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介紹我在慕尼黑工大所上的一門課- Intercultural training

 

什麼是 Intercultural training?

系上很貼心的為國際學生所開設的一門課,主要是要協助國際生快速的融入德國的生活中,讓所謂的cultural shock 降至最低。之所以想要紀錄這門課的點點滴滴是因為,它跳脫了傳統的上課形式,用輕鬆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德國的文化。

 

遊戲一

這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小遊戲,首先老師將我們分成四組,一組五人,並且每一組都發放撲克牌以及一張遊戲規則,便請我們開始遊戲。值得注意的是,組員間不能用言語交談。玩著玩著,大家都更熟悉遊戲了,並且結束了一回合。這時候老師變調換組員,兩個兩個調換到其他組別,再請我們開始下一輪的遊戲。玩著玩著,就會悄悄的發現怎麼好像規則有點不一樣,一開始我以為隊友沒有發現,但輪到我出牌的時候,隊友跟我比不對不對,然後提示我遊戲規則,後來就發現原來每一組的規則原來不同,並且快速地想要調適跟他們同一個狀態裡面。


完戲結束後,老師就問了每一組的狀況,有些組很堅持的說,因為我們人比較多,所以他們兩個當然要follow我們的規則,而有些組則說雖然他有些規則錯了,但我們想說沒關係,沒差很多只是遊戲。但大多都會認為follow原本那組的規則是正確的。那不就跟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呢?一個國家的人們本來就有自己遵循的遊戲規則,廣大的國際化會讓這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於外國人的行為有所妥協與諒解,然而來自國外的外國人是否踏上別人的領地,就需遵守當地人原本的生活型態,不去破壞以及干擾它呢?


藉由這個遊戲,讓我很驚艷居然能成為教材,也很佩服老師上課的用心。

 

訓練思考

還有另外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教材,老師在投影片放了一張圖,第一個是一個在哭的小嬰兒,第二個是小嬰兒在喝牛奶,第三張圖是小嬰兒臉上出現笑容,跟我們說這是一個買粉業者想出來的廣告,想要行銷給全世界,但可惜的是在阿拉伯區域卻行不通,為什麼呢?有一個同學反應很快地說,因為他們習慣從右邊看到左邊,這樣劇本就不照著賣方所希望的!頓時,我恍然大悟啊,圖片的確沒有標示哪一張圖是第一張,而我卻很習慣的從左邊看到右邊,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有人會從右邊開始看圖,也沒想過原來一個人的思考模式和所屬的文化差別如此息息相關,也讓我時時警惕自己要多用寬容的心去接納、包容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多站在別人的立場為他們著想。

 

經過一天七個小時的課程,更可以接受每個國家的不一樣,也慢慢的欣賞自己和他們的不一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