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看到真實的感受,請勿強答,感謝!

緊接著今晨的服務集合發布會,蘋果第一時間為 iPhone 和 iPad 推送了全新的 iOS 12.2 系統。現在部分地區的用戶,已經可以看到新發布的 Apple News+ 並免費試用。另外前幾天新品三連發時就已經登場的新 AirPods,在更新系統後也可以搭配使用了。與此同時,蘋果還帶來了貓頭鷹、野豬、長頸鹿和鯊魚這四款新的 Animoji,AirPlay 的 UI 有了點變化而且還支持多任務操作。Apple Music 的「瀏覽」分頁下,現在會顯示更多精選內容。Apple Pay Cash 的使用者也可使用 Visa 借記卡即時轉帳到銀行帳戶,Wallet 也會在卡片下方顯示 Apple Pay 餘額和借記卡交易信息了。


說說Apple news+

因為這是唯一一個發布會一結束就可以使用的服務,所以在我使用一天以後簡單說說。

1.國內想要使用這個服務,門檻特別的高,不僅僅需要美國的ID,還需要綁定信用卡,還需要科學上網等等。我自己也是弄了幾個小時才搞定。

2.服務的費用每個月9.9刀可以說是非常低廉了。因為雜誌本來就是一個連續訂閱的。基本上這些雜誌大部分的均價都是9.9刀以上。也就是說,這裡面只要有你喜歡的一本雜誌就不虧。要是兩本以上就血賺,我自己喜歡的《紐約客》、《連線》、《TIME》,《國家地理》都有,那對我來說簡直是撿到寶。尤其是這玩意還有家庭共享……。

3.要是說起閱讀體驗,我認為絲毫不遜色紙張。當然,有些人一定是追求紙張的質感。但是要是說到電子閱讀體驗,iPad Pro 12.9簡直是絕配。字體都是正常大小,不需要縮放。閱讀過程絕對是頂級的享受。這塊全面屏的魅力展露無遺。

4.雜誌的種類雖然有300+,但我相信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只能閱讀幾本。所有的雜誌均可以緩存,這樣在沒網路的時候可以離線觀看。暫時沒有看到說緩存有上線。我已經緩存了7本雜誌。絕對是交通路上的好消遣。

5.雜誌肯定都是全英文,所以需要語言基礎。但是可以作為語言學習的材料。因為可以直接全局字查詢,非常方便,這也是iOS一直以來比較好的地方。

結論:目前的iPad Pro+Apple news 是電子雜誌的最佳結合體,如果你喜歡的雜誌恰好在其中,有技術和能力的就訂吧。


之前的beta版系統中加區就加入了Apple News應用,當時著實讓我驚喜了一番。這會正式版ios12.2啟動Apple New+,加區和美區同時上線,果真是美帝親兒子。

一些基本的體驗:

  • 原生應用一如既往的乾淨,順滑
  • 動態的封面圖體驗很不錯,yy自己手裡拿著預言家日報
  • 不只是簡單的把紙質內容搬到電子屏幕上,而是做了很用心的適配,比如圖片的插入,滑動閱讀體驗很舒適
  • 但是,終歸不完美,並不是全部的雜誌都有動態封面(似乎大部分沒有...),也並不是所有雜誌都完成了移動端的適配,比如依然存在這種掃描畫風的雜誌

不過幾百本雜誌,一家家談合作,暫時無法全部做到適配也情有可原,慢慢應該都會跟進

  • 找到了國家地理,時代週刊,可是沒找到經濟學人,是我眼花了麼,如果有找到的求告知
  • 作為一個基佬,一開始還在yy會不會有花花公子......

想到別的再補充...


