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女高音在歌唱時,儘管很有力量感,但卻是如此優雅,很難想象還有什麼聽起來可以比女高音更愉悅的。女高音是四種標準唱法中最高的聲部,這是一種罕見的能力,不僅要具備成爲一名歌劇歌手的天賦,而且還得擁有如此高的音域。女高音一直受到高度追捧,其中一些已經成爲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歌手——她們纔是歌劇世界裏真正的主角。



誰是有史以來的最佳女高音?以下名單中列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高音。正如我們所知,是她們所擁有的獨特嗓音,幫助成就了歌劇的輝煌。



這份名單是在全球最大的排名網站(ranker.com)上,按照大衆投票排列的,包括了有史以來的最佳女高音。比如: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德·洛斯·安赫萊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蕾昂泰茵·普萊斯(Leontyne Price)、比爾吉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蒙特賽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é)、盧西亞·波普(Lucia Popp)以及瑪格麗特·普萊斯(Margaret Price)等。



音樂史上的最佳女高音

教科書級別的珍藏版



1
瑪利亞·卡拉斯 Maria Callas

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 ,著名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

8歲便開始學習鋼琴,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歌劇女王。1923年出生於紐約,1937年隨母回國,就學於雅典音樂學院。1941年在雅典歌劇院正式登臺,1947年在意大利維羅納演出歌劇《拉焦孔達》一舉成名。此後兩年在威尼斯演唱綺瑟、杜朗多、布琳希爾德等戲劇性女高音的角色。1950年進入米蘭拉斯卡拉劇院,演出了《阿依達》。1965年在英國演出最後一場《托斯卡》後,退出舞臺。1973年東山再起,與著名男高音朱塞佩·德·迪斯泰法諾聯合舉行獨唱音樂會。她一生扮演過43個角色,共上演500多場次,50年代是她演唱生涯的最鼎盛時期,在倫敦科文特加登歌劇院(1952)、芝加哥(1954)、紐約大都會(1956)等歌劇院演唱,獲得無數世界聲譽。1977年9月16日卒於巴黎。



2
蒙塞拉·卡巴耶 Montserrat Caballé


  • 1933年4月12日,西班牙巴塞隆納,女高音,1933年4月12日出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9歲進入巴塞隆納音樂院,1954年第一次在巴塞隆納登臺演出,1956年開始在瑞士巴塞爾演唱歌劇(莫札特《魔笛》「第一侍女」)。卡芭葉從1959年起在德國不來梅演出,1960年在意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演唱華格納《帕西法爾》,1962年在墨西哥演出馬斯奈《曼儂》,1965年在國格蘭堡演唱莫札特《費加洛婚禮》與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1965年首度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中演唱古諾《浮士德》,1972年在英國柯芬園演出威爾第《茶花女》,1987年首度應邀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舉辦獨唱會



3
·薩瑟蘭 Joan Sutherland


1926年11月7日,澳大利亞

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d,1926年11月7日-2010年10月10日),澳大利亞歌劇女高音歌唱家,以其花腔角色聞名國際。被譽爲美聲女王。

曾就讀於悉尼音樂學院,1964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上演《拉美莫爾的露契亞》時引起轟動,謝幕達三十次之多。她總是將非凡的技巧同豐富的感情融爲一體,她清亮剔透、華美淳厚的嗓音會讓你整個世界都明亮起來。



4
蕾昂泰茵·普萊斯 Leontyne Price


蕾昂泰茵·普萊斯,1966年大都會歌劇院在林肯中心的開幕儀式上,她首演了塞繆爾·巴伯《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中的克利奧帕特拉。1985年她退出歌劇舞臺



5
比爾伊特·尼爾森 Birgit Nilsson


比爾伊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瑞典女高音歌唱家。1918年5月17日生於瑞典西卡魯普。年少時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唱歌。1941年,進入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主攻聲樂,她的聲樂教師是希斯洛普。1946年,尼爾森在斯德哥爾摩皇家歌劇院初次登臺,扮演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中的阿嘉德一角。1947年,出演了威爾第的歌劇《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和理查·斯特勞斯的歌劇《玫瑰夫人》中的元帥夫人。這些演出特別是後一部歌劇,爲她帶來了極高的聲譽。



