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是《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敘述者,身兼天才主角的見證者與最好的朋友兩種身份,我們認識主人公,對他產生情感共鳴,關心他的命運,都是通過敘述者「我」的視角實現的。但「我」和主人公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福爾摩斯的洞察力和智商是華生八輩子都趕不上的。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設置?因為柯南·道爾要描寫的福爾摩斯是孤絕高標的人物,此等人物,世間少有。要寫好這樣的人物,我們必須從平凡人的視角出發。雙腳必須站在泥濘之中,天空仰望起來才顯得愈加高遠。那種羨慕、嚮往、同情、自卑甚至一點幸災樂禍的嫉恨混合在一起的複雜感情,會讓作品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厚重。

還有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華生建立了小說的「道德觀」。沒錯,小說的道德基點是由他建立的,而非光芒萬丈的主人公。福爾摩斯多次讚歎過華生的品質,他不是奉承,也不是嘲諷,他是真心的,因為他知道華生能做到連他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為像他那樣的上上人物處於金字塔的頂端,世俗的道德律令對他已經失去效力,除了他自己,沒有人可以束縛他。從這個角度來說,莫里亞蒂不是他的反面,而是他的另一面。他對此一清二楚。

不,還有另一種力量可以約束他。那就是華生代表的「老實人」。

舉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吧,為什麼弗羅多不能抵抗魔戒的魔力,為什麼山姆反而可以,好好想一想。

兩種人格結合起來,也許就是完美的人了。但在現實之中,他們永遠分裂為兩半。

這是西方文學永恆的模式。從什麼時候開始?嗯,我想這就是《堂吉訶德》為什麼如此偉大的緣故。堂吉訶德和桑丘,一個瘦,一個胖,一個高,一個矮,一個瘋狂,一個謹慎,一個膽大包天,一個小心翼翼,一個天馬行空,一個腳踏實地,一個沉醉於幻想,一個只注重現實,塞萬提斯塑造了這兩種形象,並且影響了往後的所有作家。


一:室友關係

二人合租了位於貝克街221號的公寓,後來華生認識了妻子蒙斯吞小姐,並在結婚後離開了公寓。

二:記錄者和「主人公」

書中,華生把自己與福爾摩斯經歷的案件記錄了下來。

三:最好的朋友

華生和福爾摩斯是最好的朋友,二人一同經歷很多,共患難,同生共死,友誼深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