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G0036.jpg

(柏林地铁站里的云门海报)

 

第一次看云门,是2006年在柏林。

当时,惊艳德国人的云门也震慑了我,

只是从没想过现代舞对我来说会是一种选择,

选择以这种方式运动,选择以这种方式让自己越来越美,

从2017年9月开始。

 

是的,云门的舞不只是一种运动,

更是一种自觉、一种启发、一种塑造,

妳想要成为怎么样的自己?

 

当志国老师邀请我们把跳舞当成是与自己的约会

放下家庭、老公和孩子,

单单为自己专心、唯独为自己而跳

星期二晚上从此变得不再一样。

 

不只在云门,我在整个舞蹈世界里都是一只菜鸟,

但也许因为这样,我更热衷于记录在云门学舞的日子:

云门舞志

 

课程名称:初阶成人律动/刘志国老师

 

10.17.

这学期开始在云门学律动跳现代舞,

虽然才刚开始,但那些「芬芳」的动作已经令人著迷。

云门的音乐也很有质感,充满了情境、精神、和丰沛的韵律。


我的同学大都年纪较长,

但她们似乎不因为年纪而放弃追求作一个姿态优雅的女人

我觉得这样真好!

老师更是奇妙,他是班上唯一的男性,

但曾经在德国舞团任职的他,无疑是我们当中最最美丽的。

举手投足都是画面、都是述说、都是音乐


很期待将来得练的小品,

很羡慕老师对每一寸肌肉的控制力,

其实这和拉琴多么像,

可惜离了乐器,我更是僵僵僵僵~硬XD


姿态优雅是很多方面的,

是生活的映照、是个性的表露、是习惯、是操练

在困难的景况里很难维持优雅,

肚子饿的时候、困窘的时候、被现况压迫的时候。

无论如何,她不只是一个表浅的形象。

 

 

10.25.

IMG_6130.JPG

每次都很抗拒出门运动,

但每次到云门运动完心情都很好。

今天抽空去补课,来到另一位老师的班,

他们班很芭蕾,

当然,对我来说超级陌生。


但在云门,

似乎总有以舞蹈为职志、使命的热血老师,

他们风格不尽相同,却总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

还有一群又一群满心向学的成人学生,

无论年龄,甚至性别,追求嫩Q身段不设限。


加入云门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学费比外头高了1/2~1/3,

而且是学期制的,半年22堂课,

学生缺课不退,自己安排补课。

除了品牌光环,还有品质保证,

and这种制度要求的是更深的委身和承诺

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这和成人学琴有点像,

课余要练习的机会少之又少,

提琴还能带回家,

舞步呢......回家差不多整套忘光XD

所以持续上课、在课堂中由老师引导辅助,

那种尽管只是一刻瞬间,徜徉其中的舒畅快活和成就感,

就是支持大人继续浸淫于此的重要力量。


老师对大人的要求不同于孩子,

乐在其中最是重要。

当了初学者我才知道,

原来能够上台跳一只属于自己的舞,

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和满足的事。

 

 

11.7.

IMG_6206_副本.jpg

大家都在叽叽喳喳今天的舞步很难,

结果下课后来了个小女孩,笑嘻嘻地就跳完一整套!


-她学过这套吗?
-没有,她刚(从门缝)看过一遍。


她刚看过一遍。
她刚看过一遍。
她刚看过一遍。


果然,身体学会的,谁也拿不走。

还有,和拉琴ㄧ样,孩子真的是快多了呀!

不只是舞步,更是那种流畅自在的感觉~

 

 

11.28.

志国老师的课总是分成三个阶段,

对我来说就像是练琴先练音阶、练习曲、

然后才是各乐派的曲子一样。

从地板动作开始,把紧绷的筋膜一点点放开,

然后开始热身。

 

我常常跟学生说:

「曲子就是音阶和练习曲变成的,

我们在音阶练习曲里学到的东西,

最后都会在曲子里出现。」

志国老师的热身也是如此。

基本功、拆解过后的小动作,

在在都是小品前的铺陈。

如果整堂音乐课都在学曲子,

那么我们不会有足够的根基和技术去面对乐曲中出现的诸般变化;

但若整课都在练音阶和练习曲,

那就好像我们把枪磨得光亮却根本没有要上阵一样。

练习过程中的平衡,也造就了稳定的进程,

每周固定的热身,每周加增的训练,

最后是每周的新舞步,一首小品于斯成形。

 

音乐和舞蹈是如此密切,

音乐家和舞者、运动员,又是如此地相似,

可惜隔行如隔山,

我拉琴的双手,在舞动老师教的千手观音时,

是连续打了两个月的结,哈!

 

想跳舞,先从学走路开始!

志国老师说:跳舞里头最难的两样东西就是走路和跑步。

没错,就是我们平常都会做的两件事。

每堂课,我们都练习走路,

用核心肌肉控制,

跨大步,走最美的步伐。

懂得走路,才开始有舞步,

然后才是上身的动作。

环环相扣的训练,里头是志国老师累积一生的跳舞哲学。

每次上课,除了新玩意,

更多的是那种如沐春风焕然一新的舒畅。

 

(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