6
盧西亞·波普 Lucia Popp


一代巨星——盧西亞.波普(Lucia Popp,1939年11月12日-1993年11月16日波普(Lucia Popp,1939-1993年),奧地利女高音。

波普出生於捷克,早年在捷克布拉迪斯拉發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63年受聘於維也納國家劇院,同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演出,後應邀在科文特花園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等歐美劇院演唱。波普對莫扎特歌劇有深入的研究,她在克萊姆佩雷爾指揮下演唱《魔笛》中的夜後,顯示出高超的花腔技巧。有評論家認爲,波普在某些莫扎特作品的角色上代表最高水平。波普飾演的最佳角色是《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蘇珊娜。就和波普形容自己是“劇院甜心”一樣,她的音質給人的感受正是和藹可親的印象。一開始她以花腔女高音起家,接着轉爲輕女高音,然後又嘗試較重的抒情女高音,每次轉型都相當成功,就連輕歌劇角色也同樣受到歡迎。可惜波普54歲時在維也納因癌症去世。




Lucia Popp是20世紀後半頁最受歡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以飾演莫札特筆下《魔笛》中的夜後而聞名於世。晚年轉換行當,改唱瓦格納和理夏德.施特勞斯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同樣出色。



7
阿米拉 Amira Willighagen


8
安吉拉·喬治烏 Angela Gheorghiu


1965年9月7日安吉拉·喬治烏出生於羅馬尼亞小鎮阿德茹德,畢業於布加勒斯特國立音樂大學,師從米亞·巴爾布。1994年於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出演由喬治·索爾蒂指揮的茶花女使她一夜成名。超越同時代歌唱家的歌唱藝術造詣和令人陶醉的舞臺表演,確立了她當代歌劇女神的地位。

  • 羅馬尼亞國際明星安吉拉·喬治烏(Angela Gheorghiu 1965.9.7-)是當今歌劇界最具魅力和秉賦的女高音歌唱家,擁有引人入勝的嗓音和超凡脫俗的美貌,是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世界頂尖劇院的永久客席女高音、客席女高音歌唱家  。



9
安娜·奈瑞貝科 Anna Netrebko


安娜·尤利耶芙娜·奈瑞貝科(俄文:Анна Юрьевна Нетребко,轉寫:Anna Jur'evna Netrebko,1971年9月18日-)是來自俄羅斯,當紅於世界歌劇界的女高音歌手。

她不僅具有華麗的嗓音,紮實的歌唱基本功,而她的美貌更是爲人所稱道。她與更因男高音羅蘭度·維拉臣多次成功合作,而和其被並稱爲當今歌劇界的「夢幻情侶」。



10
基莉·迪·卡娜娃 Kiri Te Kanawa


基莉·迪·卡娜娃(Kiri Te Kanawa)出生於新西蘭,具有毛利及愛爾蘭血統。她在新西蘭接受了音樂教育,1966年赴英國倫敦歌劇中心繼續學習,並於1970年加入英國皇家歌劇院。1971年,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她在《費加羅的婚禮》中飾演伯爵夫人一角,大受歡迎,一舉成名。正是以這個角色,同年卡娜娃赴美國聖達菲作首演,後又在舊金山首次獻藝。她再次在舊金山演出的時候是1975年,在威爾第《西蒙·波卡涅拉》中飾唱阿梅莉亞和在莫扎特《魔笛》中飾演米娜。1974年,卡娜娃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作了一場轟動樂壇的首演,她在接到演出通知僅數小時之後,便在威爾第《奧賽羅》中飾唱黛絲德莫娜一角,並由電視直播,遐爾聞名,備受好評。歌劇成績斐然,舉世聞名。



