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時長31分30秒,建議WIFI環境觀看

  黃賓虹的山水畫追求最高境界,用艱澀難懂的繪畫語言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不但一般人、老百姓看不懂,就連行內的畫家也猜不透,不會看。他的畫表現出“道”的出世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折射出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深度與厚度,與現當代相適應,表現出較強的、深刻深沉的民族性。早期畫面有較多留白,因而被稱爲“白賓虹”。晚年被稱爲“黑賓虹”,爲何?黃賓虹用墨色層層渲染畫面,獨創“積墨法”,後發展成“漬墨法”。經過近100年的時間檢驗,其藝術價值逐漸得到公認,他的畫雖然曲高和寡,卻受到越來越多人追捧,呈現出“黃賓虹熱”的趨勢。而齊白石早年的畫體現出一股冷逸的氣息,後在陳師曾的建議下,他畫風變“冷”爲“熱”,增加畫中的熱熾與色彩,在畫中融入了許多民間元素,充滿生活氣息及農家氣息,表現出勃勃的生機與朝氣,逐漸走上一條從專家到民衆至大衆雅俗共賞及至雅俗共享的道路,表現出儒家的積極入世思想。他的“俗”並非市俗、低俗,並非庸俗,並非藝術上的“俗氣”,而是農村的民風、民俗、民間藝術風。

  編輯 | 蘇梓軒、沈珊

  審覈 | 鄭雙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