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爆内斗。(图/伊利集团官网)

▲伊利集团爆内斗。(图/伊利集团官网)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乳业龙头伊利集团发布公开信,举报前董座郑俊怀挪用公款2.4亿人民币,有「多位国家级到地方领导充当保护伞」。伊利24日公开批斗文后,股价当日就暴跌7%,25日继续下跌最后收在23.37元。伊利是2008年北京奥运,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赞助商之一,也曾卷入大陆毒奶事件。

伊利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3月遭到一名财经记者发文造谣,影射他半年滞美不归,已经被带回国接受调查,当时报导引发伊利股价大跌。这名记者24日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罪后,伊利集团随即就发出实名举报信。

▲伊利集团爆内斗。(图/伊利微博)

▲伊利集团举报前董座挪用公款。(图/伊利微博)

据《新京报》报导,伊利集团举报信内容指出,是前董事长郑俊怀指使记者造谣,迫害伊利集团。同持指称郑俊怀挪用2.4亿(约新台币10.8亿元)公款,但有「原国家级领导、多位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充当保护伞」,还运作假减刑,14年来没人敢处理。

在判决及批斗文公布后,伊利股价24日应声下跌,最大跌幅超过8%,终场仍暴跌7.18%,收在23.80元。伊利集团表示,已经向中央举报郑俊怀官商勾结,因此「相信阳光驱散阴霾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图/伊利集团官网)

▲伊利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图/伊利集团官网)

据伊利集团官网介绍,是大陆规模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也是唯一获准在2008年北京奥运,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伊利在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等10多个省市建立生产基地,事业体包含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等,所属企业130多个,生产的冰淇淋、奶粉、无菌奶、酸奶、乳酪等1000多个产品,均通过大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集团在2008年9月的毒奶事件,也被验出产品含三聚氰胺,因而被撤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但走过毒奶风暴,伊利重新站回市场,在福布斯2018年公布的全球最佳雇主榜单,排名第190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