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育兒方式對於孩子的性格品質、行爲舉止、未來發展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很多媽媽常常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僅聽話還對父母都很孝順,於是特意向別的父母“取經”,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孝順的。那麼究竟媽媽們該怎麼做纔能有利於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小編特意向育兒專家請假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看專家給出的回答。

一、 脾氣溫順的媽媽

孩子通常不具備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這就會導致他在寫作業的時候不認真、亂丟亂放玩具等等。雖然這些行爲的確不是好的行爲,但是媽媽最好避免用暴力的言語來解決問題。

因爲暴力的言語雖然效果立竿見影,但是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媽媽可以適當採取口頭警告的方式,提醒孩子犯錯誤了是需要接受懲罰的,讓孩子主動養成好的習慣。

二、 積極樂觀的媽媽

媽媽的生活態度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媽媽的內心世界是樂觀的,那麼她培養出來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具備陽光、樂觀、向上等品質。這對於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能自信面對,困難也會更容易被解決。如果媽媽是一位悲觀主義者,經常垂頭喪氣,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很難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

三、 不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的媽媽

“你看別人家的小孩”相信這句話不僅很多小孩都聽過,很多家長甚至都是從小聽到大。當孩子的表現和成績沒有達到家長心中的標準時,而身邊正好又有別的孩子表現出色,家長難免會自行進行比較。

家長不應該讓孩子成長在互相攀比的環境中,長此以往,可能孩子會在物質方面也進行攀比,從而形成不良風氣。家長應該採用正確的激勵方式。

四、 能在多孩家庭裏做到不偏心的媽媽

隨着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媽媽開始培育第二個小孩。有的家長會下意識的教育老大需要奉獻,需要分享。長此以往,父母的時間和其他資源會逐漸向老二傾斜。老大會覺得父母偏心,反而會去剝奪老二所擁有的資源,一旦出現這樣的行爲其實就與父母的初心互相背離。而佔有更多資源的老二往往會變得自我,也就很難變得孝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