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一生清正耿介,憂國憂民,被人稱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的「六不總理」。在主政時,三造共和,收復外蒙,還與在東北日俄周旋,守衛國土,可謂是一代豪傑。

評價段祺瑞的一生,有一件事不能不說。這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那就在1925年段祺瑞簽了一份國際公約--《斯瓦爾巴條約》,是個平等條約,能保證中國公民不需簽證便可自由進出斯瓦爾巴羣島,至今仍使中國受益。

大家知道,近代中國簽署很多條約,據統計大約有1200個。這些條約基本上是被迫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除了是割地賠款、租界駐兵、關稅法權的,就是規定了列強勢力範圍的。北洋政府段祺瑞怎麼簽訂一份這樣的平等國際公約,對我們國家的今天的發展意義仍十分重大,但這是事實。

這事要從凍天寒地的北極說起。北極與南極是不一樣的,北冰洋四周毗鄰大陸,俄羅斯、挪威、加拿大、美國等八個國家都在北極圈內。從地理上看,北冰洋與北極圈是被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所圍起來的一塊大洋、一片深海,與世界三個大洲相通,資源豐富,在軍事和經濟上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而沿岸的各國誰也不願放棄北冰洋的利益。由於北冰洋是公海範圍,又沒有多少小島,因此無法建立專屬經濟區,所以紛爭不斷,而斯瓦爾巴島作為北冰洋上少有的島嶼,成為必爭之地。恰在此時歐戰剛剛結束,各國無意再打仗,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利益。於是在1920年便坐了商討解決辦法。經過無數個回合,終於達成了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條件。

在當時負責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和中際貿易的國際聯盟的主導下,先是歐洲與美洲等十八個國家締結了「斯匹次卑爾根羣島行政狀態條約」。1925年,法國政府又邀請中國加入該條約。

因為當時中國戰亂不斷,作為臨時主政段祺瑞,應該說無暇顧及此事,而且北極對於中國來說又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不過,段祺瑞還是決定派團不遠萬裏去巴黎簽署這個條約,就是後來的《斯瓦爾巴條約》。現在看,這個條約是當時智慧的各國外交家們在北極地區的一個傑作,也是特定歷史時期世界各種力量平衡的產物。

這份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份平等國際公約。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羣島歸屬挪威,締約國以及繼承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出,開展經濟與科研活動,但是不得違反挪威的法令,不得進行軍事活動。

正是憑藉這份條約,我國才得以在斯瓦爾巴羣島的新奧勒松地區建立第一座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煤以及可燃冰等資源十分豐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與國際社會一道開發、利用北極資源,將是未來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議題。

你說段祺瑞的貢獻大不大。


評價段祺瑞?

首先,段祺瑞是一個軍閥,北洋皖系軍閥的首領。

段祺瑞,安徽省合肥市人,與晚清重臣李鴻章世稱「李合肥」一樣,段祺瑞也獲得「段合肥」稱謂,實為合肥籍兩大名人。

段祺瑞在清末投身袁世凱創辦的北洋新軍,暫露頭角,號稱北洋之虎的段祺瑞與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犬馮國璋、合稱北洋三傑,助袁世凱迫清末帝溥儀退位,進而奪取中華民國大總統,出力不小。

袁世凱亦投桃報李,予以段祺瑞重任,授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要職,袁世凱死亡後,在分裂的北洋軍閥派系中,成為皖系軍閥首領。

在其後走馬燈似的北洋軍閥各派系組織的北洋政府中,四任陸軍總長,四任國務總理,一任參謀總長,一任臨時執政為國家元首,儼然北洋政府不倒翁。

迫清帝遜位,反對袁世凱稱帝,率軍平定忠於清廷的地方軍閥「辮帥」張勳擁立溥儀復闢鬧劇,故有「三造共和」之譽。

派遺得力幹將徐樹錚,率軍長驅漠北,收復鬧獨立外蒙古,維護國家統一。

鎮壓學生運動,槍殺愛國師生,製造「三.一八」慘案,難逃其咎。

段祺瑞,在北洋軍閥、政客中,素以為官清廉,不蓄私產聞名,下野後借居友人寓所,無錢僱傭下人,老部下、老兵志願前來服務;且有「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六不總理之譽。

晚年信佛喫素,拒絕日本人拉攏出山組織偽政權,應國府之邀離津南下,保持晚節。

綜觀段祺瑞一生,有功有過。

僅供參考。


樓上幾位已經很好的全面的,介紹了段祺瑞生平功過。我認為段祺瑞一生清廉號稱六不總理首先是一個有很高修為舊文人。同時他一生從未出賣民族利益,不懼袁世凱公開反對其稱帝乃至晚年落魄仍拒絕日本人的利誘是很骨氣的舊軍人。他迫清室退位,反袁稱帝,粉碎張勳復闢三造共和又是一個能跟上近代發展的開明官僚。後來在鎮壓學生運動中槍殺劉和珍等人,他有責任,但他勇於懺悔素食長跪想贖罪。他的身上有著中國士大夫的骨氣,又有引領國家向近代化的擔當。但由於時代和自身的侷限他失敗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