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他在北大讀書時,有一個老教授。

老教授不論多忙,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去老家鄉村裡體驗生活,參加秋收勞動。原因很單純,首先是為了鍛煉身體,其次是為了憶苦思甜。他喜歡和村裡的年輕人聊天。深入交流後,他發現有幾個年輕人的智商不比北大學生差、也非常努力,卻埋沒在村子裡,沒機會上大學。

很多人認為,成績高低與孩子的努力程度之間,是個一元線性函數。

錯了,大錯特錯。如果寫出成績函數,應該是:成績=1×努力+5×家境小時候,我去河邊撈魚。撈回來的魚,放到罐頭瓶子裏養。無論我多麼努力去養,魚都會死。我努力了啊!為什麼養不好呢?長大後,我買了個60cm的魚缸,配上過濾系統。不用努力養,魚兒便茁壯成長。

罐頭瓶子和大魚缸,是不同的選擇。父母就像是養魚人,家境是魚缸,孩子是魚。罐頭瓶子和大魚缸,是不同的選擇。父母就像是養魚人,家境是魚缸,孩子是魚。

罐頭瓶子和大魚缸,是不同的選擇。

父母就像是養魚人,家境是魚缸,孩子是魚。

有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找到一位心理諮詢師,他很苦惱:我已經賺了很多錢了,房子、車子、票子、兒子,還有女人,都是我曾經想要的,而且我現在都得到了,但為什麼我還是覺得不夠,好像內心空空的,怎樣纔能夠讓我感到滿足呢?諮詢師沒有說話,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墓地。指著墓碑,諮詢師告訴這個企業家:在這個地方,你就可以滿足了。因為死人是沒有需求的,只有活著的人才會永不滿足。從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由於物質生活的富足所導致的現象,包括空心病、厭倦感、精緻的利己主義等,讓我們很顯然的發現,在任何一段時間裡,物質生活或低級需要的生活本身,並不能給我們帶來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類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六個層級: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到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與被理解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等。當我們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和安全感需求時,我們就會進入到成長性需要的追求中去。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希望得到愛與被愛的感覺;在社會關係中,我們會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讚賞和肯定;對自我而言,我們更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理想;甚至超越自己,成就與眾不同的人生。當然,在我們滿足了某一個需要的時候,它就會逐漸平息、弱化或暫時隱藏,那麼其他潛在的需要就會突顯出來,併力求得到滿足。而事實上,我們會發現,人類是一種不斷需求的動物,除去短暫的時間外,很少完全達到滿足的狀態。我們或許現在希望得到滿足,這種滿足會讓我們高興起來,得到暫時的平靜和感激,但卻是抑製成長的。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放縱養育,會導致孩子的無所顧忌、任意妄為,從而失去讓孩子擁有完善人格的機會。因為,人類因為需求所引發的行動都趨於成為整體人格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的自尊、他的自信、他的知識、他的智慧、他的安全感等等。

因此,一個慾望滿足後往往又會出現另一個慾望,人類幾乎總是在希望著什麼,尋求著什麼,這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特點。而驅使人類不斷追求的,是心理上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不滿足,這纔是人類真正的內在的本質。因為,當我們願意並且能夠探索自己究竟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人的本質。

需要永不停息,人類永不滿足,這就是人生。

年輕人就是要氣盛,就是要追求,就是要不容易滿足,纔有朝氣。年紀大了以後就得容易知足,因為已經沒有能力去追求了,探索發現未知,不滿足現狀,追求更高一層次,對知識的貪婪,對金錢的貪婪,這個慾望或許不完全正義,卻是人類進步的要素之一。學習吧,貪婪的獲取知識。一起被知識詛咒,在知識的海洋中死去。精神病也只都是思維不同,危害社會的關著治療,不會危害社會的就正常生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