的公園大廈。這間酒店顛覆性地只截取了大廈頂部14層、將客房走廊拓得比大道還寬闊、在浴室裏陳列價值連城的畫作、用圖書館充當訪客和住客的過濾閥、地毯一踩能陷及腳踝。

東京柏悅運用圖書館充當過濾住客和訪客的利器,這款曲徑通幽的建築手法後來成爲柏悅的重要風格標識。

東京柏悅的出現不僅在東京上空奉上了一場令人屏息的隱逸盛筵,也迅速銳化了柏悅的品牌調性和形象。

東京柏悅的客房走廊美若夢境,處處滿鋪迷人的抹茶綠、地毯一踩深及腳踝、燈光投射到地面行程一個個逗趣又光亮的圓(如明月)、還有那些超深得我心的畫作。

酒店驚豔四座10年後,一部《迷失東京》又用鏡頭把酒店的美記載又擴散,引得無數影迷前來柏悅朝聖,酒店也驕傲地在每位住客Check-in後慢慢道“......頂部有我們的紐約吧,那裏是《迷失東京》的關鍵上演地......”

賓客們也極爲配合,向影片致敬的仰臥窗臺照和牀頭浴袍Look在網上比比皆是。

東京柏悅確實是美的,但《迷失東京》絕對是功不可沒的,一部電影能讓劇情和酒店如此相得益彰,絕對算得上空前絕後了。感謝酒店時任總經理Malcolm Thompson的挺住了一切阻力和壓力,執意讓影片在柏悅拍攝,成就了史上電影與酒店最美妙的聯姻。這位曾爲演員的酒店GM的豐功偉績會在下文再續。

御三家 · 第三代

半島、文華東方、麗思卡爾頓

儘管東京柏悅在1994年散發的光環至今依舊,但東京酒店還是在2005年前後進入了又一輪高潮。

爲東京第三代酒店潮打頭陣的是丸之內四季君悅,兩者分別預演了3.0時代的兩大主旋律“當代設計風”和“綜合體酒店”。

爲這輪新開潮預熱的是2002年10月揭幕的丸之內四季和2003年5月入駐六本木的君悅。前者試驗了四季醞釀已久的當代風格(早早啓用了當今炙手可熱的設計組合亞布),後者則開創了東京綜合體酒店之先河。

文華東方和香格里拉不約而同地選取了新興地標的頂部進駐。

隨後,向來國牌至上的東京在一夜間集齊了文華東方麗思卡爾頓康萊德香格里拉等一杆洋牌,且無不化身綜合體組成部分或高居地標建築頂部。

獅王麗思卡爾頓在東京的選址是六本木新興綜合體——東京中城的主塔頂部。

3.0時代唯一“出列”的項目是半島,半島可絕不滿足於等到城中最好的位置,半島酒店的營造美學包括“絕不與別家共享建築”。於是,就有了這座每晚點亮皇居、丸之內和銀座的燈籠造型建築。

半島永遠不會讓自己紅極一時,而是讓自己成爲永恆。整座酒店毫無急於出挑的意圖,只是用敦實的蜜色大理石和通透的玻璃沉穩地勾勒酒店外形,他們將花火大會盛放的煙火凝固成大堂上空的吊燈、將櫻花和紅楓化身室內的時令花藝、用切割寶石的技法雕琢樓梯、派古董勞斯萊斯接載新人、請90位藝術家創作近千件藝術作品(有的只是爲了讓人從建築外部欣賞到)......

半島直接把櫻花和焰火請進大堂供賓客鑑賞,在展現天馬行空創意的同時也展露其無所不能。

半島還借東京半島預設了其配置新高,讓起居空間、獨立化妝和衣帽間成爲所有客房標配。後來誕生的半島都以東京半島爲範本營造。

東京半島的空前成功除了歸功無可挑剔的硬件外,還少不了當年執意讓《迷失東京》在柏悅拍攝的GM-Malcolm Thompson先生的保駕護航。早想隱退的他爲了東京半島的揭幕而再度出山,一直奮戰到2015年末光榮退休,上圖爲Malcolm在告別晚會上將東京半島GM接力棒傳給了繼任者Sonja Vodusek。

這一輪風潮休止時,人們將半島文華麗思戲稱爲東京酒店3.0時代的御三家。各位看官有否不同意見?

