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也叫天燈、祈天燈、許願燈,是中國古代用於祈福、軍事聯絡的手工藝品,通過熱動力中的浮升力,排除冷空氣,使燈籠逐漸升向天空。

  中國人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發現了熱氣球原理。

  世界上最原始的熱氣球竟然是一枚被掏空的雞蛋殼。

  西漢宗室、著名道家學者、淮南王劉安編撰的《淮南萬畢術》一書中記載:

  “艾火令雞子飛。”

  意思是,點燃艾火,雞蛋可以飛起來。

  便攜式無人機

  東漢名儒盧植的弟子——高誘進一步解釋說:“取雞子,去其汁,燃艾火,內空卵中,疾風因舉之,飛。”

  即取來一枚雞蛋,去掉蛋液,以引燃的艾火放入蛋殼中,遇到大風,就會飛向天空。

  現代熱學認爲:雞蛋內殼受熱之後,氣體膨脹向下排出,推動蛋殼向上運動,後來人們發明的孔明燈利用的正是這種原理。

  北宋學者蘇軾在《物類相感志》中記載:

  “雞子開小竅,去黃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紙糊了,日中曬之,可以開起,離地三四尺。”

  “雞子舉飛”後來被當成一種祕術,在民間流傳。

  傳說孔明燈的發明者爲三國時期蜀國丞相的諸葛亮,最早不是爲了玩兒,也不是爲了祈福,而是用於軍事活動。

  從孔明燈的材料紙張、蠟燭來判斷,東漢時期發明瞭造紙術。

  因此,不排除孔明燈在三國時期已經出現的可能性。

  還有一種說法認爲,孔明燈的發明者爲五代時期的南唐女子莘七娘。

  她跟隨丈夫在閩地徵戰,用竹篾扎制燈籠骨架,上口和四面糊上紙,底盤放上松脂,點燃後升入空中,以此發佈聯絡信號。

  這種燈外形酷似諸葛亮戴的帽子,因此取名孔明燈。

  其實早在唐朝,孔明燈就已經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並一直延續至清朝末年。

  明朝時期,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曾使用孔明燈傳遞軍事信息。

  《紀效新書》中記載:

  戚家軍“夜營應備中軍大將旗鼓,上各黃油紙、鐵絲燈一盞,俱粗四寸、長一尺五寸;五方旗十面,十盞;吹鼓手三十八名,三十八盞……”

  以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的燈籠排列組合,傳遞不同的信號,令倭寇“莫測之巧”,一臉懵逼。

  在重大節日燃放孔明燈祈福,最早出現在宋朝。

  南宋某一年,吳中(今屬蘇州)有人在元宵節燃放孔明燈。

  詩人范成大記述了當時的場景:

  “擲燭騰空穩,

  推球滾地輕。

  映光魚隱見,

  轉影騎縱橫。”

  而到了晚清時期,孔明燈徹底淡出軍事領域,只限於節日時期的祈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