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的日常 - 薇薇安的書籍讀後心得分享

【公平與效率,哪個優先?】─ ─ ─ 觀點分享

    2019/1/22        圖/薇薇安、Unsplash   文/薇薇安

許多人爭論倘若人們要求公平,付出的代價就是犧牲效率,反之效率的背後

則是不公平。在爭論「公平」與「效率」之間哪個重要之前,我們先來看看

100多年前美國發生的真實案例,只為了十八堆馬糞,居然鬧上法庭......

---------------------------------------------------------------------------------------------------------------------------------

(一)你必須知道的馬糞爭奪案

1869年 4月 6日,馬路上各地散落著馬糞,當時的馬糞對農務可說是筆財富,原告
便
派了兩位雇員來撿馬糞,由於馬糞多又重,於是二人將馬糞堆成十八座,決定
次日再駕車載馬糞。

第二天,被告見馬糞堆上沒有任何標示,就問了路邊巡邏的人馬糞堆有沒有主人?
巡邏人說不知情,也沒有請別人把馬糞搬走,被告於是把馬糞堆全部運回家,拿去
施肥沃田了。

兩位雇員回到馬路後,見十八座馬糞堆居然一座也不剩便趕緊通知原告,原告一聽
十分不悅,一氣之下把被告告上了法庭。


---------------------------------------------------------------------------------------------------------------------------------

(二)馬糞該歸誰?

看到這裡,你覺得馬糞該歸誰?這必須先釐清,誰才是馬糞的主人。
真要說的話,馬糞的主人當然是馬,吃了東西的排泄,但是這沒有討論意義,
因為
馬不會視為自己的排泄物為財產。再往下追朔,馬的主人,也就是餵養馬食物使馬
得以排泄的人,才是
馬糞的所有者,案件雙方也都認定他是馬糞的第一位主人; 
是馬的主人將馬糞丟在路邊走了,表示他已經放棄對馬份的擁有權。


接下來是原告與被告的各自主張:

原告:「我已付出錢財與勞動整理馬糞,而你卻隨意奪走我的財富!」

被告:「土地是公有的,馬糞掉到地上像泥巴一樣,屬於土地的一部份!」

                 :「你只不過改變了馬糞的位置,並沒有改變它的所有權!」

兩方的論點都有道理,然而兩種不同的思路,卻引申出值得思考的人類行為規範:


                        「 我們要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誌?」


---------------------------------------------------------------------------------------------------------------------------------
 

(三)創造財富 vs 標誌財富,我們該鼓勵哪一個?

回答這問題前,我們來預想一個情況。有村子A 跟村子B,他們都發生了一模一樣
的馬糞爭奪案。村子A 最後的判決是將馬糞所有權給了原告(創造財富),而村子
B 則把所有權讓給了被告(標誌財富); 試想,又過了幾百年,兩場判決對兩村往
後的行為規範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村子A 裡的人會有「凡是經過人類勞動所獲得的成果,都是財富」的觀念。
所以財富一定有主人,而主人的財富必須受到法律保護。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你
的歸你,我的歸我」,未經同意的情況下雙方都不能碰對方的東西,都尊重彼此的
財富。如此一來,村子A 因受到法律的保護,不需費功保護財產,而積極的創造、
累積財富,形成良性循環。久而久之,村子A 就會變得愈來愈富有。

村子B 的判決,則導致人們有如此假設:「物品一旦沒人看管,就能任意拿走」
達成共識後,人們會想拼命不讓自己的財產被奪走,在看管財產上付出極大努力,
而努力的程度會大到足以抵銷財富的價值,並喪失追求財富的慾望。如此一來村子
B 將會愈來愈窮; 可見兩種不同價值觀,足以導致一個村子的繁榮或沒落。

村子A 的人隱喻的,其實就是功利主義。當然,以這個故事比喻功利主義在財產權
效應所做出的分析未免太天真了些,但是這種說法確實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考維度。

然而美國的實際案例中,最後馬糞的所有者,是判給了原告(創財者)。

---------------------------------------------------------------------------------------------------------------------------------
 

(四)公平,其實指的是高效率。

「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是你弄傷別人的,你必須負起責任!」

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劃分自己與其他人不同的邊界,藉此了解什麼是自己的
財產,什麼是別人的。「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背後的意思,其實是「如果你任意
拿走,就沒有人會積極地愛護、累積財富
」; 「自己闖的禍自己擔」背後的意思,
其實是「如果肇事者不負起
責任,法律與道德也就沒意義了」。

回到最初的問題,公平、效率哪個優先?公平的背後是效率權衡問題,
公平的前提
是必須符合效率,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考量。

也就是說,效率決定公平,而公平與效率唇亡齒寒、缺一不可,他們本質上其實是
一體的。

---------------------------------------------------------------------------------------------------------------------------------
 

(五)生活中的案例

機票價格的浮動、高鐵的高票價、先來後到的排隊等候、分數高低決定成敗的高考
制度... 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規範,都是公平與效率的最佳體現。機票和高鐵的
票價之所以貴,是提供那些時間緊迫的人們辦事效率更高,促使完成任務的時間能
縮短,任務一旦達成的快,社會分工的協作系統對經濟發展也會相應變快。

先來排隊的人就能先得到好處,就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評斷學生學習成效最快速
的辦法,就是看考卷數字,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就連法律本身也是如此。若法律
前,人人不平等,那麼掌管更高權力的人便會濫用權力為非作歹、惹是生非,為了
解決禍亂
就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收拾局面,公平的一切出發點都是以效率為考量。
公平的背面,就是效率,效率的手段,就是公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