御三家 · 第四代

安縵、虹夕諾雅、______

揭幕4.0時代的依舊有凱悅,不過凱悅家族此次委派的代表是俏皮又沉迷當地的安達仕。這間位於虎之門之丘塔頂的精品酒店爲4.0時代設定了基調——爲在地感而設計城中隱逸

儘管東京安達仕有一大部分建設費進了設計師季裕棠的口袋,但這間酒店最讓賓客欣然買單的似乎是東京塔景。

當然,老店新開勢力也不容小視,僅2012年一年就有東京站和皇宮飯店兩間重磅老店迴歸。

依傍皇居護城河而居的皇宮飯店是“推倒重來”派的典範,其華麗迴歸也讓人毫不擔心大倉的孽火重生。

這之後,在東京奉上的酒店新作愈加重磅——安縵虹夕諾雅。兩者都是品牌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首秀、都選址在大手町、都主打都市歸隱牌、客房數還都是84間、房價都逼近10W日元大關(曾有德高望重的前輩感嘆,這麼驚豔的房價難不成要在客房裏種櫻花樹?)。

除了這些共性外,兩者也沒忘記各顯神通。安縵用一片森林掩住酒店入口的同時,又力邀Kerry Hill出馬,讓賓客得以在東京上空賞鑑枯山水園林。

虹夕諾雅除了在東京都重現傳統日式旅館場景外,還在大手町地下1500米處挖到了真溫泉,讓賓客有幸在東京上空體驗露天風呂。

當安縵和虹夕諾雅要被保送第四代御三家資格之時,國牌“王子”奉上了自帶日式庭院、風格更正的日式旅館——高輪花香路,欲在4.0時代獲“御三家”封號。

推倒重來的大倉將迎來兩座玻璃高塔和一片都市綠洲,從效果圖可見,塔樓低區將用大批自帶陽臺的客房與綠洲交互。

但王子的傑作終究生在了競爭最激烈的獻禮奧運期。大倉將主館推倒重來、四季試圖用自己的新分號搶佔較安縵更優的皇居觀景席、朗廷則將用一座外形炫酷又雅緻的塔樓點亮六本木(我手裏握着效果圖,個人愛到不行,但很可惜暫不能在此分享)。

全新的東京四季將進駐皇居護城河畔一組玻璃塔樓頂部,190間客房將高居大廈34-38層,39層將設景觀無敵的屋頂露臺。

東京酒店編年史

1880

帝國飯店

特朗普訪日時,美國總統的“東京白宮”——大倉主館已經推倒,所以,老川一行轉移至御三家的另一成員——帝國飯店。始建於19世紀末的帝國飯店歷經三次變革,最出名的那次莫過於1920s-1960s、由賴特打造的建築外殼。

儘管如今所見的是上世紀70年代後的產物,但賴特的印跡依然隨處可見。酒店幾年前還發現了一個瑪麗蓮夢露遺留的旅行箱,裏邊還有一瓶Chanel No.5。別以爲歷史酒店與孩子絕緣,酒店的孩童大使是Snoopy。不過其主人正密謀將其第三次推倒。

