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服務行業一本萬利,企業悶聲發大財?

福壽園墓穴平均銷售單價10.05萬元,毛利率高達80%

近日,中國目前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商福壽園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7.89億元,同比增長2.5%;經營利潤達3.71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62億元,同比增長14.6%。

值得一提的是,中報顯示,福壽園經營性墓穴數量為6214座,收益為6.24億元,據此計算,經營性墓穴平均銷售單價高達10.0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

貓妹查詢得知,上海地區墓穴平均銷售單價最低為3.62萬元,最高為18.36萬元。然而,同一時期上海5.06萬元/平米住房均價與其相比,便顯得遜色很多。

其官網顯示,福壽園成立於1994年,是首批進入中國殯葬服務業的私營企業之一,2013年12月19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目前福壽園國際集團產業涵蓋公墓運營、禮儀服務、殯葬設備、規劃設計、生前事業、生命教育等領域,業務擴展至上海、北京、河南、重慶、安徽、山東、遼寧、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廣西、貴州、內蒙古等十四個省區或直轄市的二十餘座城市。

福壽園的業務主要由墓園服務與殯儀服務兩部分構成,墓園服務又包含墓地銷售(定製藝術墓、成品藝術墓、傳統成品墓、草坪卧碑墓、綠色環保墓、室內葬和其他墓地相關服務)與墓園維護兩種服務。

今年上半年,墓園服務營收6.88億元,佔總營收87.2%;殯儀服務營收0.92億元,佔比11.6%。

另外,雖然近些年來福壽園的業務已在全國範圍內不斷鋪開,但從區域結構來看,其主要業績貢獻仍舊主要來自上海,其次是遼寧和安徽。但從趨勢上看,福壽園對上海的依賴也在逐漸減弱。

據了解,福壽園上半年使用土地面積為17175平方米,與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截至2018年上半年,福壽園可用於墓穴銷售的土地面積約有217萬平方米,若不考慮未來新增土地面積,照此消耗速度,現有土地儲備至少夠福壽園用63年。

貓妹統計了福壽園2013年上市以來至今,各期的營收、凈利潤與毛利率表現。由下圖不難看出,福壽園的業績逐年增長,增速較為穩定;2015年,福壽園的整體毛利率降至最低,但也仍高達77.6%,多年來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

又是強儲備、快擴張,又是穩增長、高收益,福壽園的這筆買賣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本萬利」。

殯葬行業全程都在「紅利期」,企業「悶聲發大財」

據國家民政部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 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132個,其中殯儀館1760 個,殯葬管理機構952 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420 個。殯葬服務機構職工8.1 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7萬人。火化爐 6361台,火化遺體 482.0萬具,火化率 48.9%,比上年增加0.6 個百分點。

另外,貓妹還統計了2013年到2017年我國各年火化爐數及每爐火化人數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我國每年的火化爐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火化爐數量增加導致每爐火化人數下降,但下降趨勢已不明顯,近三年保持在760具/爐左右,相當於每爐每天火化2具多。

隨著國家殯葬政策的逐步出台和落實、人口基數的持續擴大,可以預計市場需求會提高。

今年3月,我國民政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強調要持續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其中要統籌推進火葬土葬改革,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積極推進殯葬移風易俗等。更重要的是,殯葬改革將建立健全殯葬公共服務體系,規範殯葬服務機構管理,這其中就特別提到要推進殯葬服務機構管辦分離改革、規範社會資本參與等。

而在近五年來,我國居民人口的死亡率約在7.09%~7.16%之間,基本未有太明顯的波動。由此可以斷言,我國殯葬行業全程都處於「紅利期」,未來的可發展空間很大。

但受制於行業傳統理念的影響,我國殯葬行業的業務結構遠不夠成熟。以福壽園為例,其墓園服務收入遠高於殯儀服務,這一點與國際發達的殯葬服務業相比,比例正好相反。

美國最大的殯葬服務企業SCI,其在經過五六十年的發展後,其服務結構已相當成熟,殯儀服務所佔總營收約65%,比重較大,同時,其整體毛利率僅為20%出頭。

此前,福壽園被認為和房地產商一樣暴利,因銷售「陰房」,所以被稱作「墳地產開發商」,其土地性質一度也備受質疑。

今年上半年業績會上,福壽園也有回應稱,自己要做福壽園沒有土地買賣,我們過去拿到的土地,沒有一個是賣出去的,我們拿過來都是為了服務,滿足客戶,長久的服務,我們不是房地產,不存在土地轉讓。

除此之外,福壽園還自信的表示,公司要立足於3/5/10年的發展,管理層認為福壽園3年就是千億市值的公司。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面對萬億級的市場,福壽園是真有信心,還是嘴上吹牛,3年後見分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