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時51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

  “言萬物去故而從新,莫不鮮明之謂也。”清明節氣,氣清景明之意,正是鳥語花香的盛春時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清明之名,便表徵了這一時節的天氣是清新、明媚、和暖的。

  雨紛紛,氣清景明

  春意濃,草色青青

  清明· 三候

  一候桐始華:清明之日“桐始華”,“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可惜暗澹色,無人知此心。” 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競桃杏林”。

  二候田鼠化爲鴽:清明後五日“田鼠化爲鴽”,鴽(rú),鵪鶉之類。田鼠,陰類;鴽,陽類;古人認爲,陽氣盛,陰物化爲陽物。

  三候虹始見:再五日“虹始見”,虹是陰陽交會之氣,日照雨滴而虹生。

  筆墨香,悠悠情思

  古往今來,歷代文豪不惜筆墨描寫清明,留下了許多佳句,把對親人的情思都融在詩句裏。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阮郎歸·踏青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是一個契機

  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死

  在這樣的日子裏

  該如何與孩子聊聊“生命”這件事?

  生命教育的這四節課

  我們一起來聽……

  1

  感知生死,認識生命

  生。幼年的我們經常會問起父母,我們從哪裏來,父母的回答讓我們驚詫不已,充話費送的,垃圾桶撿的。中國的父母總是羞於談性,性其實是生命美好的開始。成千上萬的精子中我們的那一顆戰勝了成羣的對手,奪得了卵子的青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經過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逐漸成人。呱呱落地後的我們在父母的牽掛關懷中健康的成長。

  生命教育的第一課應該是幫助我們的孩子正確認識生命的誕生與生命的成長,懂得其中億萬分之一的好運氣,明白我們的每寸成長裏孕育了父母的滴滴汗水。有一所小學給學生的書包裏放了一顆生雞蛋,在一天的校園生活中學生們都要倒背書包,並要保護自己的生雞蛋不能碰碎。通過書包倒背的活動,小學生們可以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更是體驗生命的神聖與不可侵犯。

  死。認識了生以後,我們更要認識人生的終點,那就是死。

  史鐵生說,死亡是一個必將到來的盛大節日,它終將到來,我們無從躲避。我們每一個人都將白髮蒼蒼,暮靄沉沉,最終都會融化在這無限天地間,化作一縷清風。有些學校會組織學生參觀殯儀館,也有家庭會帶孩子在清明節祭奠祖先,在這些活動中我們要真正教會孩子什麼是死,幫助孩子直面死亡,而不是用童話,不是告訴他死就是變成一顆星星,也不是告訴他死了就去天堂,死就是消失不見,就像蠟燭被吹滅,萬事寂滅。

  正是因爲認清了生命的真相,才能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纔會對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危險元素更有惶恐感,我們的安全教育也纔會更有效。

  2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亡。不論是我國古代的道教,還是從梵陀古國傳來的佛教,都認爲生命與自然融爲一體。近年來,污染環境,大肆虐殺動物的新聞我們都時有耳聞,不見天日的霧霾,上海的松江死豬事件,河南污水灌溉麥田,踩貓虐貓,穿山甲被殘忍殺害,哭泣的藏羚羊,自殺的大象……植物與動物不會說話,我們就以爲他們不會痛,甚至以爲他們沒有生命,所以根據我們人類的需要肆意砍伐、無情虐殺。正是因爲生命教育的缺失才導致這樣的現象屢禁不止。

  飛鳥與魚,螻蟻與草木,人與大象,雖然形式不一樣,但生命之間有着微妙、和諧的關係。自然界的植物會呼吸,動物會發出叫聲,在自然界的每一種生物都擁有平等的權利,我們不是主宰者,只是在這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生命教育的第二課就是要教會孩子感悟自然界每一種生命的存在,並敬畏他的存在。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飼養小動物,種花草,幫助他們感受每一種生物的生命氣息,尊敬生命的成長與發展。

  3

  厚植精神,豐富生命

  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一段話說:“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們的生命不是單薄的一張紙,熱愛生命也不是空中樓閣,生命教育的第三課就是解決“生而爲何”的問題。

  我們活着,就是要貢獻自己的生命力量爲亙古不變的天地,爲在這世界留下一點自己曾經走過的痕跡,不辜負此生年華。我們在生活中要有感恩精神,在學習中須有奮鬥精神,在工作中要有奉獻精神,在逆境中須有樂觀精神。厚植精神,豐富生命,懂得生命包羅萬象,能夠擁有寬廣的胸襟去看清生命,在看清以後依然愛的熱忱。

  4

  強健體魄,激揚生命

  強。王國維曾經說起:“居之不時,飲食之無節,侈於嗜慾,而吝於運動,此數者,致病之大源也。”生命教育的第四課就是要教會學生熱愛運動,拒絕垃圾食品。現在的中學生肥胖率逐年攀升,電子遊戲成爲學生們的課餘生活,各種膨化食品碳酸飲料成爲學生們的三餐,已經參加工作的成年人有固定體育鍛煉習慣的也少之又少。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我們對自己生命健康的忽視,就是對神聖生命的最大褻瀆。

  生命教育是一個廣泛而深刻的話題,它並不是一節課,一場講座,一部視頻,他應該是一根教育的繩,串起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教育理念。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是應當向人類傳達生命的氣息。我們應該以生命爲核心,教育爲手段,幫助孩子們認識生命,敬畏生命,豐富生命,激揚生命,使孩子們真正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