1915

東京站酒店

這間酒店藏身東京最美的建築——東京站。一些客房朝向車展內部的穹頂、另一些擁有獨特的複式格局。當年,松本清張、川端康成等文人都愛來此下榻尋找創作靈感。

1961

皇宮飯店

這間推倒重建的老牌酒店是我在東京的新寵,我的29歲生日就在此度過。酒店位置緊鄰皇居、格調很柏悅、價格僅安縵1/3-1/2。

住這裏請訂第二等以上房型,會有碩大的直面皇宮外苑的陽臺迎接你。皇居的護城河似乎專爲酒店而生,酒店的步行路徑和早餐檯都沿着護城河而設。

1962

東京大倉

這間在東京現代酒店的開篇之作,不僅是喬幫主的最愛,還因緊鄰美國大使館而成爲美國總統的指定行宮。

剛好長酒店一歲的戴安娜王妃也曾下榻於此。而同樣命運坎坷、但擁有傾國傾城美貌的美人格蕾絲·凱莉也將此徵爲行宮。

這座爲1964年東京奧運而締造的酒店在東京在度獲得奧運主辦權後不久即宣佈推到重建,一時激起了西方世界的強烈反對,《Monocle》、BV無不爲挽留這座藝術瑰寶而發起了“拯救大倉運動”。但未能說服大倉用兩座玻璃塔樓代替原主館的心思。

被“連根拔起”的大倉主館。與其相鄰的帶泳池的華邸是美國大使官邸,泳池背後的建築則是大名鼎鼎的懷石料理食府——鬆川的所在。

原大倉主館將由兩座玻璃高塔取代,全新的大倉飯店將佔據整座中層塔樓和高塔高區。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塊狀玻璃塔身已從原址上拔地而起。

大倉飯店原創作者谷口吉郎之子谷口吉生也加入到新館的創作中。大倉忠粉將欣慰地看到,原精髓將全數重現新館。

1964

新大谷

這間東京御三家第一代成員是標準的奧運獻禮之作。剛好開業於1964年奧運開幕前一個月。酒店體量驚人,擁有上千間客房和完勝度假村的園林和泳池。

1987

東京瑰麗 Hotel Seiyo Ginza

儘管已不復存在,但這間由泡沫經濟孕育的奢華酒店,爲東京帶去的奢華啓蒙絕對意義深遠。伊麗莎白·泰勒和洛克菲勒家族都是其忠實房客。強烈呼籲轉由鄭志雯統治的瑰麗重歸東京。

1992

椿山莊

《東京女子圖鑑》中,和服店老闆爲女主選取的幽會據點正是這間酒店(你們都應該記得和服店老闆頭也不回地消失在走廊盡頭的告別場景)。這裏曾是亞洲第一間四季,也是東京第二代御三家成員。四季昔日的優雅風範(並非當下盛行的當代四季風)依然瀰漫全館。

1994

東京柏悅

東京柏悅始終是我最愛的城中國際連號,實物比《迷失東京》裏描繪的還美100倍,其三個錯落有致的金字塔頂下分別是推進劇情發展的3個重點場景——紐約吧、泳池、空中大堂。你還會發覺,北京柏悅有超多向其致敬的筆觸。

酒店的員工顏值更是讓人喜出望外,1米7以上的美女和1米85以上的奧巴比比皆是。我某位花癡日本帥哥的好友深夜獨自歸店時,在門前遇到了6位奧巴一字排開的迎接陣勢,其中一位還殷勤地護送她上樓。不過這間柏悅更大的攻績是——銳化了柏悅的調性。

2002

丸之內四季

這是全世界最不正常的都市版四季,只有57間房。這間酒店在當年是極具先鋒意識的實驗品——藏身玻璃辦公樓的底部、客房數稀少、動用亞布描繪極簡的室內場景。這間當年理念超前的概念酒店已成如今四季酒店的營造範本。

2003

東京君悅

這是東京最繁忙的酒店之一 ,儘管酒店第一眼有些正常,可頂層一點也不平凡——頂部的總統套房自帶戶外屋頂恆溫泳池,應該是全東京唯一配備私家泳池的客房。

2005

文華東方

如果他家有泳池,這絕對是全東京我最喜歡的酒店。不過他家的客房絕對是全城我最愛。無論地板、燈罩、靠墊套,所有的用材都美爆了,浴室在蒸汽瀰漫時迷人極了,完全忘記自己身處東京核心地帶。

