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模型裡面考慮了科技進步、資本、勞動力,有沒有把資本做分成基礎設施或者一般投資的?或者賦予政府投資和私人投資不同權重?


想多了。

你得告訴我區分它們的意義何在。

區分政府購買和消費,原因很明顯,因為政府具有和消費者不同的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規律,只對消費者有用,對政府無效,因為政府根本就不是為了使用和享受消費品而購買,無法針對政府畫出無差異曲線。

比如:

Y=C+I+G=c(Y-T)+I+T

這個式子假設政府把所有稅收用於消費了。

其中將G和C區分是因為,收入消費函數c(x)不能作用於政府。

政府消費多少儲蓄多少,是有政策決定的,政策該怎麼操作本身就是由宏觀經濟學決定的,可以依照I,Y,T,C來決定G,是完全模型外生。

如果你要考察政府的儲蓄和投資,也更簡單,看T-G就可以了,收來稅和國債沒花掉的部分就是。

如果要在模型中單獨區分出來分析,那就是沒事找事了,除非你能論證出政府投資或者基礎投資和私人投資有不同的利率,沒有一個均一化利率的傾向,否則完全沒有意義。

你如果要把政府的投資從總投資中分離出來,為什麼不把股票從投資中分離出來?與債券分離,為什麼不把期貨與股票和債券分離,為什麼不把在私人投資中把黑人的投資和白人的投資分離出來。

你這樣做除了讓我們更加難算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如果你能說明基礎投資和私人投資可以具有截然不同的利率,你要分離出來也是可以的。


投資是廠房,設備之類的生產要素的投資吧,都是基礎設施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