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麓,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幾乎都在1500米以上。南部爲肥沃的谷地,北部爲山區。人口約60萬,是印度人口最少的邦。該邦面積約7096平方千米,在印度各邦中的土地面積大小排名爲倒數第二,僅大於果阿邦。錫金原爲獨立的世襲君主國,錫金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主導下全民投票被印度吞併,成爲印度的一個邦,國王流亡。曾經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結果現在只是臨近大國的一個邦,那錫金還有復國的希望嗎?答案是否定的,基本無望!主要原因有三個。

被吞併40多年,這個被很多人遺忘的亞洲小國,還能復國嗎?

第一是百姓對於國家沒有歸屬感。錫金邦有11種官方語言,而錫金的宗教信仰也比較複雜,有的信奉佛教,有的信奉印度教,還有的信奉基督教,民族也複雜多樣。猶太人能復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對國家有深深的歸屬感。但是錫金人沒有這種意識,因此普通人根本不會想復國。

被吞併40多年,這個被很多人遺忘的亞洲小國,還能復國嗎?

第二是國家沒有錢。古代中國稱錫金爲哲孟雄。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爲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爲登疆,意爲稻米之谷。錫金經濟以農業爲主,生產稻穀、玉米、 青稞、馬鈴薯和小豆等。水力資源豐富全國有20多個水電站。有肥皂、皮革、火柴、編織、水果加工、釀酒等手工業。全國有碎石路1700多公里。錫金邦政府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森林資源和運輸業。 由此觀之錫金的經濟並不發達大多是第一第二產業,現代化產業很少,所以國家也沒有什麼錢,而猶太人有錢能夠花錢去買地復國,錫金卻不能。

被吞併40多年,這個被很多人遺忘的亞洲小國,還能復國嗎?

第三是大國已經承認錫金爲印度的邦。錫金在19世紀末淪爲英國的“保護國”,其國家的外交、國防等重要決策都是由英國負責的。1947年英國結束了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印度當時想繼承在南亞的英帝國的遺產,於是強行和錫金簽署了《維持現狀協定》,所謂現狀即是錫金曾經是英國的保護國,此後也應該成爲印度的保護國。1949年,印度以錫金國內太“亂”爲由,強行在錫金駐軍。1950年,印度又強行和錫金當局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錫金衆多領域都轉交給印度負責。

被吞併40多年,這個被很多人遺忘的亞洲小國,還能復國嗎?

1974年印度又插手,於是錫金順理成章的成爲了印度的一個邦。其他的國家並沒有反對,我國也在2005年正式承認了錫金爲印度的一個邦的既成事實。所以錫金復國的可能性不大,百姓沒有鬥志,國家沒有錢,又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