雖然今年蘋果春季發布會的陣容與人們預期的一樣強大,但最終發布的「現貨」只有 Apple News+ 這一項。關於該服務的優勢和亮點,現有的報道已經很充分了。簡單概括,就是每月 9.99 美元無限閱讀數百種雜誌(目前總數為 251 種)、專門為屏幕閱讀設計的排版、推薦內容來自真人編輯、比其他平臺更好的隱私保護、支持離線閱讀及家人共享等。

儘管在之前很少使用系統自帶的 News 應用,但作為一個喜歡翻閱各種外刊的讀者,我很難不對 Apple News+ 產生濃厚的興趣。由於今年恰好有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我在發布會結束後的第一時間便升級了系統、開啟了該服務的免費試用,並在這近一週的時間內花了很多時間在 News 應用中閱讀。本文將介紹我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並嘗試探討 Apple News+ 對用戶的價值。

驚艷的第一印象

點進新增的 News+ 頁面後,居於最上方的是雜誌的分類目錄和近期閱讀的雜誌封面。如果關注了特定雜誌的頻道,該雜誌的新刊會自動出現在「我的雜誌」書架上。點按雜誌標題右側的下載圖標,可以將整本雜誌緩存到本機,以供沒有網路連接時閱讀(但有 30 天的有效期限制)。不過,雜誌一旦下載就 不能手動刪除,只能等待 News 應用在 30 天后或設備容量不足時自行清理。

向下滑動,就能看到 News+ 的另一項主打功能——人工編輯做出的內容推薦。根據觀察,推薦的標準比較靈活,有的是推介雜誌新刊並列出專題文章,有的則直接推薦單篇特稿,還有的按照話題篩選來自不同刊物的文章。不過,目前的推薦話題都是時尚、科技、家居等比較寬泛的類目,顯得有些鬆散,與 App Store 首頁中編輯內容的質量仍有差距。好在,試用的這幾天中,推薦內容的更新較為及時和頻繁:上架的新刊都能第一時間看到,話題推薦板塊則基本每隔半天打開就有更新。可見,蘋果在該服務上投入的編輯資源是有保障的,後續應該有不少進步的空間。

Apple News+ 的內容呈現技術是以 Apple News Format 為基礎的。這是蘋果為 Apple News 定製的一種私有格式,它通過 JSON 語法定義頁面中元素的佈局、外觀和功能,可以實現比普通網頁格式更豐富的視覺效果和交互。雖然 Apple News Format 在 2015 年就已隨著初版 News 應用一起上線,但它此次也迎來了一次功能更新,包括根據屏幕寬度動態調整佈局、文章鏈接支持顯示標題和預覽圖等;顯然,這是為了讓 Apple News+ 更好地支持不同尺寸的設備和版式複雜的雜誌文章而做的鋪墊。

在 Apple News Format 的加持下,Apple News+ 的排版效果堪稱驚艷。在發布會上,蘋果就重點演示了《國家地理》雜誌的動態封面。其實,連很多靜態封面也支持視差(parallax)效果,左右移動設備時,可以觀察到封面的前景和背景以不同的速率移動。

點進一篇文章後,封面會以縮略圖形式漂浮在左下角,點按即可瀏覽雜誌目錄。

文章排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紙刊的樣式,包括字體、主題色等;但同時又不止步於照搬原版,而是考慮到了移動設備的優勢,例如通過橫線捲軸展示多幅圖片,為版面元素加入動畫等,《連線》雜誌的硬體推薦板塊也得以加入直通「剁手」頁面的鏈接。

Apple News+ 並不是蘋果引入期刊資源的第一次嘗試。早在 2011 年,蘋果就在 iOS 5 的主屏幕上加入了 Newsstand 圖標,用於彙集設備上安裝的新聞和雜誌應用。可惜,Newsstand 成為了 iOS 用戶最「痛恨」的功能之一,這不僅是因為那個贅餘的圖標,更因為它並沒有給出版方提供任何實質的幫助,而後者往往並沒有足夠的技術基礎做出良好的移動應用,其用戶體驗可想而知。

Apple News+ 顯然從 Newsstand 的折踵中吸取了教訓。這一回,從排版到分發的全套工具都是由蘋果提供的,雜誌社只要拿自己的內容套用即可。這種恰當的分工使得 Apple News+ 在閱讀體驗上前進了一大步——我第一次感覺到傳統雜誌也可以成為數字設備上的原住民,而不是在紙刊基礎上縮減和妥協的產物。

