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就要到来,天气却一直很暖和,许多小朋友可能觉得很庆幸,因为不用穿著厚毛衣、厚外套,在寒冷的天气里玩耍。可是,小朋友大概不知道,冬天出现高温,代表「全球暖化」的问题日渐严重,未来将影响人类的生存。面对世界未来的变化,培养?譗国际观?豃是小朋友的重要学习项目。什么是国际观?要如何培养国际观?本周专题邀请专家告诉大家。

 「培养国际观很重要。」在新闻中、座谈会里,常常都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可是,究竟什么是「国际观」呢?世新大学英语系教授李振清表示,广义来说,国际观代表的是一种开阔的心胸,不执著地域、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以及博爱的精神,广结善缘的生活态度。

 李振清说,有的人以为学好外国语言,就是拥有国际观,其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学好外国语言,是帮助自己跟世界沟通,借此了解各国的优点,把这些优点转化成自己的优点,这才是国际观的重要精神。

 就像是北部的小朋友,到东部、南部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情形,或是到日本、美国,观察该国的特色,都算是在培养国际观。当然,学习别人的优点是培养国际观重要的一环,例如小朋友看到日本人爱干净、重诚信,美国人重视诚实、守秩序,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想,「国际观」听起好抽象、好遥远,长大后再说好了。不过,李振清说,国际观一定要从小培养,原因是小朋友在这段时间吸收能力最强,现在开始养成国际观,长大后找工作,更能够跟其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

 培养国际观,对小朋友来说好处多多。李振清说,拥有国际观,可以帮助小朋友开拓视野,发现天地之大,要学的事情很多,所以更要努力学习,如此一来,小朋友成绩会进步,也可以懂得待人接物的道理,生活将变得愈来愈快乐。但是在培养国际观之前,应该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才知道要向别人学习请教的方向。


 从兴趣延伸学习 扩展视野 

 小朋友要如何培养国际观呢?高雄市加昌国小校长张清茂表示,在培养国际观之前,小朋友应先从日常生活培养几项能力,包括外语、资讯应用,以及思考的能力,帮助自己获得国际资讯,开拓视野。

 此外,也要养成「了解国际情势」的习惯。小朋友可以先从自己生活周遭或喜欢的人、事、物延伸。例如,小朋友喜欢网球名将费德勒,可以透过网路查询费德勒的个人资料,知道费德勒来自瑞士,然后再延伸认识瑞士的语系、国旗等相关讯息。

 喜欢文学或是阅读的小朋友,可借由阅读世界名著、名人传记,了解各国情形。像是读文学名著《咆哮山庄》,除了欣赏精采内容外,小朋友还可以从书中了解当代英国人的家庭生活、英国人的思维模式等。

 爱看电视的小朋友同样能从电视节目培养国际观点,因为目前国际频道不少,取材丰富多元,小朋友在观看节目时,可从中发现外国人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法。

 小朋友也可以透过读报,了解国际议题。不过,由于国内媒体报导国际时事新闻比较少,小朋友可以自己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以目前大家关注的全球暖化、温室效应为例,只要上网搜寻,就可比较各国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机会接触到外国人,应该抱持多问、多观察的态度。遇到新住民,可和他们谈天,了解他们的文化;去国外旅游前要搜集当地风土民情相关资讯,旅游后要整理该国文化、交通等资料,帮助自己更了解这个国家。

 要提醒小朋友的是,各国文化都有它的特色,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对于生活周遭不同肤色的人,不应该存有刻板的印象,而应该用尊重的态度对待。

 从多元课程 认识各国文化 

 台北市河堤国小曾经举办「法国周」,邀请法国诗人到校,让小朋友念自己创作的诗给诗人听,请法国诗人评论。六年级的洪士婷说,当时诗人的建议,对她的童诗写作技巧帮助很大。从此,她开始对法国文学产生兴趣,主动阅读《基度山恩仇记》等法国小说。平日上课时,只要有国际重大新闻发生,导师会要求大家从报纸或网路找寻相关资料。

 台中县头家国小为了让学生有机会与国际接轨,学校外籍英语教师教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外国学生通信。五年级的林祐安说,透过这样的交友方式,不但增进自己的英语能力,也可以了解国外的情形。上课时,导师会介绍各国的节庆,例如,耶诞节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就像是我们的过年一样热闹。

 台中市永安国小四年级的林婉茜则借由参加活动,增加自己的国际观。林婉茜说,这个寒假参加教育局举办的「美语冬令营」,活动中仿效国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不少英语能力。平日学校也会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各国文化。她建议小朋友多把握学习的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

 高雄市复兴国小六年级小朋友王砚表示,有一次上乡土课,老师要大家分组制作各国的海报,让大家了解各国的风土民情,例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风车。社会课时,老师也介绍过其他国家环保的观念与作法。例如德国为达到垃圾减量,采取提高垃圾袋的价格,各地增加垃圾桶设立,减少垃圾车运送的次数等政策,让他认识更多元的国际事务。2007/2/12 国语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