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南北朝隋唐年間,奇人異士輩出,曾侍奉過北周、隋、唐三朝的名臣李綱,便是其中的典型。李綱居官期間以剛直著稱,由此深受時人稱許,但與此同時,在他身上卻保留着一個很尷尬的記錄,即被他輔佐的兩朝三任太子,竟無一人能得以善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綱本名李瑗,觀州蓨縣人,年輕時便“慷慨有志節,每以忠義自許”(見《舊唐書·卷六十二》),頗受時人的讚許,在北周時擔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周宣帝因爲忌憚宇文憲輩分高、名望大,便想着將他處死,爲此召來他的僚屬,要求他們捏造上司的罪名。

李綱年輕時便以爲人慷慨、剛直不阿著稱

大多數人迫於皇帝的威勢不敢不從,唯有李綱誓死不從。不僅如此,等到宇文憲被害後,又是李綱冒着殺頭的危險,幫助上司收屍下葬,並在他的墳墓前大哭一場才離去。經此一事,朝野內外都對李綱肅然起敬,其中包括未來的隋文帝楊堅。

等到楊堅稱帝建國後,因爲欣賞李綱的膽識和義氣,便任命他爲太子洗馬,以輔佐太子楊勇。作爲隋帝國的儲君,楊勇以驕奢淫逸、飾非拒諫著稱,每日裏耽於酒色之中,做出了恁多的荒唐事,結果最終被廢黜(煬帝登基後,楊勇被殺)。楊勇被廢后,文帝將東宮僚屬召來一頓臭罵,斥責他們沒有盡到輔弼太子的責任。

楊勇因驕奢淫逸被隋文帝廢黜,後被隋煬帝賜死

對於皇帝的訓斥,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辯解,唯有李綱義正言辭地駁斥道:“太子資質平常,如果讓賢良的人輔佐他便能向善,如果讓奸邪之徒陪伴他便會作惡。如此看來,主要責任在於陛下平日裏不教育太子,又沒有爲他選擇地位尊崇、名望宿著的重臣來教導他,才釀成今天的局面。”這番大逆不道的話一出口,李綱的同僚們都嚇傻了,但隋文帝非但沒有懲罰他,反而進拜他爲尚書右丞。

李綱雖然身居要職,但由於爲人過於剛直,屢屢觸怒權相楊素、蘇威,結果被二人合力排擠誣陷,最終被迫辭職。隋末大動亂中,賊帥何潘仁在關中舉兵,並脅迫李綱做他的長史,等到何潘仁歸降唐高祖後,李綱也隨之開始侍奉唐朝。唐高祖因爲欣賞李綱的剛直,便任命他爲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以教導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李世民射殺

李建成跟隋朝的廢太子楊勇一樣,每日裏耽於酒色,多有失徳之處,李綱雖然屢有勸諫,但建議均不被採納。李綱擔心引禍上身,便以體弱老邁爲由向唐高祖提出辭呈,沒想到卻遭到後者一通臭罵。皇帝認爲他當年能輔佐賊帥何潘仁,卻不肯輔佐當今天子,擺明是不給他“面子”。

對於唐高祖的責問,李綱辯解道:“何潘仁的確是賊帥、志在殘殺,但此人能虛心納諫並照此執行,結果救活很多士民,所以微臣不後悔爲他效力。可陛下自從登基後,便常常自以爲是,微臣雖屢有勸諫但均被陛下無視,真好比拿石頭扔進水裏一樣。況且微臣服侍太子,也是屢有諫言,奈何太子不肯聽從。正因如此,微臣才決定辭職,並非是不想服侍陛下和太子。”

唐高祖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向李綱道歉,讓他在留任原職的情況下,還進授爲太子少保,要求他繼續輔佐自己和太子。李綱辭職不成,只好繼續服侍李建成,但後者對他的勸諫依舊置若罔聞,令李綱很是鬱悶。數年後,“玄武門之變”爆發,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射殺,唐高祖不久後也被迫讓位。

李承乾最終因“謀反”被廢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也因爲欣賞李綱的品行,便進拜他爲太子少師,以輔佐太子李承乾。此時,李綱已是年逾八十的老翁,身體已經大不如昔,並且還患有腳病。李承乾鑑於此,便每每親自將老師引上殿,並恭敬地行禮。不僅如此,李承乾還向李綱虛心請教,態度極爲禮敬。

李綱對太子的表現相當滿意,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十餘年後,李承乾竟然會因“謀反”被廢,時在貞觀十七年(643年)。李綱輔佐兩朝三任太子,結果前兩任都被殺,最後一位被廢,如此奇葩經歷,也難怪後世爲他取了個“太子殺手”的綽號。當然,三位太子被廢都屬於咎由自取,李綱沒有任何的過錯。

李綱生前備受敬仰,死後備極榮哀

貞觀五年(630年),三朝老臣李綱壽終正寢,終年85歲。唐太宗獲悉後悲傷不已,下詔追贈他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爲貞。李綱生前備受朝野內外敬仰,死後備極榮哀,人生經歷相當成功。唯一略感遺憾的是,李綱所生五子都先他而逝,讓其備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酸,實在是令人唏噓。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文史磚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