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不能用孩子数量来作为婚姻幸福指数的标尺,但没人会否定,夫妇两人恩爱更愿意生更多的孩子。就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夫君菲利普亲王携手走过71年婚姻,他们育有4个儿女,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仔细研究发现,女王夫妇竟然用10年时间才追生老三,显然这里面有着耐人寻觅的“隐情”。

1947年11月20日,当时还是王储的伊丽莎白如愿地嫁给了她的第三代表哥菲利普-蒙巴顿。此时的菲利普亲王显然是为英女王专属定制一般匹配,他接受过严格的王室教育和训练,又不会因为需要继承王位而左右为难。这是一场天作之合的爱情,即便两个人都是未来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但在真挚的感情面前,他们只是彼此眼中的那个唯一。

1948年11月14日,查尔斯王子出生。1950年8月15日,安妮公主出生。婚后不到三年就凑足了“好”字,孩子是王储伊丽莎白和菲利普亲王感情和睦的最好证明。然而,1952年,伴随着乔治六世的辞世,王储伊丽莎白瞬间经历了“上树时还是公主,下树时已经是女王”骤变,而菲利普亲王也提出了一个一直以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他想让孩子们跟他姓蒙巴顿,从理论上来说,孩子随父姓,这事儿放哪里都是正常的。

可是,此时的伊丽莎白已经是英国女王,她揹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妻子的职责,还有整个英国王室的兴盛。所以她不能仅仅个人决定此事。而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以及妹妹玛格丽特公主都不赞同菲利普亲王的想法,他们一直认为,将温莎家族发扬光大才是英王室当时最为重要的核心任务。

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伊丽莎白二世在1952年4月9日发表重要声明:“我的孩子永远都是温莎家族的后裔!”这意味着,菲利普亲王作为孩子们的父亲,却始终都像个“倒插门”一样,连冠以父姓的权利都没有。据王室传记作家萨莉-贝德尔-史密斯讲述,从此之后,孩子姓氏问题,成为了横亘在英女王夫妇中间的一道鸿沟。

萨莉透露:“菲利普亲王当时非常伤心,因为他很想像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那样,赋予后代自己引以为傲的姓氏,然而这点在普通人看来都很平常的权利,他却始终都无法享受。为此,他和英女王之间产生了感情的裂痕,就连他的叔叔也认同,这对夫妇追生三胎的节奏因为这个事情被搁置了。”

1960年,再次怀有身孕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找到时任首相的哈罗德-麦克米伦,希望可以重新考虑孩子姓氏的问题。传记作家萨莉引用了哈罗德-麦克米伦的部分日记来阐释当时的情况:“我无法忘记女王在桑德林厄姆和我说的那些话。我察觉到她对菲利普亲王炙热的爱,但她的夫君因为姓氏的问题对她非常残酷。更改姓氏是女王不得不做出的让步,因为这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他们夫妻的感情。”

最终,1960年2月8日,英国王室枢密院宣布:女王的后代,王子和公主以及他们的后代,都将使用蒙巴顿-温莎这个联合姓氏。直到此时,姓氏问题才真正得以解决,英女王在11天后顺利生下安德鲁王子,4年之后,她又生下了爱德华王子。而今看来,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威廉王子以及哈里王子的姓氏都是蒙巴顿-温莎。

或许,没有王室传记作家萨莉的揭露,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女王夫妇中老三安德鲁王子和姐姐安妮公主之间有着10年年龄的差距。但不可否认,即便他们都是王室的统治者,但依然会因为家常理短而牵绊。携手走过71年的婚姻实属不易,正是因为其中的风风雨雨才显得更加珍贵,童话般的爱情只存在故事书里,现实中爱情才更有烟火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