整間酒店的設計主題是森林,底部Drop-off的流水象徵灌溉,空中大堂象徵樹頂。在天橋式的接待區辦入住,太神清氣爽了。

2007

東京半島

有親友在入住她家時發現隔壁住的是趙薇,另外據說MO代言人林志玲在東京其實是半島控。半島現身前,東京已經許久沒出現獨佔一座建築的奢華酒店了。半島集團也透過這間東京分號樹立了一系列半島新標——比如所有客房都標配起居區和獨立化妝間。

2007

麗思卡爾頓

記得世博那年,曹可凡去日本訪談了福田康夫、慄原小卷、黑木瞳在內的一杆名人,他們無不去曹可凡挑的地兒出鏡。唯獨中田英壽執意自掏腰包開了一間總套接受專訪,現在回看節目,我一眼認出此房此景出自麗思,並認同砸錢換此背景砸得值。

大把好萊塢明星赴日宣傳新片都指定住此,還有好友入住時在行政廊撞到了王菲。酒店剛經歷了一場空前翻修,昂貴至極的日本國寶級美布——細針織是所有客房的標配飾物。

2009

香格里拉

這大概是亞洲最精品的香格里拉了,僅200間客房,搶佔了絕佳的位置(連通東京站,可以讓行李員直接去月臺把你從新幹線上下接下來)。

整間酒店被溫暖的光暈和數萬顆水晶(連電梯扶杆都塞滿水晶)守護得宛若寧靜的小島,全世界長得最好看的CP-Olivia Palermo和Johannes Huebl就曾下榻於此。但最讓我驚豔的是他們大氣到把價值連城的山水畫直接陳列在入口的玻璃牆裏供路人欣賞,另日餐廳的銀杏葉藝術品讓人心醉。

2014

安達仕

感覺近來身邊去東京的好友10個有8個要訂他家,而且點名住鐵塔房。這家的鐵塔景確實一絕,儘管我自己偏好住灣景房。季裕棠的設計也可圈可點,尤其愛頂樓的酒吧和Spa的玻璃屋。

2014

安縵

很有幸成爲安縵東京史上的第一位訪客(當時酒店尚未完工,很多部位尚鋪着塑料紙)。這間安縵並不及預想的出挑,但絕對是一處稱職且零差錯的都市庇護所,很適合貝克漢姆這類與世無爭的金字塔尖人士。

2016

虹夕諾雅

和安縵東京同屬一區、房間數相同、房價齊高的虹夕諾雅是個十足的革新派:客房的燈光明暗按鈕以月的圓缺表示;榻榻米滿鋪室內每個角落,連電梯也不放過;頂樓還配有真溫泉館,甚至還在東京上空實現了露天風呂。

對於如何爲Ivanka Trump慶生,首相安倍徵集了很多方案,但最終翻了虹夕諾雅的牌子。畢竟這裏足夠忠於日本傳統,但又足夠革新。

2020

四季 · 大手町

東京又將重歸被四季下雙黃的都市。爲了在第四代御三家甄選中勝算更大,新四季選擇和另兩大種子選手——安縵和虹夕諾雅齊聚大手町。儘管四季選取的玻璃塔樓和安縵等高——都是200米。但四季佔據了緊貼皇居護城河的地帶,景觀優勢更突出的同時,還會遮擋安縵的部分視野。

四季將佔據這個SOM事務所操刀的雙塔項目的B棟頂部6層,190間客房一律位於34-38層高空,風格將是傳統與當代的完美合體。

2021

朗廷

爲了確保最佳發揮,朗廷並不急於在東京奧運前奉上自己的分號。從我看到的尚不能擴散的六本木朗廷效果圖上,我看到了一座以傳統日式座燈爲靈感、構造極爲巧妙、畫風極盡先鋒的塔樓,這絕對將成爲全東京最迷人的現代建築。我期待儘快將此圖在此首發(內心再也忍不住了)。

···

而東京的酒店進化史還在續寫,近期將登陸東京的酒店還包括兩間EDITION。你的後續東京之旅,將徵用哪些新老酒店作行宮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