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經營製造業日益艱難,基本上徘徊在損益點,稍微不注意就會虧得一塌糊塗。因爲製造業是重資產行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包括土地、設備、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只有等到出貨完成之後,才能統一收回成本,於是,資金流管理就成爲製造業非常重要的技能,大型企業如富士康、比亞迪等等都會設有專門的資金管理部門,做投資規劃以及財務追蹤,在最新的工作報告中,管理者提出要全面減負降低賦稅,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製造業的增值稅率從16%降低13%,對企業來說,應該是不小的利好消息,要知道上一次稅率調整,從17%降低到16%,大概就是意思一下,如今3%的比例相當於千億元的總稅收,足以看出國家鼓勵實體經濟的巨大決心。

  增值稅降低3%,表面看,對企業的利潤影響極小,僅影響到因稅率降低而少繳納增值稅額少計算的附加稅部分。但實際上,增值稅稅率的降低對企業影響極大,主要有兩個方面。增值稅爲流轉稅,但需要企業在產品銷售時先行墊付,佔用企業的經營資金,現在稅率降低,有利於企業提高資金利用率。我國增值稅是以票控稅。企業支付的人工這部分因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而無法抵扣稅額,所以這部分增值稅無法流轉到下一個環節,只能企業自身承擔,以前這部分稅率爲16%,而現在爲13%。稅負降低不少。增值稅稅率降低,降低了整個社會的稅負,提高製造行業投資回報率。有利於投資人加大對實業的投資,而製造行業用工人數普遍較多,可提高社會就業水平。稅負的降低,也會降低產品的價格,可活躍社會經濟,增加消費。進而起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人民幸福感。

  現在稅率由16%降低到13%,未來有可能會繼續降低,但毫無疑問,管理者之於逃稅行爲的容忍度會越來越低,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將會發生本質的改變。以前的環境看似優渥,給中小企業逃稅的機會,但實則是給其留下了非常危險的後路,正因如此,中國大量的中小型製造業只是一些小作坊,莫說是百年企業,連一塊響亮的招牌都留不住。從這個角度講,富士康、比亞迪、昌碩、格力等製造企業,能堅持遵紀守法,堅持靠實力取勝,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現如今稅率調整,他們勢必會有新版的經營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