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冰壺的比賽規則?

場地:是一個長44.5米、寬4.32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畫有一個圓圈作為發球區,稱作本壘。冰道的另一端也畫有一圓圈,被稱為營壘。營壘是由4個同心圓組成。在冰壺場地前後兩端各有一條藍色的實線稱為「前衛線」和「後衛線」。冰壺擲出後,如果未進前衛線或越過後衛線都視作無效,將被清出場外。

邊線:任何接觸到邊線的石球都被視為出局,應立即從場地中移開。

分區:前衛線到大本營之間分為1至3區,大本營分為4至10區。

規則:冰壺比賽,每場有兩隊進行對抗,每隊四名隊員,分為一壘二壘三壘和四壘,每名隊員每局投擲兩次,一局每隊共八隻冰壺,一場比賽共進行十局。

計分:兩隊交替投擲過後,在大本營裡面的壺,不是哪一隻壺都可以得分的。要看哪一支隊伍的冰壺離圓心最近,也就是在超過對方離圓心最近的壺的基礎上,離圓心最近的本方所有壺都可以得分,一壺記一分。


冰壺是一種集技巧與伶俐於一體的體育活動,比賽時每場由兩支球隊對立進行,每名球員均有兩次擲壺時機,按一壘、二壘、三壘及四壘的次序交替擲壺。在一名隊員擲壺時,本方其他隊員能夠持毛刷刷冰,使冰壺能精確抵達陣營的中央。對方隊員為使冰壺闊別圓心,也可刷冰。當雙方隊員擲完全部冰壺後,以場地上冰壺間隔陣營圓心的遠近決議輸贏,每壺1分,10局比賽後積分多的隊伍獲勝。

   冰壺被普遍以為是一個天下上最陳舊的團隊活動之一。冰壺活動底本開始於寒冷的北歐冬季,在冰上扔石頭的一個痛快的消遣活動,早期的愛好者都是在冰凍的湖面和池塘上玩。

   蘇格蘭冰壺俱樂部被以為是最早出現的俱樂部,19世紀前後,蘇格蘭人在冬季將冰壺慢慢「出口」至加拿大、美國、瑞典、瑞士、挪威和紐西蘭。

  1966年3月,在加拿大溫哥華,七個國度(除之前的六個國度外,新添加了法國)對國際冰壺聯合會章程草案進行了審議,並且在1966年4月1日聲明國際冰壺聯合會成立。1967年3月在珀斯,章程被贊同,並提出了一套國際比賽規則。在1968年普安特克萊爾魁北克,該規則在國際冰壺聯合會的年度會議在上通過,但每年都有修訂和修正。

  1982年國際冰壺聯合會對章程做出了嚴重調整,宣佈國際冰壺聯合會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和作為天下冰壺的理事機構,而皇家蘇格蘭冰壺俱樂部被認定為冰壺俱樂部之母。1991年,聯合會更名為天下冰壺聯合會(WCF)。

   1993年6月22日-23日,國際奧委會實行委員會在洛桑舉行會議時期,長野冬奧會組委會贊同把冰壺納入1998年第十八屆冬季奧林匹克活動會的正式比賽中。男子和女子8支隊伍參加了長野冬奧會,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這個數目添加到了10支。

  2003年冰壺第一次出現在了天下大學生冬季活動會和亞洲冬季活動會上。

  2005年男子和女子世錦賽再次別離,並在天下的不同地方舉行。這項活動在亞洲獲得了很快的開展,2007年在日本的青森和2009年韓國的江陵舉行了天下女子錦標賽,2014年在中國的北京舉行了天下男子冰壺錦標賽。2017年天下女子冰壺錦標賽落戶北京,12支隊伍將參加。

  冰壺知多少?

  冰壺比賽的冰場賽道長44.5米,寬4.75米,從投球點起約40米遠處畫有圓形標誌的地方為「大本營」(直徑3.66米),冰壺重19.1公斤、直徑30cm,厚度最薄為11.5cm,一場為10局,雙方輪番後手,比賽時間每隊各73分鐘,比賽必須在規則時間完成,假如一方超時即被判負,比賽雙方分為先手和後手,普通後手更容易得分,刷冰是為了讓己方壺佔據更有利的地位,但圓心線之後,每隊僅有一名球員可為己方壺刷冰,且僅有主將可為對方壺刷冰,投出的冰壺離大本營中央近來的隊為勝,該隊每顆位於圓壘中、地位較另隊全部壺都更接近圓心的壺皆可獲計一分。


先說大的規則吧,就是兩隊輪流在冰面上投擲冰壺,誰的冰壺更靠近圓心誰就可以得分。這其中,具體的計分方式為:每顆位於中大本營中、位置比對手所有石球都更接近圓心的冰壺,都可以獲得一分。

團體比賽10局,兩個隊輪流投完16個冰壺為一小局,小局結束後得分高的隊獲勝。比賽時間每隊各73分鐘,比賽必須在規定時間完成,如果一方超時即被判負,

比賽冰場賽道長44.5米,寬4.75米,從投球點起約40米遠處畫有直徑3.66米的圓形標誌,稱為「大本營」,冰壺重19.1公斤、直徑30cm,厚度最薄為11.5cm。

一場比賽需兩組石球,每組各八顆,需要塗上顏色。十局的每一個小局中,兩隊交替投壺,各投8隻壺。投壺順序為一壘,二壘,三壘,四壘,每人連續投擲兩隻冰壺。很明顯,在冰壺比賽中後投擲的一方擁有優勢,至於誰先投誰後投,由雙方的主將字賽前投壺決定。距離圓心近者,可以選擇做後手投壺的隊伍,如果雙方投擲的壺與圓心的距離相等,則用擲硬幣決定誰是後投壺的隊伍。這其中,不擁有最後一球擲球權的一隊可以選擇顏色。

比賽中,在一名隊員擲出冰壺後,本方其他隊員可拿冰刷掃冰,以控制壺的滑行方向和速度。而在冰壺進入大本營後,對方隊員也可以拿冰刷掃冰,使冰壺滑行方向和速度發生改變,達到讓對方冰壺遠離圓心的目的。但是,圓心線之後,每隊僅有一名球員可為本隊的冰壺刷冰,且僅有主將可為對方壺刷冰。

對於刷冰而言,冰刷或者是隊員的衣物等其他任何部位不可以觸碰冰壺,一旦發生觸碰的情況,對手就可以下三者任擇之一,對該球進行處分:1、 仍視該冰壺為有效。2、該冰壺視為出局,將所有受該冰壺碰撞之局內冰壺放回原位。3、估算若冰壺未受碰觸,則場中各冰壺的位置如何,將場中各冰壺移至其估算之位置。簡單來說一句話,對手可以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處理方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