差強人意的細節

然而,至少在現階段,Apple News+ 並不是處處都如宣傳中的那樣「光鮮」。

首先,並不是所有刊物都能充分發揮 Apple News Format 的潛力。除了少數幾份被歸入「Featured」類別的主打雜誌外,很多雜誌的文章基本還止步於靜態頁面、文本配圖的簡單樣式,和直接訪問網站觀看的效果區別不大。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根據 MacStories 的 統計,超過半數的雜誌目前甚至沒有文字版,而只提供了掃描版的 PDF 圖像。實際上,連那些主打雜誌的過刊,也是以 PDF 格式提供的。考慮到 Apple News+ 推出的時間很短,要求所有文章都在一夜之間採用新格式當然不太現實;但靠 PDF 格式湊數則未免有偷懶之嫌,畢竟多數雜誌在其他平臺上都提供過文字版。

其次,Apple News+ 的操作體驗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例如,雜誌文章一般篇幅較長,時間有限的讀者需要多次才能看完,因此其他很多軟體都會提供同步閱讀進度和書籤的功能。但 Apple News 至今不支持記憶閱讀進度,更遑論在設備間同步;雖然支持保存文章,但功能的入口卻設在了分享菜單的深處,關注特定雜誌更是要進入搜索界面才能操作。令人困惑的是,文字大小的設置反倒是會在各個設備間同步的,但不同設備的尺寸迥異,在 iPad 上看來舒適的尺寸,放在 iPhone 上可能就顯得很不成比例。

再如,雜誌目錄的信息密度很低,在沒有標註欄目名稱和題注(byline)的情況下,僅靠標題很難瞭解文章主題。

另外,Apple News+ 的閱讀許可權是嚴格限制在該服務範圍內的,用戶不能在 News 應用以外的任何地方(例如雜誌自己的網站上)閱讀這些文章。從該服務中分享的文章鏈接是指向 News 應用的 deep link、而不是公網上的 URL,接收者如果不是訂戶就無法閱讀。即使是在 News 應用內,新舊板塊之間的銜接也不夠完善。我在這週中就多次遇到過在普通版中點擊付費版收錄的文章,卻仍不能完整閱讀的情況。

Apple News+ 所宣傳的「潔凈」也是要加一些註腳的。在發布會上,蘋果慣例地強調了 Apple News+ 和其他蘋果服務一樣以保護用戶隱私為要務,具體舉措包括在用戶本機而非雲端運行推薦演算法、禁止廣告商和內容方追蹤用戶閱讀歷史等。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廣告。相反,即使在付費之後,Apple News+ 中的廣告數量也遠比想像的多。

實際上,蘋果在向出版方發布的 《廣告指南》(PDF)中,允許在九處不同位置投放廣告,包括段落間、文章間、通知中心插件等。考慮到大多數用戶會在瀏覽器中安裝廣告攔截插件,他們在從網頁遷移到 Apple News+ 時,很可能反而明顯感到廣告增多。不僅如此,「禁止追蹤」的對象只是用戶的閱讀歷史,而追蹤廣告的展示和點擊量則不在此限——《指南》明示允許通過跳轉鏈接、1x1 像素透明圖片等技術追蹤這些信息,並允許針對特定年齡、性別、地域的用戶定向投放廣告。

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華爾街日報》與蘋果的合作。早在發布會前,這家大牌報紙的加盟就引來了廣泛關注。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同段位媒體拒絕與蘋果合作的背景下,《華爾街日報》的決策不僅令人意外,也留下了一個懸念——它會願意在蘋果的平臺上開放多少文章。畢竟,《華爾街日報》本身訂閱價格不菲,即使「折扣」後也在每月 20 美元以上,數倍於其他主流大報(作為對比,《紐約時報》的數字版常規價格為每月 8 美元,並常有五折優惠),也遠超 Apple News+ 的一攬子定價。如果能通過 Apple News+ 讀到《華爾街日報》的全部內容,只此一項便足夠值回票價了。

