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疾控中心數據,2017年,7.2萬美國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有49068人因阿片類藥物喪命。有專家表示,“阿片類藥物成癮”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公共衛生危機,超200萬美國人依賴或濫用阿片類處方止痛藥及毒品。

  美國正處於阿片類藥物流行的陣痛之中,超過200萬美國人依賴或濫用阿片類處方止痛藥及毒品。圖據《洛杉磯時報》

  而隨着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席捲美國,開啓這個“潘多拉魔盒”的幕後推手——全美最富家族之一的薩克勒家族,逐漸浮出了水面。

  據CNN新聞3月24日報道,來自美國28個州的600多個城市、縣和印第安部落組成的一個組織,對普渡製藥公司(Purdue Pharma)所有者、薩克勒家族提起了大規模聯邦訴訟,指控該家族成員製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阿片類成癮危機。

  在訴狀中,他們呈述道:“這個國家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阿片類藥物成癮流行疾病,這是薩克家族成員及普渡製藥的高管們一味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導致的後果。”目前,薩克勒家族已被捲入超過1600起訴訟中。

  發家之路:

  依靠一片止痛藥,造就超百億美元財富

  薩克勒家族是如今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又被稱爲“止痛片家族”,身家140億美元。依靠生產21世紀最受歡迎也最具爭議的處方類止痛片——奧施康定,這個家族完成了自己的發家致富之路。

  1952年,同爲醫生的阿瑟、雷蒙德和莫蒂默·薩克勒三兄弟,收購了普渡製藥公司的前身——一個紐約小型製藥廠。隨後,他們開始打造自己的製藥帝國。

  據《福布斯》雜誌報道,在最初成立的30年間,普渡製藥主要銷售瀉藥耳垢產出劑,以及新型止痛藥美施康定

  1987年阿瑟·薩克勒去世,莫蒂默和雷蒙德買下他的股份。

  不久後,雷蒙德兒子,理查德·薩克勒以非專利止痛藥羥考酮爲基礎,研發出奧施康定,一種抑制疼痛的麻醉藥品。1995年,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奧施康定上市。1996年奧施康定正式上市,很快便成爲了最暢銷的阿片類藥物。據《商業內幕》報道,到2001年,該藥物的銷售已佔普渡製藥公司收入的80%。

  在奧施康定的推動下,全美阿片類處方銷售量大幅增加,並在2012年達到頂峯,醫生共開出超過2.82億粒阿片類止痛片,包括奧施康定、維柯丁等。

  1996年-2012年,正是薩克勒家族發展的黃金時期,奧施康定爲普渡製藥創造了超百億美元的銷售額,將薩克勒家族送上福布斯富豪榜,甚至超越了洛克菲勒家族。

  奧施康定將薩克勒家族送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圖據CNN

  而如今,它被人們指責是一門“沾了人血”的生意。

  一次嚴重指控:

  讓美國“上癮”,薩克勒家族是幕後推手

  據《紐約時報》報道,自1996年奧施康定上市以來,有700萬美國人使用後上癮,超過20萬人死於過度服藥,普渡製藥也面臨着上百起訴訟,成爲了衆矢之的。2007年,在一場聯邦訴訟中,普渡製藥承認,在藥品銷售過程中存在“有意欺騙和誤導”,並支付了6.345億美元的罰款。

  然而,儘管普渡製藥一直麻煩不斷,但其所有者薩克勒家族卻一直未被牽扯其中。薩克勒家族成員一直聲稱,自己遠離公司日常運營。然而,100%控股一傢俬營企業的薩克勒家族真的那麼清白嗎?

  2018年6月,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莫拉·希利將薩克勒家族8名成員,以及普渡製藥衆多高管董事告上法庭,指控薩克勒家族成員共同“監督並實施了一項致命的欺騙性銷售阿片類藥物的計劃”。他們纔是普渡製藥決定欺騙醫生和患者,從而導致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蔓延的幕後推手。

  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莫拉·希利。圖據《華爾街日報》

  數百頁內部文件顯示,作爲普渡製藥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薩克勒家族成員一直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多年來,普渡製藥及其高管和薩克勒家族成員一直試圖推卸責任,掩蓋他們在阿片類藥物流行中扮演的角色。”莫拉·希利在給CNN新聞的聲明中表示,“事實上,他們在普渡製藥內部指導着欺騙性的銷售和營銷活動,並向高管和一線員工下達了上百條指令。”

  “因爲他們掌控着這傢俬營製藥公司,有權決定藥物的銷售情況。他們讓更多的病人服用阿片類藥物,向老年人兜售奧施康定,掩蓋成癮風險,將責任推卸給成癮者並向醫生施壓,給病人開出越來越高劑量的藥物,從中獲利數十億美元,而這些藥物導致上癮、過量服用和死亡,從而損害數百萬人的生命。他們現在應該承擔責任。”

