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師,是在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美。

  針管筆下的世界

  最近的亞洲藝術展上,在一個展位的作品前,不僅人頭攢動,人們還都拿着放大鏡仔細察看,生怕錯過了什麼細節。

  數千幅藝術作品同臺展覽,唯獨這一展位的作品售罄,因爲,畫中的細節實在是“驚爲天人”。

  就算放大100倍,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裏行走的人,和窗戶內的細節。而這些,都是用一支針管筆畫在一張A3大小的紙上。

  這種極致的細節描繪,說是海外版“清明上河圖”都不爲過。

  僅用針管筆就完成了海外版“清明上河圖”的,是葡萄牙藝術家Jeff Murray。

  透過紛繁細緻的畫面,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藝術家對世界深刻的觀察和認識。

  他的畫作,看似是對城市的復刻,你卻總能在畫面裏找到更大的世界。

  看着這些畫面,似乎進入一個錯綜複雜的幻想世界,何處是真,何處是畫,思緒也跟着它沉迷淪陷。

  你眼中的香港是這樣的

  他筆下卻是這樣。

  你眼中莫斯科紅場的聖巴西爾教堂是這樣

  他筆下卻是這樣。

  你眼中的枯藤老樹是這樣

  他卻畫出了自己的思考。

  世界本來就充滿細節,只是大多數人懶得復現,選擇忽略。再枯燥平凡的世界板塊,也能在他的想象中各顯獨特。

  大概所有人都認爲,能畫出如此繁複精細的畫作,一定受過正兒八經的專業訓練。

  但Jeff以前學的只是平面設計,曾一度立志手握鼠標闖出一片天地的他,針管筆,最初只是用來寫字的工具。

  這一切,直到遇到他的妻子便悄然發生了改變。2007年,第30次改稿終於通過後,他毅然決然地背起行囊,踏上自己遲到的間隔年旅行。

  在飛機上看到地面的建築越來越小,眼前的世界卻越來越大,他忍不住脫口而出:“太神奇了!”

  這時他旁邊的一位姑娘也隨口應和“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神奇。”

  緣分就這樣在冥冥中無聲無息地鑄就了一場浪漫的開端。兩個相見恨晚的年輕人命運般美好相遇。

  旅行的時間裏,姑娘發現Jeff總喜歡看着遠處發呆,每到一個城市,他總愛往高處去,總喜歡拿着筆隨手畫畫。

  姑娘告訴他,“如果喜歡,就用心地去描繪;能夠打動人的畫面,不只是靠勻稱的線條,更是作畫者銳利的雙眼注視到的衆生萬物的核心。”

  他瞬間明白,原來,自己眼睛看到的就是透過外形觸及到的內在“真”,此“真”,也即是“美”。

  就這樣,Jeff下定決心重拾曾經的愛好,用心創作每一件作品。

  或許畫面乍看起來跟現實無二,但細細一看,卻相去甚遠。

  每每拿起畫筆,眼前的世界便與他無關,他描繪的是自己腦海中的世界。

  沒有照片,沒有草稿,看一眼地球儀,所有的型都在腦中刻畫。

  隨手而至,不偏不倚。

  因爲不可修改,多一筆少一劃都要作廢,所以每一筆都堅定而沉着,毫無一絲浮躁。

  僅用一支0.03的針管筆,繪製一幅幅鴻篇大作。

  這世上沒有天才,有的只是用功和不斷地練習。也許總有人覺得練畫費錢又要天賦,偏偏總有人,用2塊錢的筆也能畫出真藝術。

  精細的畫面,傾注的卻是肉眼可見的耐心和大量時間。一個極其細小的角落,在他高頻熟練的描繪下,依然要花去一兩天的時間。

  這樣的局部,更要花上一兩週。沒有一件藝術品的細節,比整體重要。

  Jeff的神級作品,沒有特殊的技巧,有的只是“畫一點,再畫一點”。

  自從拿起這支特殊的畫筆後,Jeff不是在桌前畫畫,就是在城中畫畫。

  因爲他明白,任何倏忽的靈感都不能代替長期的練習。

  一個簡單的速寫本,一支針管筆,即使隨手一畫的速寫,他心中的“真”也可見一斑。

  伴隨着長時間的伏案創作,腰痠背痛早已是常事。因爲熱愛,所以投入。

  這樣的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

  如今的Jeff,各大展覽爭相邀請,這樣的作品實在是精妙絕倫,讓人不得不爲之傾服。

  收藏家爭相收藏,神奇的世界,神奇的雙目。

  爲了熱愛的事業,過着理想的生活,妥妥的人生贏家。

  所謂的大神,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與衆不同的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