事實證明,《華爾街日報》的確不會那麼慷慨。該報紙在 26 日的 刊文(該鏈接有付費牆)中指出,通過 Apple News+ 提供的內容和它們自己提供的訂閱服務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只會展示那些「普通讀者感興趣」的文章,包括國內新聞、政治、體育和休閑內容,以及部分商業新聞;而該報紙最精華的商業和財經文章則需要通過手動搜索才能看到。另外,Apple News+ 的用戶只能看到近三天的文章,並且閱讀許可權與報紙網站並不通用。

我此前訂閱了《華爾街日報》的數字版,因此在 News 應用中看到的是付費狀態下的內容,無法驗證在只訂閱 Apple News+ 的情況下是否存在只能看近三天文章的限制。但可以確定的是,《華爾街日報》並沒有和其他刊物一樣出現在 News+ 板塊的書架中,用戶也看不到當期報紙的完整目錄,而只能從編輯推薦板塊中找到有限數量的文章鏈接。可見,Apple News+ 附帶的《華爾街日報》只能說是錦上添花,而不足以成為做出付費決策的主要考量因素;如果真的對完整閱讀許可權有需求,直接訂閱該報紙的數字版仍然是唯一的選擇。

Apple News+ 的競爭力

當然,評價 Apple News+ 的優劣還要將它和競爭者對比之後才能做出結論。提供「打包」式雜誌訂閱並不是一種很新穎的模式。除了被蘋果收購以為 Apple News+ 做準備的 Texture(已經宣佈即將結束獨立運營),如今還有 Magzter、Scribd 等公司提供功能和價格均相近的訂閱服務。此外,亞馬遜的 Kindle Unlimited 訂閱雖然以圖書為主,但也涵蓋了不少雜誌內容;PressReader 的模式則是與圖書館和酒店合作,用戶可以在連接到它們特設的 WiFi 熱點時無限閱讀期刊。

在雜誌內容的呈現形式上,這些競爭服務有的只提供 PDF 圖像(如 Magzter),有的只提供文本(如 Scribd),也有的兩者均提供、並允許用戶在兩種模式間切換(如 Kindle)。但無論採用哪種做法,呈現效果都不盡如人意。PDF 格式的侷限性無需多言,即使像 Kindle 那樣提供文本,其樣式也非常單調,並且常有錯漏(何況 Kindle 軟體本身的排版效果一直很差)。

表現最好的可能是 PressReader,它會在圖像版本上高亮框出文章標題,點按後即可跳轉到對應的文字版,並且界面上會給出相關內容推薦。但即使如此,它也沒有能完全克服傳統刊物在移動設備上水土不服的問題,讀者在使用時能明顯感到這是一種妥協後的效果。與它們相比,Apple News+ 的確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不過,這種優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內容提供方充分利用了 Apple News Format 的功能;但從前文可以看出,有條件做到這一點的只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只是簡單轉換格式、甚至直接丟給用戶一個掃描版的文章來說,其在 Apple News+ 上的閱讀體驗和在其他平臺上並無本質區別。

要獲得成功,Apple News+ 還需要說服讀者從傳統的訂閱渠道轉移。為此,蘋果少見地打起了價格牌,在發布會上指出:如果一一訂閱該服務中所有刊物,每年需要花費 8000 美元以上,因此 Apple News+ 不到兩位數的月費就顯得十分超值了。

顯然,這種演算法是有所誇大的。首先,沒有人會真的去訂閱幾百種雜誌。對於一般人而言,同時閱讀三四份刊物可能已經是精力上限。另外,8000 美元的價格顯然是用名義上的標價計算的,但實際情況是幾乎沒有人會按原價訂閱雜誌。除了《紐約客》《時代》等名聲相對顯赫的雜誌,大多數 Apple News+ 中的刊物都可以在亞馬遜等網站上用一季度甚至一年 5 美元的價格訂閱紙刊,並且附送 Kindle 版和官網閱讀許可權。極端如《連線》等媒體甚至隔週就會出現 4 美元/兩年這種「跳樓價」。

