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館裏收藏着這樣一件國寶級青銅器,時代爲西周時期,名字爲雲紋銅五柱器。看過這件青銅器的遊客,都會被該文物的外形深深吸引,因爲它跟我們如今使用的無線路由器太相似了,網友調侃是“帶着五根天線的西周路由器”。

  雲紋銅五柱器分爲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爲五個並列矗立的圓柱,柱高16釐米,長短粗細相同,距離互等。下部是空腹方座。方座長寬21乘以20釐米,四角抹圓,四壁微鼓,四壁和柱基均飾雙勾雲紋,紋飾光潔無鏽蝕。

  這件青銅器的發現過程是這樣的。1959年3月,安徽皖南屯溪市西郊正在修建飛機場,期間意外發現了兩座墓地,後被考古人員發掘證實是西周晚期的墓地。經過發掘清理,兩座墓地共出土了一百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青銅器就有20多件,裏面就是包括了造型奇特的雲紋銅五柱器。

  由於該件器物首次發現,器物上又沒有銘文,查遍文獻也不見記載,這就尷尬了。爲了弄清楚雲紋銅五柱器真正的用途,安徽考古專家帶着器物專程去了北京,他們找到了當時被視爲考古界權威的郭沫若。

  郭沫若端詳了半天,苦思良久,最終也沒能弄清楚這究竟是什麼器物。由於青銅器最大的特點是上面有五根柱,底座上又滿飾雲紋,因此大家取名“雲紋銅五柱器”。儘管“雲紋銅五柱器”出土迄今60年了,無數人都在猜測這件青銅器的真正用途。

  於是,各種猜測有之,有說是來自外星人,有說是計算器,也有說是祭祀用的蠟燭臺。據最新的研究,有專家認爲這件器物可能用作祈求子孫興旺、多子多福。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爲,該器物很像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子”。

  在《安徽屯溪西周墓葬發掘報告》裏,當時的考古人員在發現這件青銅器時,認爲可能是“奏樂用具”,猜測是“用來插置管樂器以待吹,口部平齊便於放置穩固,脊上的五柱,就是插置準備吹奏的管樂器的。”

  當時的考古人員還做了小測試,用小鐵棒輕輕敲擊,發現五柱發音各不相同。因此,發掘報告給出了一個推斷,“與樂器有着密切的關係”。對於上面這些解釋,大家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

  參考資料:《安徽屯溪西周墓葬發掘報告》、《神祕文物之雲紋銅五柱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