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3月23日,在中國、意大利兩國領導人交流期間,中意雙方代表交換了關於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宣告796件套中國文物“回家”。

據報道,這批文物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同時,796件套這一數量,也是近20年來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最大規模的一次。這些文物包括了漢代陶馬、陶俑、唐代彩繪等。

這麼多珍貴文物,歷經漫長的“流浪”歲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又回家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幾件代表性文物背後的價值,就能夠理解這件事的意義有多重大。

一、馬家窯文化紅陶罐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發展爲齊家文化,年代約爲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

仰韶文化衰落以後,馬家窯文化異軍突起,達到了世界遠古彩陶史的頂峯,創造了人類最輝煌的彩陶文化。

馬家窯文化製陶工藝很成熟,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器物有碗、盆、瓶、罐、鉢等,多用粗壯的黑線構成繁縟的花紋,紋樣多達幾十種,代表了當時人們的審美。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繪陶罐 (甘肅省博物館藏)

二、唐代武士立俑

唐代的人物俑,分爲彩繪陶俑和三彩釉陶俑兩種。在唐代的人物俑中,常見的有貴族婦女俑、男女侍從俑、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樂舞俑以及胡人俑等。這些作爲隨葬明器的雕塑陶器,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及各類手工業生產的重要實物資料。

從春秋戰國時期起,就有製作人形陶俑隨葬的習俗。發展至隋唐五代,不僅有彩繪陶俑,還有精美無比的三彩釉陶俑。

彩繪說唱陶俑

陶俑內容有文官武吏、樂隊儀仗、男僕女侍、行商藝人以及外國的遣唐僧侶、使臣、客商、撕綢之路載運貨物的明駝駿馬,再現了唐人的計會生活。唐代的陶俑藝術達到歷史頂峯。

三、宋代建窯瓷盞

宋 黑釉盞 故宮藏

古代燒製茶盞的窯口很多,唯有建窯將茶盞燒出了極致。

皇帝親自爲建盞著作。宋徽宗《大觀茶論》有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不僅如此,徽宗還用建盞表演分茶之事,茶宴羣臣。

在宋代,全國風靡用建盞鬥茶、吃茶也是事實,幾乎所有的宋代名流都留下過讚美建盞的詩詞。蔡襄、蘇東坡、米芾、范仲淹、蘇轍、黃庭堅、歐陽修都寫過。

古代燒好茶盞的窯口非常多,唐代有邢窯、越窯,宋代還有耀州窯、定窯、饒州窯。但無非就是用來品飲。

唯有建窯是用來鬥茶的,也唯有建窯可以用來鬥茶。它黑的釉完美地襯托出茶沫的色,並比其它茶盞更能保溫。茶師們在鬥茶的過程中銷售茶葉,促進茶品質的提升,在競技中將茶與盞進化到了極致,將茶的文化演繹到了一個巔峯。

四、清末至民國紫砂壺

紫砂壺本是因茶而生,逐漸稱爲了風雅之物,大概是因爲茶本身也是風雅的罷。紫砂誕生於明朝,從那個時代發展到如今的紫砂已經發生了許多改變經歷衆多紫砂藝人的共同努力,到明末清初的壺型已經精彩紛呈,工藝手法更加繁複。

過去的時代因爲工藝發展的不足,即使泥料不如現代的細膩,但總體上看形象飽滿,器宇軒昂,每把壺都有自己的氣韻在。

顧景舟、王寅春、陳鳴遠等非常有造詣的藝人,在器型、造型上都做出了很大創新,印象不凡,令人目不暇接,對於紫砂陶藝的振興功不可沒。

縱觀紫砂壺的興衰,大概是從清朝順治元年至嘉慶十六年間,大部分的壺型都是明末的款,少有創新。除了當時的紫砂名藝人能夠流出些別緻的壺型,確實是乏善可陳。由於歷史久遠,我們無法親眼目睹到時大彬、徐友泉等精彩的創作,實在是憾事。

僅這幾件代表文物,就能牽扯出一段又一段無法複製的歷史階段。對於每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文物本身就是文化的根脈和靈魂。

願更多流失在各地的文物,都能回到原來的歸屬地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