不僅如此,如今期刊內容的免費獲取渠道也極為廣泛。這裡的「免費」並不是指盜版;很多雜誌都會在其網站上將紙刊內容都會同步甚至提前全文刊出,且其中很大比例是沒有付費牆的。即使有的限制了閱讀篇數,其執行也通常極為寬鬆。因此,即使沒有 Apple News+,通過現有渠道閱讀雜誌內容也是相對方便和廉價的,平均成本未必會達到每月 10 美元。

實際上,期刊目前的低廉定價和 Apple News+ 雜誌庫的龐大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其成因都在於期刊行業的營利模式和業務現狀。與報紙、電視等其他大眾傳媒類似,雜誌行業的主要收入並不在於銷售,而是來自廣告。在美國,期刊行業廣告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是 51.1%,顯著高於來自訂閱和零售的收入(34.9%)。因此,即使賠本銷售雜誌,如果能由此擴大發行量和讀者羣,隨之增加的廣告投放也足以讓雜誌社維持經營。

但在近年,隨著廣告投入越發向數字平臺轉移,期刊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已經難以維持。以美國為例,該行業的收入總額連續多年下滑,從 2009 年的 3970 萬美元跌至 2018 年的 2112 萬美元,僱員人數從 14 萬餘人縮減到 8 萬餘人。僅去年一年,就有包括《Interview》《The Village Voice》在內的多家著名刊物宣佈停刊。因此,通過低價促銷和加入 Apple News+ 這樣的平臺來維持覆蓋面,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發布會前幾周,有消息稱蘋果對 Apple News+ 的內容方 收取高達 50% 的收入提成,引發了不少關於蘋果是否過於「貪婪」的討論。這或許能體現雙方談判地位的差異,但換一個角度看,既然很多雜誌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提供了電子版,將這一現成資源挪用到蘋果平臺上銷售並不需要多少額外成本,因此即使在「剋扣」後也是一種凈得。

當然,對於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一些刊物,例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來說,情況可能有所不同。這些媒體本身具有較強的訂戶基礎,擁有自己的廣告發行渠道,並已在向數字發行轉移的方向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因此並不依賴於蘋果提供的平臺;Apple News 的封閉式特徵反倒會影響它們自己網站的流量。不僅如此,這些大牌媒體往往並不滿足於淪落為科技公司的內容提供商,而是希望強化自己的品牌識別度,和訂戶建立直接的業務和情感聯繫——《紐約時報》在其面向 2020 年的運營策略報告中就反覆強調讀者的「忠誠」「參與」和對報道的反哺作用。於是,它們要麼乾脆不和蘋果合作,要麼用縮水的內容謹慎試水。這進一步限制了 Apple News+ 能為用戶帶來的優惠程度。

總之,Apple News+ 並不是蘋果替消費者行道、與期刊業博弈的讓利之舉,而是蘋果與內容方基於各自對內容和平臺的渴求展開的合作。10 美元的打包價當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並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投資。

國內用戶的替代選擇

在國內語境下討論 Apple News+,還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問題——這一服務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在中國上線。同時,由於蘋果對 News 應用執行了異常嚴格的鎖區策略,我們至今沒有穩定、簡便地從國內訪問 Apple News+ 服務的方式。

這固然是一種遺憾,但比起糾結於討論 Apple News+ 算不算「何不食肉糜」,更實際的做法是考慮是否有讀到該服務所提供資源的替代方法。這超出了本文討論範圍,但其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如上所述,如果你只是固定關注特定幾種刊物,有很大概率可以直接在官網免費讀到多數紙刊文章,或者通過比較低廉的價格在亞馬遜等平臺上訂閱;對於價格敏感的讀者,也可以通過隱私模式、Calibre 的新聞下載功能、和瀏覽器插件等技巧節約開支。

如果你的確對雜誌資源的數量有很高要求,那麼也可以選擇 Scribd、Kindle Unlimited 這些定價相近或更低的替代服務。另外,雖然圖書館在今天非常容易被人遺忘,但它們往往會提供非常豐富的數字資源(參見國家圖書館的列表)。因此,不妨試著調研一番就近圖書館的網站(或諮詢圖書館員),一般都會有意外收穫。

