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山古城是如何一步步修筑而来?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生活的?

3月初,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沙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发现湖南」系列讲座上,城头山2011-2015年度考古工作的主持者赵亚锋作了《城头山——中国最早之城的千载兴衰往事》分享。于是就有了「一只刚醒来的彩陶杯,为你讲述城头山那些事儿」,让我们以一只古彩陶杯的视角,回溯城头山古城的两千年兴衰往事。

「你知道城头山古城吗?」「你去过城头山遗址公园吗?」……

听赵亚锋做分享之前,记者曾多次向朋友们问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无一例外都生于湖南、长于湖南,却少有人听说过「城头山」。

城头山古城,这座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城,尽管已两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但它显然还未得到人们更多的注视。

我们认真汲取考古专家在讲座中分享的精华,结合文史资料,为你和城头山古城创造这一次新媒体上的「偶遇」。

希望这一次,城头山古城能在你我的心里苏醒。更希望在接下来的「发现湖南」讲座里,我们能发现更多、更早的湖南。

对了,请不要忘记,你在本文中所能读到的关于城头山的描写,都凝聚著近30年来考古人员在城头山发掘研究的心血。

主讲人简介:

赵亚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一室(史前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

主持过汉寿马栏咀、澧县优周岗、澧县孙家岗等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2011—2015年间主持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曾先后发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城墙与护城河2011-2012年的发掘》、《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壕沟功用分析》和《浅析城头山遗址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与护城河的修建》等专业报告与论文十余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