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其不少作品都膾炙人口,至於作為一個政治家,其仕途非常坎坷,多次被貶,烏臺詩案更令他的仕途一度墮進深淵。

蘇軾仕途坎坷。(網上圖片)

北宋時,神宗為了重振國力,起用王安石為相,推行變法。王安石是新黨的領袖,變法與朝中的守舊派發生利益衝突,遂導致新舊黨爭。兩黨人互相攻訐,羅織罪名,構築文字獄,以圖打垮對方勢力,控制朝政。

蘇軾 (網上圖片)

蘇軾是舊黨領袖之一,他雖然贊成政治上的改革,但對王安石的一些政策極力反對。此舉招致王安石的不滿,於是在神宗面前加以詆毀蘇軾。即使司馬光如何力舉蘇軾,但仍不得要領。之後的時間,蘇軾都不斷遭到新黨的攻擊,仕途失意。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寫了《湖州謝上表》一詩,被指是譏罵朝廷,於是新黨的官員多次上疏,向皇上彈劾蘇軾。宋神宗也感到新法推行遇到阻礙,於是便殺一儆百,判蘇軾入獄,並聲言要將他處死。

幸而,蘇軾在文壇地位很高,獲得不少正直之士相救,不單曹太后也出面保薦,連力主變法的王安石,也為他求情,上疏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最後蘇軾才免於一死,出獄後被貶官至黃州這個偏遠的地方。

蘇軾書的赤壁賦非常有名。(網上圖片)

不過,到了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垂簾聽政,蘇軾終再回朝任職,曾任禮部郎中、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事實上,蘇軾在各地為官清正,為民興利除弊,政績頗善,口碑甚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