此外,國外不少圖書館的註冊不需要居民身份,通過獲取它們的讀者證(一般為免費或收費低廉),就可以訪問彙集了大量期刊資源的資料庫。總之,只要留心並願意閱讀,沒有什麼真正能成為讀者的障礙。

結語

Apple News+ 能不能說服用戶從其他閱讀平臺轉移?答案對我來說是否定的。

這當然是建立在我特定的使用習慣和需求上的回答。我平時閱讀的雜誌以文字為主要內容,Apple News+ 的專門排版對這類雜誌的優化作用有限(反正橫豎都是字),反倒是在電紙書上用自己習慣的排版設置閱讀更讓我感到舒適。另外,我比較傾向於依靠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推薦來尋找閱讀材料,並且從去年開始一直在試圖控制自己在攝入信息上花費的精力,因此也並不十分看重 Apple News+ 主打的無限雜誌和人工推薦文章功能。

相反,如果一位讀者經常閱讀《體育畫報》《國家地理》這類圖片多、排版複雜的雜誌,那麼 Apple News+ 的確能提供目前無出其右的電子閱讀體驗。此外,如果你習慣了社交網路或新聞聚合應用的信息流模式,但又對演算法推薦的副作用有所顧慮,蘋果的人工推薦或許可以讓你既不改變相對熟悉的操作邏輯,又能接觸到更為全面的視角。再考慮到軟硬體整合、隱私保護等蘋果的傳統優勢,Apple News+ 至少是一個頗具說服力的選擇。

不過,一項服務的「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功能的強弱和成本的計算,還在於用戶究竟能從中獲益多少。然而,這或許不是蘋果重點關心的問題。Apple News+ 是蘋果內容戰略中的一片拼圖,新版商業故事中的一段腳本。但宏圖是拼給華爾街看的,故事是講給投資者聽的;Apple News+ 一名中的加號,連接的也是內容生產者。

在發布會上,庫克提到「站在書報亭前的滿足感」,並以此為喻引出對 Apple News+ 的介紹。這是一個恰如其分的比喻——Apple News+ 的功用確實是,但同時也只是把書報亭搬到了用戶面前。但究竟是能從中獲取更廣博的視野、更高質量的閱讀材料,抑或是止步於視覺上的飽足和坐擁無限資源的富餘感,就是我們身為讀者只能自負其責的問題了。


時間已經轉眼到三月份底,縱觀整個三月份,不乏有一些旗艦新機發布,例外這兩天火的一塌糊塗的華為P30系列。但能跟華為正面一槓的那就是蘋果公司了,而對於我們國內的用戶來說,這次的蘋果春季發布會上,只有iOS 12.2正式版給我們些許慰藉了。

蘋果在本週的春季發布會之後,就正式推送了 iOS 12. 2 正式版。iOS 12. 2 正式版更新增加了四款動話表情,更新了隔空播放、Apple Pay、屏幕使用時間等功能,支持了此前剛發布的第二代 AirPods,並修復了一些系統問題。

iOS 12.2正式版才發布沒多久,現在蘋果已經著急忙慌的放出了iOS 12.3的首個測試版。

沒錯,是 12.3,而不是 12.2.x。看版本號似乎是一個比較大的更新,但蘋果官方只是套用了萬金油式的更新說明:修復了BUG,提高了穩定性。

對於iOS 12.3的首個測試版,蘋果做的無非就是繼續提升系統的穩定性,並且解決系統的Bug。

蘋果剛剛舉辦了春季發布會,發布了 4 項服務,iOS 12.3 其實就是為即將推出這些服務所準備的。

iOS 12.3的第一個版本是16F5117h,對於參與蘋果開發者計劃的開發人員,該更新應該在最新時刻開始提供安裝了beta配置文件。與iOS測試週期一樣,蘋果會在為開發人員發布第一個測試版之後,將會很快推送iOS12.3的公開測試版。蘋果iOS 12.3的發行說明僅提及錯誤修復和改進,此測試版中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錢包應用程序中的更多交易歷史記錄。現在可以查看更大的列表,而不僅僅是最後幾次購買。這顯然是今年晚些時候Apple Card推出的前奏。