11
雷納特·苔芭爾迪 Renata Tebaldi

勒娜特·苔芭爾迪Renata Tebaldi (1922年2月1日意大利佩薩羅 --2004年12月19日聖馬力諾)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1944年首次登臺,演唱包伊託歌劇《梅菲斯特費勒斯》中的愛倫娜。1946年受到托斯卡尼尼賞識,邀她參加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復業典禮演出,從此走紅樂壇。她是演出威爾第和普契尼歌劇的最重要的女高音之一,嗓音剛勁有力,她扮唱的阿依達至今令人難忘。



12
傑西·諾曼 Jessye Norman


傑西·諾曼自幼在唱詩班接觸音樂,兒童時期就表現出了非凡的音樂才華。1968年她在慕尼黑國際聲樂大賽中一舉奪魁,成爲國際聲樂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隨後她登臺柏林德國大劇院、米蘭LaScala大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等世界頂級藝術殿堂,高亢嘹亮而且音域寬廣的聲線使她穩坐“世界第一女高音”的寶座。獲過多項獎項。 在國際上傑西·諾曼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13
安赫萊斯 德·洛斯·安赫萊斯 Victoria De Los Angeles

安赫萊斯 德·洛斯·安赫萊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192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1923年11月1日生於巴塞羅那的一個音樂家庭。童年愛好歌唱和吉他。17歲入巴塞羅那音樂學院師從多羅列士·弗勞,曾一度在巴魯曼斯研究所學習聲樂。


14
潔絲汀·弗勒斯達德 Kirsten Flagstad


齊爾絲騰。芙拉格斯塔特(挪威語:KirstenFlagstad(1895.7.12--1962.12.7)挪威“瓦格納女高音”歌唱家。被譽爲"英雄女高音之母”。100挪威克朗正面使用了她的頭像。

20世紀初的聲樂歷史也不僅僅是花腔女高音們的天下,芙拉格斯塔特就是世紀初出現的最偉大的“瓦格納女高音”之一,與後來的尼爾森(Birgit Nilsson)不同,芙拉格斯塔特擁有濃重的音色,她的音量也很大,但高音的穿透力更強,她的胸聲很重,呼吸深入,而且,芙拉格斯塔特的中音區很好,這就是她何以能既唱瓦格納歌劇又唱德奧藝術歌曲的原因。1895年7月12日,芙拉格斯塔特生於挪威哈瑪爾,她的父親是奧斯陸挪威國家歌劇院指揮,母親是鋼琴家,因此,芙拉格斯塔特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音樂啓蒙教育。芙拉格斯塔特的記憶力驚人,據說10歲就能默誦《羅恩格林》中埃爾莎的全部唱段,成年後,更是以背誦瓦格納歌劇爲樂事。入學奧斯陸音樂學院,師從雅各布森等,在學院期間,芙拉格斯塔特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她天生音量很大,但是,當時不知道如何使用,空給人大號女高音的感覺。



15
伊莉莎白·施瓦茲科普夫 Elisabeth Schwarzkopf

伊莉莎白·施瓦茲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出生於巴伐利亞,德國女高音。

她是有史以來最爲優秀的德奧歌劇和藝術歌曲的女高音之一。她的職業生涯開始於柏林國家歌劇院,並於1947年在英國首次亮相。作品有《玫瑰騎士》等



16
羅莎·龐塞爾 Rosa Ponselle


羅莎·龐塞爾(Rosa Ponselle,1897–1981年),出生於康涅狄格州梅里登,美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作品有《命運的力量》等。



17
凱瑟琳·巴特爾 Kathleen Battle


凱瑟琳·迪安娜·芭特爾 (英語原名: Kathleen Deanna Battle) 生於1948年8月13日,是美國歌劇樂壇上知名的輕抒情花腔女高音(light lyric-coloratura),以的她銀玲般甜蜜輕巧的音色而聞名樂壇。



18
安娜·莫芙 Anna Moffo


安娜•莫芙(Anna Moffo,1932-2006),美國著名美女歌唱家。1932年6月27號安娜•莫芙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她在費城科蒂斯音樂學校就讀,並曾以富布賴特獎學金獲得者身份赴意大利深造。



