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寧遠,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明朝時著名的民族英雄袁崇煥,以及他堅守山海關外的寧遠城並擊退努爾哈赤,取得寧遠大捷的歷史。不過,那個寧遠縣如今已改名爲興城市,由遼寧省葫蘆島市代管,但是在湖南省還有一個寧遠縣,隸屬於永州市。爲何湖南的寧遠縣名字能夠保留呢?

寧遠縣位於湖南省南部,面積2526平方公里,南有九嶷山,北有陽明山、西都嶺,東有霧雲山,泠、疑、舂、仁四水流貫全境。按東南西北順時針方向方向,寧遠縣分別和新田縣、郴州嘉禾縣、藍山縣、江華瑤族自治縣、道縣、雙牌縣,祁陽縣相鄰。

以前除了遼寧的寧遠縣、湖南永州的寧遠以外,全國還有好幾個地方都有寧遠縣,如甘肅省、新疆、山西。山西的寧遠縣在清朝雍正時期改名爲五寨縣。1913年,全國地名有大的變動,重名的去重,除了湖南的寧遠縣外,其餘幾個寧遠縣都改了名。甘肅的寧遠縣改爲武山縣,新疆的寧遠縣改爲伊寧縣,遼寧的寧遠縣改爲興城縣。

湖南永州的寧遠縣名之所以能得以保留,緣於它有悠久的歷史。秦始皇時(公元前223)在今寧遠縣境始置舂陵縣、泠道縣,漢景帝時隸屬長沙王劉發的封國長沙國。漢武帝時劉發封十三子劉買爲舂陵節侯,建舂陵侯國,劉買的後代中出了個大人物,就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在寧遠縣柏家坪鎮有舂陵侯城遺址,城東兩公里處有舂陵侯劉買之墓。

後來的朝代縣名多次變更,自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始改爲寧遠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相比之下,甘肅、新疆、遼寧等地的“寧遠縣”得名都比湖南的要晚。當年去重改名的時候,應該就是根據歷史來的,哪個地方最先用“寧遠”這個名字,就得以保留,即使山海關外的那個寧遠更出名、更爲後人所熟知也還是改了名。

其實,永州市寧遠縣雖然不爲人所熟知,但它的也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舜。舜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其統治時期命大禹治水,造福人民,宣揚德化,爲後世楷模。舜巡狩四方、整頓禮制、教化子民,在南巡途中於蒼梧之野去世,葬在九嶷山。《史記》中這樣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爲零陵。”九嶷山就在寧遠縣境內,有說舜帝葬在娥皇峯下,有說是在女英峯下,具體在哪裏未有定論。

九嶷山,也叫蒼梧山,南距寧遠縣城約3公里,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嶽,綿延1000多公里。《水經注》記載:“蒼梧之野,峯秀數郡之間,羅巖九峯,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爲紀念舜帝,人們在九嶷山上有舜帝陵,被稱爲華夏第一陵。據史書記載,舜帝陵廟最早建於夏朝,歷來爲炎黃子孫祭祖的聖地。

另外還有悽婉的愛情傳說,舜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女英前往江南尋他,得知他的死訊,抱竹痛哭,淚染青竹,青竹生斑,後二人悲痛欲絕跳入湘江隨舜帝而去,因此斑竹也稱爲“瀟湘竹”或“湘妃竹”。

除了悠久的歷史外,寧遠縣還是湖南的特色美食聚集地之一,這裏有瑤族的特色美食,像寧遠排散、瑤家十八釀等。湖南永州的兩大名菜永州血鴨和東安雞,其中血鴨以寧遠縣的血鴨最爲正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