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洋彼岸又開始放鴿子了。這批鴿子在籠子里關了好幾年了,好不容易放出來十分雞凍,開始撒潑打滾滿天飛,美股趁機絕地大反彈,亞馬遜作為科技巨頭之一大漲6%。

所謂的放鴿子其實就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講話里透露出了比較濃的鴿派意味,大家覺得這是貨幣政策要從緊縮轉向中性了,股票市場藉此機會炒一波。

我大概掃了一下鮑威爾的演講稿,說實話我沒太看出來哪裡鴿了,唯一跟之前演講時不太一致的地方就是,上次說的是我們「離中性利率還有一段距離」,這次說的是我們「僅略低於」中性利率。

根據他之前的講話,中性利率的範圍大概是2.75%到3%。那我們現在的2.25%跟中性利率的距離其實是確定的,就是0.5%到0.75%的範圍,只不過這個範圍上次被說成「還有一段距離」,這次被說成「僅略低於」,僅此而已。

所以在我看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沒有本質上的改變,至少沒有想傳達給市場任何變化,市場跌久了找個機會自嗨一下而已,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餓了有奶就是娘的精神。

其實你看昨晚也就美股自嗨了一下,其他跟貨幣政策相關的資產都沒動,比如國債收益率、黃金、石油等。

現在美股的邏輯是,收益率不如國債了,導致一些短期資本開始撤離:

還有就是企業借貸成本提高了,會侵蝕一部分企業利潤,所以市場對明年以及以後的企業利潤率也打了折扣。同時因為低息資金沒有了,公司借債來回購股票的動力也減小了。

所以,停止加息可以讓事情不再惡化,但這個趨勢是不能逆轉的,除非利率再回到很低的水平(幾乎不可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加息影響的是短期利率水平,但中長期利率水平是被美聯儲的縮表動作推上去的。美聯儲之前在危機時為了救市,自己加了4萬億美元的槓桿,現在還躺在資產負債表上。

美聯儲為了自己考慮,也一定要把這些槓桿卸下來,這是必須的,否則下一次危機還要上更大的槓桿去救市,那就太不zz正確了。所以即便加息暫停了,縮表也還會繼續。也就是說長期國債的收益率還有持續走高的基礎,而企業長期借貸是要參考國債收益率為基準的,企業長期融資成本依然是要走高的。

有些人說美國財政赤字那麼高,20萬億美元的債,利率再走高,怎麼還得起啊?

但你要知道,財政赤字那是財政部和白宮的事,跟美聯儲沒毛關係。雖然名義上美聯儲的目標是降低失業率和維持平穩的價格水平,但它背後捍衛的是華爾街的利益。

只要不再發生危機,未來美國利率水平很難再跌回去了,股市和債市依然要在相對緊縮的貨幣環境里艱難行進。

黃金這類掛鉤通脹的品種,要在下一次市場覺得貨幣政策又要寬鬆的時候才會趨勢性上漲。

----------

放到國內,我們的貨幣周期跟美國是相反的,因為我們從08年危機之後就沒有忍痛進行去槓桿,加息也沒加徹底,縮表也沒縮徹底,現在美國開始去槓桿了,我們就顯得有點被動。

也因為體制的不同,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很不一樣,我們的槓桿不會去的那麼堅決,而是要舒緩一些。所以未來我們的利率水平是要走下坡路的。

這就意味著債市當前比股市要牛。今年以來國債、國開債、政策債這些利率債(國家層面發行的)今年都走勢如虹。

把A股的股息率跟長期國債收益率對比,股息率就從沒比國債收益率高過。這也許是A股沒有長牛的原因之一吧,一部分資本更願意賺這種穩定無風險的錢。反觀美國有一些時期分紅率是高過10年美債收益率的,對美股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

總之,資本就是在各種資產的收益率上面不停的找平衡,在風險對等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回報,在回報對等的前提下追求更小的風險。現在國債收益率在跌,很快會無法滿足資本的胃口,而轉向去股息率越來越高的股市。2014年牛市來臨之前,滬深300的股息率在歷史最高點,3.5%水平。現在股息率正在往3%的水平挺進。

我們不知道這次股息率還會不會到之前那麼高,但至少我們知道它是在逐漸提高的。同時伴隨著國債利率的下行,A股正在變得越來越有投資價值。

【投研幫】公眾號推出的估值小工具——「股票體重秤」,你可以用它查詢A股&B股、港股以及美股三大指數成分股的歷史5年估值情況。比如:

輸入「00700」—騰訊的歷史估值;輸入「AAPL」—蘋果的歷史估值;

除此之外,還可以查詢各市場指數估值。比如:

輸入「消費」—中證消費指數;其他各國輸入國家名稱—各國指數。

不要小看這個小工具,尤其港美股數據,你在市面上找不到免費的(免費的只有當前估值,沒有歷史的)。這是投研幫的粉絲福利,且用且珍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