19
蕾妮·弗萊明 Renée Fleming


芮妮·弗萊明 (Renée Fleming,1959年2月14日-),著名美籍女高音歌唱家,除了主唱歌劇外,偶也演唱爵士樂作品。她被認爲是現時最頂尖的抒情女高音,而她的美聲和美貌令她成爲各大歌劇院和音樂廳爭相邀請的歌劇唱家。



20
曹秀美 Sumi Jo


曹秀美(Jo Sumi),1962年出生於韓國漢城,朝鮮族,畢業於羅馬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歌唱家。代表作有《弄臣》,《魔笛》等。

是世界上備受矚目的女高音,也是亞洲第一花腔女高音。她擁有令人讚歎的溫暖音色和情感張力,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和精緻的音質,她能夠自如地掌控自己的聲音,當年指揮大師卡拉揚曾稱讚她是“來自天堂的聲音”。



21
狄安娜·達姆堯 Diana Damrau


1971年5月31日出生的達姆嬈,是當今樂壇罕有的演唱家;才36歲即奠定了她在德國藝術歌曲German lieder和歌劇界的頂尖地位。本年7月分,她被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頒授‘御前演唱家’(前稱宮廷歌手)的頭銜,以確認她爲該歌劇院10多年來的傑出貢獻。一般演唱家,4,50歲纔有機會獲頒此銜,而達姆嬈則36歲便給肯定了。



22
雷娜塔·斯科託 Renata Scotto



雷娜塔·斯科託(Renata Scotto,1934-),1934年生於意大利,是以“卡拉斯第二”著稱的、當代藝術成就最高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23
貝弗利·希爾斯 Beverly Sills


貝弗利·希爾斯(Beverly Sills,1929年5月25日-2007年7月2日)美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1955年,她在紐約市立歌劇院登臺,扮演小約翰·施特勞斯輕歌劇《蝙蝠》中的女主角羅薩琳德,深受好評。次年她結婚,婚後移居克利夫蘭。1966年,紐約市立歌劇院將亨德爾並不著名的歌劇《凱撒大帝》重新搬上舞臺,希爾斯飾演埃及豔後,一舉成名。其後,她又亮相於ABC的談話類節目並出任主持人,風靡一時,成爲美國文化偶像。



24
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Edita Gruberová

愛狄塔·格魯貝羅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7年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1970年起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任主要演員。參演作品有《納索克斯島的阿里安德涅》《拉美莫爾的露契亞》等。



25
雷拉·耿潔爾 Leyla Gencer



26
納塔莉·德賽 Natalie Dessay


法國女高音納塔莉・德賽(Natalie Dessay)1965年出生於里昂。對於中國愛樂者對她或許瞭解不太多。演員出身的她,因爲嗓音出色,在友人的鼓勵下前往音樂院進修,並在法國廣播公司的聲樂大賽中獲得首獎,之後更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舉辦的國際莫扎特歌唱大賽中獲得金牌。她在1990年代初崛起,尤其是1992年在巴士底歌劇院演出《霍夫曼故事》中的“奧林匹亞”一角,雖然只出場一小段時間,超凡的花腔嗓音卻技驚四座,讓她一夜成名,被譽爲20世紀末的“聲音奇蹟”。



27
昆杜拉·雅諾維茨 Gundula Janowitz


昆杜拉·雅諾維茨(Gundula Janowitz,1937年8月2日-),著名德國女高音歌劇唱家,被譽爲現代史上最優秀的抒情女高音。雅諾維茨以她壯麗的嗓音和高音部分出色的聲音控制而著名,因此深受大指揮家卡拉揚的讚賞和提攜。



28
瑪格麗特·普萊斯 Margaret Price


她確實是一位藝術歌曲史上不能忽略的偉大女性!