  據CNN新聞報道,今年1月29日,法院決定於2月1日公開莫拉·希利的訴訟書。其中,作爲藥物的研發者、1999年至2003年擔任普渡製藥公司董事長的理查德·薩克勒受到最嚴重的指控。

  “從一開始,薩克勒家族就將對阿片類藥物的限制視爲其實現更高利潤的障礙。”莫拉·希利在起訴書中寫道,“爲了賺更多的錢,薩克勒家族開始考慮是否可以在某些國家,將奧施康定作爲不受限藥物出售。”

  理查德·薩克勒。圖據《金融時報》

  起訴書指出,奧施康定的有效成分爲羥考酮,其與海洛因具有相似成分,因而非常容易導致上癮。然而,1997年,理查德·薩克勒和普渡製藥高管抓住了醫生們對奧施康定的關鍵誤解,即他們認爲,奧施康定的藥效比嗎啡或海洛因弱。

  他們決定,利用這一點繼續誤導醫生和大衆,並將奧施康定標榜爲一種“不可或缺”且安全的產品,並讓銷售代表告訴醫生,奧施康定不會導致濫用,而且對病人的成癮風險“不到1%”,但這一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在此後數十年間,普渡製藥的營銷手段導致醫生們越來越頻繁地開出奧施康定,甚至將它作爲泰諾的替代品。

  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阿片類藥物濫用開始蔓延時,理查德·薩克勒還建議將責任推給上癮者。2001年,時任普渡製藥總裁的理查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打擊濫用藥物者。他們是罪魁禍首,也是問題所在。”

  儘管普渡製藥的高管們對如何推廣這種藥物表示了擔憂,但理查德仍堅持積極正面地去推廣奧施康定。而在阿片類藥物危機持續蔓延時,他仍在不斷試圖推動利潤,敦促銷售代表建議醫生開最高劑量的藥物,因爲這樣利潤最高。不僅如此,普渡製藥還使用藥品折扣卡來促進奧施康定的銷量。

  據《紐約時報》報道,普渡製藥在2007年敗訴之後,包括薩克勒家族在內的公司董事會曾與聯邦政府簽署一份協議,承諾該公司未來不會出現任何違法行爲。而實際上,普渡製藥依舊持續非法銷售、推廣奧施康定。

  檢方還發現,儘管薩克勒家族成員已陸續從公司離職,表面上與普渡製藥再無瓜葛,但他們依然繼續掌控着公司的決策權。

  起訴書指出,2011年,理查德·薩克勒甚至還和銷售代表一起去醫生辦公室推銷產品。2011年一份內部文件顯示,理查德還一度對奧施康定處方的數量表示不滿。當一個星期的銷售額達到預期的兩倍時,他仍對銷售人員說,“我希望能有更好的結果。”

  風暴中心:

  捲入1600起訴訟,慈善家族人設崩塌

  這份訴訟書讓薩克勒家族立刻成爲了風暴中心,鋪天蓋地的起訴書如雪片一樣飛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個家族已被捲入1600起訴訟。大部分訴訟直指薩克勒家族通過欺騙性營銷手段,銷售上癮的、可能致命的止痛藥奧施康定大肆斂財。

  最新的大規模聯邦訴訟文件指出,“薩克勒家族8名成員做出了導致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流行的抉擇。”他們明知故犯,爲了牟取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讓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丟了命。“被告的行爲造成公共衛生流行病,嚴重破壞公共和平、秩序和安全,這種行爲仍在持續,並造成永久性損害。”

  面對諸多指控,薩克勒家族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毫無根據的指控將一場複雜的公共衛生危機歸咎於本不屬於它的地方,我們予以否認。”他們還指出,奧施康定的銷量只佔阿片類藥物市場的一小部分。

  如今,這場風波還波及到了藝術界。

  《福布斯》雜誌報道,薩克勒家族長期以來,以其慈善事業聞名於世,此前還被《紐約人》雜誌稱爲“現代版洛克菲勒家族”。 從普渡製藥創立之初,薩克勒家族便開始設立自己文化贊助人的形象,如今這個家族的名字出現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畫廊中,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都有以薩克勒命名的場館。

  然而,由於此次事件,他們慈善家族的人設徹底崩塌,而接受他們捐助的慈善事業和機構正受到外界的密切關注。許多藝術機構不得不重新評估其接受捐贈的政策,以應對這個家族目前存在的爭議。

  在紐約曼哈頓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一場抗議活動,反對薩克勒家族爲其提供資金。圖據《衛報》

  上一週,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拒絕了薩克勒信託基金130萬美元的捐贈,成爲首家公開拒絕薩克勒家族捐贈的大型博物館。隨後,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宣佈,將不再接受與普渡製藥有關的薩克勒家族的捐贈。

  3月24日,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也宣佈未來將拒絕一切來自薩克勒家族的捐贈,成爲美國第一家與薩克勒家族“分手”的藝術機構。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譯報道

  編輯 汪垠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