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很多地方的經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特別是一些依靠沿海優勢,發展很不錯的省份。有些省份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甚至超過了好幾個省份的總和,比如廣東省和江蘇省等發展比較好的省份。但省內的生產總值再高,也並不到表全省的各城市都很高,有些省份的GDP主要是由一些發展較好的市或者是地區創造的,哪怕是江蘇省各城市都在3線或者以上,也是避免不了這一問題。

  江蘇是國內一個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省份,快速發展的電商企業使江蘇趕超山東,在2009年的時候更是一舉奪得了全國GDP排名的第二名,僅次於廣東省。但江蘇省的發展卻是出現最奇怪一幕:省內最窮在上端,最富都在下端,靠民營企業發家的蘇南地區比蘇北地區發展要好,到底發生什麼?

  第一個原因:來自於范公堤的修建,在南宋時期,蘇北海岸常常受到波浪的侵蝕,爲了保護海岸,人們修建了范公堤,使蘇北的海岸線得以穩定。但也使得原本東流入海的蘇北河不再東流入海,進而變爲南入長江,這個轉變,使得蘇北沿海各縣難以得到上游流水帶來的淤積灌溉,淤泥質土層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表層大多呈現細粉砂質土壤,這種土壤對農耕是極爲不利,因此兩端發展就在這裏開始拉開差距了。

  第二個原因:蘇北有長江之隔,上海工業轉移困難。上海由於得天獨厚的優異條件,再加上開放得比較早,所以經濟較爲發達,經濟轉型升級的時候,和上海毗鄰的江蘇自然成爲了上海工業轉移的地方。對於江蘇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但是蘇北由於有長江之隔,上海的工業轉移困難,跟蘇南相比,自然是較爲落後的。

  第三原因就是交通的發展,蘇北的交通發展比不過蘇南,蘇北的平均海拔很低,並且土質鬆軟,不適宜修建鐵路,所以京滬高鐵在修建的時候,是繞開蘇北而取道安徽的,這也嚴重滯後了蘇北腹地的經濟發展。而蘇南鐵路網密集,來往交通方便,各地經濟來往密切,經濟發展快,而交通沒跟上去的蘇北,經濟自然也就比不上蘇南了。

  很多省份在發展經濟的時候,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各個地區的發展都是有所偏重的,就連全國GDP排名第一的廣東省也是這樣的,廣東省的GDP主要是由珠三角地區創造的。因此一個省存在最強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作爲省會恰恰是充當“大哥”角色,帶領衆多小弟一起富裕起來。只不過江蘇省會位置有點僻遠,不像其餘省坐落在中間,纔會給人省內最窮在上端,最富都在下端“奇怪”現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