瑪格麗特·普萊斯(Margaret Price)生於威爾斯,她生長在一個音樂家庭,從小就是一個小小的“家庭歌手”----爲自己的父母兄妹演唱。另一方面他的父親是絕對反對他從事音樂事業的,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就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做過一位歌唱家。她說過“我感覺切碎青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她從小就裏想做一名生物學老師。但是他的音樂老師卻使她改變了這種想法。由他的音樂老師推薦他去了倫敦,演唱給了肯尼迪·斯科特( Charles Kennedy Scott)聽。肯尼迪·斯科特對她的聲音特別的感興趣,收她爲徒。並且進入了倫敦的Trinity College of Music音樂學院學習。一開始她唱次女高聲部,以lieder作品爲主,獲得了獎學金。



29
喬伊斯·迪多納託 Joyce DiDonato



美國次女高音喬伊斯•迪多納託(Joyce DiDonato,1969年2月13日出生)次女高音(女中音),演唱一系列的錄音,就和幾年前意大利次女高音芭托莉以專輯獻給另一位柯布朗同時代的次女高音梅麗布朗一樣。狄杜娜朵小時候其實是想成爲流行歌手的,但在大學主修聲樂教育後,原本只打算在中學教歌唱,可是大學時一次演唱歌劇的經驗,讓她決定追求聲樂演唱的路,之後在美國贏得多項歌唱大賽首獎後,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爲職業歌唱家。狄杜娜朵的聲音是屬於花腔次女高音,她擁有非常靈活的次女高音顫音,而且音色在次女高音中是目前較少見的輕抒情路線



30
安妮·索菲·馮·奧特 Anne Sofie von Otter


安妮•索菲•馮•歐塔(Anne Sofie von Otter,1955-),瑞典女中音歌唱家,1955年1月9日出生與瑞典斯德哥爾摩,目前被譽爲最無可匹敵的中生代女中音歌唱家。她早年就讀與倫敦市政廳音樂戲劇學院1982年加入貝斯歌劇院的合唱團,其歌路之廣,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作品無所不包,尤其擅長演唱莫扎特和理查.斯特勞斯的作品.她的足跡,幾乎踏遍了世界所有着名歌劇院。



31
卡利塔·馬蒂拉 Karita Mattila


卡麗塔·瑪蒂拉(Karita Mattila,1960-),芬蘭女高音歌唱家,1960年9月5日出生於芬蘭Somero的一個農民家庭,但父母都是活躍的合唱團成員。

卡麗塔·瑪蒂拉從小喜歡唱歌,9歲開始學習鋼琴,16歲就讀於赫爾辛基西貝柳斯學院接受專業聲樂訓練,1981年第一次贏得重大歌唱比賽,在Lappeenranta聲樂大賽中取勝,1983年贏得BBC 
Cardiff國際聲樂大賽,隨後師從世界著名聲樂專家Vera Rozsa繼續深造,80年代後期隨着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不斷走向成熟,90年代打到舞臺生涯的高峯,1990年作爲《Don Giovanni》中的Donna Elvira首次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舞臺,1992年聲帶手術恢復不久,首次亮相於舊金山歌劇院,成功出演了瓦格納《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中的Eva,以及《Lohengrin》中的Elsa,1997年在倫敦Covent英國皇家歌劇院出演《Don Carlos》中的Elisabeth一角再現輝煌,贏得Laurence Olivier提名獎,以及“Evening Standard Ballet”歌劇和古典音樂獎,1998年出演的《Die Meistersinger》贏得葛萊美最佳歌劇獎,1999年出演了普契尼歌劇《Manon Lescaut》,新千年伊始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出演貝多芬《Fidelio》中的Leonore在此獲得驚人的成功,2001年第一次出演了《Otello》中的Desdemona,之後還成功出演了瓦格納《Flying Dutchman》中的Senta和《Die Walkür》中的Sieglinde等更大的戲劇女高音角色,如今足跡踏遍了紐約,倫敦,巴黎和薩爾茨堡等世界大部分主要歌劇院。