根據國外媒體的反饋,iOS 12.3測試版新增了Apple TV app。這款全新的app將包含電影、體育、新聞和各種其他服務,橫跨iPhone、iPad、蘋果電視、Mac、智能電視和其他流媒體設備。

這款全新的TV app是之前推出app的升級版,包含了電影、體育、新聞和各種其他的內容。新app擁有更簡單的外觀和更全面的新功能,不僅適用於目前的Apple TV HD和Apple TV 4K,還適用於第三代機頂盒。但不方便的是,如果想要播放程序中的節目,就必須跳轉到第三方應用程序中,而無法在TV app本身內播放。

蘋果官方也在春季發布會上宣佈,全新的TV app將於今年5月上線,同時也將在今年秋季正式推向Mac。

除此之外,iOS 12.3測試版還優化了Apple News+服務,但目前這項服務只在美國和加拿大上線,所以對於國內用戶來說並沒有太大變化。另一個調整是錢包應用的細節調整,更新測試版之後,用戶可以快捷撥打銀行客服以及訪問銀行官網。

之前,在更新iOS 12.2之後,一些第三方手寫筆已經支持iPad書寫了,比如羅技的Crayon可以適用於新款的iPad Mini以及2018年11英寸的iPad Pro,而且各項手寫輸入都非常流暢。

之前羅技的Crayon僅兼容去年推出的9.7英寸iPad Pro,而伴隨著iOS 12.2系統的更新終於引入了對其他iPad的支持。

不出意外,9月份蘋果的秋季發布會應該會推出iOS 13正式版,而在6月份就應該上線預覽版,iOS 12的各種小版本發布到現在,距離最後一個版本應該不遠了,也許iOS 12.3或iOS 12.4就是iOS 12的最後一個版本。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iOS 12.2 支持電信 VoLTE,很多用電信卡的用戶,尤其是雙卡用戶,發現他們的 iPhone 信號獲得比較明顯的提升。

移動、電信都支持 VoLTE 了,那聯通什麼時候支持呢?聯通近日發布公告,表示從 4 月 1 日起,聯通 VoLTE 將在北上廣深等 11 個城市試商用,6 月 1 日全國試商用。

公告顯示,聯通 VoLTE 默認不需要申請,它會給你發送開通簡訊,你只需要回復確認即可。

不過對很多 iPhone 用戶而言,最主要的還是聯通 VoLTE 會不會像電信 VoLTE 那樣,進一步提高手機信號呢?下週就知道啦~

你們,如果你們對於蘋果的iOS 12.3測試版還有什麼想要說的,不妨在評論區留言給明美無限我參與一起討論吧!


在大陸使用 Apple News 請參考我的這篇回答,有疑問歡迎留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86806/answer/639991348


打開 Apple News 的第一印象是優美的字體,漂亮的排版,精美的圖片,並且沒有任何廣告,總結就是滿滿的蘋果風。

訂閱了 Apple News +服務,晚點更新使用體驗...++


設置了一個晚上,沒能體驗成功,略遺憾。

我就來答一下我打算開啟news+卻未遂的感受吧:

首先更新系統至最新版(我只有Mac,Mac OS 10.14.4以後即可)。登錄美區iCloud賬號。登錄美區AppStore賬號(二者缺一不可,用同一個美區Apple ID即可)。打開美國節點的梯子(如果是帶蜂窩數據網路的機型,如iPhone、iPad Cellular+WLAN,請開啟飛行模式並連接WiFi)。這個時候打開Apple News應該就能看到news+的標籤了。

打開News+會顯示一些雜誌預覽圖,此時還是不可用的狀態,請先點擊開啟試用的按鈕。但是最棘手的問題就來了。此時你需要一張美國信用卡。綁定到Apple ID的付款選項就可以了,拿美國人身份生成器生成一個美國地址(最好是免稅州的)然後填進付款選項。注意一定要是美國信用卡,不是外幣卡,國內銀行發行的master card、Visa也是會被蘋果拒絕的!我只有一張中行的master card,所以沒辦法體驗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