32
雷吉姆·克萊斯潘 Regine Crespin


33
羅貝塔 彼德絲 Roberta Peters


34
瑪麗亞·切伯塔利 Maria Cebotari


德國歌劇和音樂會演唱家瑪麗亞·切伯塔利出生於比薩拉比亞,1931年於德累斯頓首次登臺,出演普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中咪咪一角。這次成功的出演促成她與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布魯諾·瓦爾特簽約,接連三年爲薩爾茨堡歌劇節演出。此後,切伯塔利由德累斯頓遷往柏林,1947年加入維也納國家歌劇協會,一度領銜德國、俄羅斯、意大利和法國歌劇中的所有重要角色。她的表演天分在電影中也得到證明。1949年,她告別舞臺,並於同年逝世。




35
洛特·萊曼 Lotte Lehmann


洛特·萊曼(Lotte Lehmann,1888-1976),德國女高音歌唱家,1888年2月27日出生於德國Perleberg,1976年8月26日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拉。

萊曼早年求學於柏林,1910年作爲瓦格納歌劇《Lohengrin》中的角色首演於漢堡歌劇院,1914年首次登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1916年在此出演了施特勞斯的歌劇《Ariadne 
auf Naxos》,1919年出演了《Die Frau ohne Schatten》,1924年出演了《Intermezzo》,1933年出演了《Arabella》,並且包括幾個普契尼的歌劇角色,自1914年第一次登上倫敦科文特舞臺以來,尤其在1924年至1935年間經常演出於英國皇家歌劇院,1926年至1937年間在托斯卡尼尼棒下還經常出現在薩爾茨堡藝術節,1930年作爲瓦格納《Die Walküre》中的Sieglinde一角在芝加哥首次登陸美國,接下來出演的角色有《Die Meistersinger》中的Eva,《Lohengrin》中的Elsa,《Tannhäuser》中的Elisabeth,以及貝多芬歌劇《Fidelio》中的Leonore,1938年納粹興起後移居美國,主要演出於舊金山歌劇院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直到1945年,一生共出演了93個歌劇角色。



36
內莉·梅爾芭 Nellie Melba



澳大利亞女歌唱家。以抒情的花腔女高音馳名。6歲時即在雷蒙德公衆大廳登臺演唱,並已是技術熟練的鋼琴手和風琴手。1882年結婚後,開始專攻聲樂。1885年到悉尼,1886年到倫敦演出,旋至巴黎學習。1887年在布魯塞爾首次正式登臺,扮演威爾第《利哥萊託》中的吉爾達,聲名大振。此後在歐美各大歌劇院演唱。1918年獲貴族爵位。1925年出版《旋律和回憶》。1926年返回澳大利亞任墨爾本音樂學院院長。澳大利亞有以她命名的“梅爾巴麪包”和“梅爾巴桃子”。



37
埃瑪·柯克比 Emma Kirkby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盛行一種復古音樂表演流派,演唱、演奏方法和音響效果都企圖恢復古代音樂的純正之美。歌唱力求採用純正的發聲法(Pure tone),使之更近似歌唱者的聲音本色。英國女高音歌唱家埃瑪·柯克比(Emma Kirkby)是個代表人物,她那“天使般”透明的聲音和自然樸素的唱風,一直受到古樂家的讚賞,英國人說:她那直樸,淺薄的歌聲很性感。

柯克比生於英國薩裏郡坎伯利,在牛津學唱,很快就開展了她的演唱生涯,擅唱英國、意大利早期的聲樂作品,古樂指揮家帕羅特(A.Parrott)、霍格伍德(C.Hogwood)、魯裏((A.Rooley)對其大力提攜有“早期音樂女高音”之稱。

柯克比有時也唱歌劇,不過只限於早期的歌劇劇目,包括:珀塞爾的《狄多與艾涅阿斯》、布洛(J.Blow)的《維納斯和阿多尼斯》、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哈塞(J.Hasse)的《克萊奧菲德》、亨德爾的《奧蘭多》等。1989年她首次赴美演出,飾唱《奧蘭多》中的多裏塔一角,那首快速的詠歎調“我很不幸”她唱得極爲精巧,備受好評。



38
帕特麗夏·佩蒂邦 Patricia Petibon


堪稱歌劇史上最美的女生二重唱~【法國作曲家德利布歌劇《拉克美》之“ 花之二重唱 ”】法國花腔女高音帕特麗夏·佩蒂邦(Patricia Petibon)& 次女高音~《Flower Duet》


39
艾麗·阿美琳 Elly Ameling

艾莉.阿美玲 (Elly Ameling,1933-) 荷蘭女高音歌唱家,1933年2月8日出生於荷蘭鹿特丹,原名Elisabeth Sara。先後師從Bodi Rapp和Pierre Bernac。1958年在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上獲獎,1961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舉辦個人演唱會,從此正式走上音樂道路。



40
瑪格達·奧莉薇蘿 Magda Olivero


瑪格達·奧莉薇蘿(Magda Olivero,1912-),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1910年3月25日出生於意大利Saluzzo,早年師從Luigi Gerussi,1932年在都靈電臺首演Cattozzo的清唱劇《I misteri dolorosi》,此後日益走向成功,1933年在Vittorio Emanuele歌劇院演唱了《Gianni Schicchi》中的Lauretta,1941年結婚後退出舞臺,十年後重新登臺,在Francesco Cilèa歌劇《Adriana Lecouvreur》中出演了劇名角色,從1951年直到最後退休,演出於世界各地的歌劇院,主演的劇目有《Adriana Lecouvreur》,《Iris》,《Fedora》,《La bohème》,《La fanciulla del West》,《La traviata》,《La Wally》,《Madama Butterfly》,《Manon Lescaut》,《Mefistofele》,以及在《Turandot》中出演Liù,1967年在Dallas主演了Cherubini的歌劇《Medea》,1975年首次登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主演了《托斯卡》,71歲時退出舞臺。



41
克麗斯蒂娜·多伊特科姆 Cristina Deutekom


不僅僅是作爲花腔女高音的典範,更是作爲人聲音樂的典範,通常是用戲劇女高音來定義Cristina Deutekom,而在實際上可以直接選擇對於戲劇性的漠視,對於角色的漠視,對於舞臺形象視覺的漠視,除了女高音正在進行的,對於其他一切的無視,這樣的受衆欣賞和這樣主體表現,Cristina Deutekom絕無僅有。

 

    對於音符和旋律的駕馭,早已不是象用在其他優秀女高音那樣使用‘征服’來形容,遊刃有餘也不足以形容這樣自由的程度。高音區域全程無障礙,能夠想象出來的音高和旋律的複雜性,她就能夠表現出來,並且蘊含着對於作曲家想象力的不斷挑戰,而不是作曲家對於歌唱家的挑戰,達到了極限運動無極限的程度。

    所以Cristina Deutekom歌唱,是可以獨立出來聆聽和欣賞的,是可以無視其他戲劇內容要素和歌詞含義要素,直接歌唱本身就凌駕視覺和文化要素之上了。

戲弄音符,玩耍旋律,唯其歌唱獨尊。



42
麗莎·德拉·卡薩 Lisa Della Casa


瑞士女高音歌唱家麗薩·德拉·卡薩(Lisa Della Casa,1919年2月2日 - 2012年12月10日),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演的莫扎特歌劇和她演唱的理查·施特勞斯德國藝術歌曲,還有她的美麗,她被人戲稱爲“歌劇舞臺上最美麗的女人”。 被稱爲施特勞斯歌劇女高音皇后的麗薩·德拉· 卡薩(Lisa Della Casa)的全盛時期是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她扮演的衆多角色各具風采,亮麗而生動。她的演唱音質純正,表現力豐富,常常同時集冷漠與熱情於一體,營造出完美的氛圍。她的聲音和氣質使她能夠成功地把握那些理智又富有熱情的女性形象,最突出的是扮演阿拉貝拉一角。
她是和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齊名的世界兩大女高音之一,她是-個傳奇的美麗的歌唱藝術家。



43
莉麗·龐斯 Lily Pons


莉麗·龐斯(Lily Pons,1898.4.12-1976.2.13)法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國籍)。生於法國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樂學院主修鋼琴。1925年從戈羅斯梯阿學習聲樂。1928年在阿爾薩斯的米盧斯首演歌劇《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飾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評。



44
奧羅佩薩 Lisette Oropesa


45
洛伊絲·馬歇爾 Lois Marshall


加拿大女高音歌唱家洛伊絲·馬歇爾(Lois Marshall)1924年1月29日生於多倫多。

洛伊絲·馬歇爾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這位從小患小兒麻痹症的歌唱家在加拿大獲得無數榮譽。其職業生涯也非常長。在巴赫的詠歎調以及彌賽亞,馬太受難曲等演出中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洛伊絲·馬歇爾1997年2月19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去世,享年73歲。


46
潔姬·伊凡可 Jackie Evancho


潔姬。伊凡可,2000年4月9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古典跨界唱法(Classical crossover)的著名童星。2010年9月15日成爲第五屆美國達人秀的亞軍,2010年唱片銷量最高的首發片歌手。2010年12月10日被美國唱片工業協會鑑定成爲史上最年輕單張唱片銷量過百萬年的歌手;2011年11月7日又成爲史上最年輕在林肯中心舉辦獨唱音樂會的歌手。其本人也是聯合國“人道——仁慈社會”的形象大使。



47
桑德拉·拉德娃諾夫斯基 Sondra Radvanovsky


美國女高音桑德拉·拉德娃諾夫斯基(Sondra Radvanovsky,born April 11, 1969) , Radvanovsky 被稱爲優秀的威爾第女高音之一 。

48
艾琳·奧格 Arleen Auger


1939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長灘,是一位抒情花腔女高音,演唱莫扎特的專家,但很可惜她於1993年病逝終年51歲。



49
魯絲·安·斯文森 Ruth Ann Swenson


羅思·安·斯文森(Ruth Ann Swenson,1959-),美國女高音歌唱家,1959年8月25日出生於紐約Bronxville,成長於長島(Long Island),曾就讀於費城聲樂藝術學院和西哈特福德的Hartt音樂學院,1983年作爲莫扎特《Così fan tutte》中的Despina一角在舊金山歌劇院做了歌劇首演,隨後與著名女中音Marilyn Horne合作出演Handel《Orlando》中的Dorinda獲得突破,從此作爲新一代傑出的花腔女高音展開了輝煌的舞臺生涯,1991年作爲在莫扎特《Don Giovanni》中的Zerlina一角首次登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93年贏得Richard Tucker音樂基金獎,之後出演於法國巴黎,倫敦Covent英國皇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日內瓦大歌劇院,漢堡國家歌劇院,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芝加哥抒情歌劇院等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出演的主要劇目角色包括:《圖蘭朵》(Turandot)中的liù,《塞維裏亞的理髮師》(The Barber of Seville)中的Rosina,《霍夫曼的故事》(The Tales of Hoffmann)中的四個女主人公,《I Puritani》中的Elvira,《Ariadne auf Naxos》中的Zerbinetta,《弄臣》(Rigoletto)中的Gilda,《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朱麗葉,《茶花女》(La Traviata)中的Violetta,《Lucia di Lammermoor》中的Lucia,《L'elisir d'amore》中的Adina,《Faust》中的Marguerite,《The Marriage of Figaro》中的Countess,以及《Rodelinda》的劇名角色等,2006年4月由美國三藩市音樂學院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並在那裏舉辦了大師班。 



50
道恩·厄普紹 Dawn Upshaw


Dawn Upshaw 道恩·厄普紹 美國女高音歌唱家,1960年7月17日出生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1985年贏得Walter M.Naumburg聲樂大獎,此後演出於薩爾茨堡,巴黎和英國Glyndebourne節等。 



—the end—


原文來源於公衆號:古典音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