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北京、河北、山西、四川都出現了森林火情。特別是發生在四川木裏縣的森林大火,山火突然發生爆燃,幾乎在瞬間就吞噬了30個生命。更讓人痛心的是,犧牲的27名消防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事實上,從三月以來,很多地方的森林火險等級一直居高不下。週一,應急管理部等三部委還聯合發佈了今年首個森林火險紅色預警,京津冀北部、山西、四川南部都達到了森林火險的最高等級,也就是極度危險級別。面對如此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我們該從悲劇中得到警示,做出改變才能更好避免悲劇。《新聞週刊》本週視點關注:山火的救與防。

  在涼山州西昌森林消防大隊,疲憊、沉默與悲痛瀰漫了整個營區。籃球場上空無一人,營房裏也不再有人彈起吉他,自學英語。這個編制有一百人的大隊,實際只有53人在這裏駐守生活,而現在只有在櫥窗裏的照片上,還能看到他們笑起來的模樣。3月31日凌晨,集結號吹響,41名隊員坐上兩輛中巴車馳援火場,卻有26個人再也沒能回來。

  安全返回的人們,陸陸續續向記者回述這次救援的細節:

  四中隊一班班長 楊傑:

  我們準備的東西都在至少10斤以上。我們個人還要攜帶給氧,給氧有個挎包和水壺,我們得帶上山,加上這些重量的話平均下來估計有20斤左右。

  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 張軍:

  全是上坡,不是我們不想走或者體力跟不上,兩個腿不聽使喚,邁不動步伐。

  四中隊指導員 胡顯祿:

  以前體驗過,但是沒有自己離火這麼近距離。應該就十來米左右,手碰一下樹脂直接燙掉皮了,當時插進好幾根樹枝在手裏。

  四中隊二班副班長 趙茂亦:

  火特別快,幾百米的高山,10秒就衝到山頂了,溫度也特別高,我滾出來的時候,就感覺是熨斗挨着你背的那種感覺,皮膚已經快粘在一起的感覺。

  本週,爲了祭奠在木裏森林火災中犧牲的烈士,一系列活動在各地展開,這是對待救火英雄應有的方式,他們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紀念。同時,我們也不該忘記在半個多月前的山西沁源,7名森林消防隊員在撲救森林大火時遭遇風向突變,被困火場,最終6人不幸犧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兩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森林火災出現,而且在未來,森林防火的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的森林防火工作是否做好了準備,還有哪些漏洞?怎樣才能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人員傷亡呢?

  本週四,當人們爲在四川木裏森林火災中犧牲的烈士進行悼念活動的時候,山西省政府官網發佈消息,批准在山西沁源“3·14”森林火災中犧牲的六名消防員爲烈士,沁源縣舉行公祭儀式悼念這六位撲火英雄。根據此前關於此次的火災通報,他們在撲救過程中,因風向突變被困火場,最終搶救無效犧牲。與木裏火災有些相似的是,他們同樣遭遇了風向突變的小氣候變化。

  全國森林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祕書長 姚樹人:

  在出發之前,或者是到達火場之前,第一個要有充分的準備,從思想上,從技能上各個方面做好準備。第二個要有裝備,良好的裝備就是防止高溫和濃煙對我們的隊員造成傷害,第三個要有一個依託(安全區域),在打火的過程當中,依託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打這種海拔高的,一定要有退路,沒有退路怎麼辦?那個地方就不能去了。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劉曉東:

  我們中國更多的是直接滅火,因此容易造成傷亡,我們離火更近。一旦在火災發生以後,他們說是希望儘快撲,可能有一些危險地段,危險條件,不太適宜撲,但是可能爲了儘快將損失控制在有限範圍內,他們也積極去撲打。

  三月底,應急管理部在冬春火災防控新聞發佈會上發佈了一組數據,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底,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354起,受害森林面積約731公頃,其中90%以上森林草原火災都是由人爲因素引發,比如上墳燒紙、吸菸、燒秸稈等等。這不,最近山西,北京,河北的森林火災,原因也都與人有關,可見防治山火,減少野外違規用火很關鍵。可林子這麼大,人的行爲又這麼不可測,再加上還有各種自然原因,完全杜絕自古以來就有的山火,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到底有沒有辦法,能夠提前預防,降低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的概率?將損失降到最小?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劉曉東:

  森林火災發生需要三個要素,一個是要有可以燃燒的物質,一個要有合適的天氣條件,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火源。而我們國家99%以上的火源都是人爲火源。

  4月1日,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今年首個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這是我國時隔三年首次發佈紅色預警。意味着預警期間,林區、牧區,從各部門到公衆都應禁止一切用火。根據我國的森林防火條例,“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就算是一般森林火災,因此在預警期間,各地防火壓力也隨之增大。一些地區爲防止森林火災隱患,採用計劃燒出的方式。所謂計劃燒除,就是把林地中積累的落葉等可燃物,用低強度的火燒除,可有效防止重大森林火災的發生。

  不久前,因爲產生的大量煙塵影響到了昆明市的空氣質量,玉溪的計劃燒除被緊急叫停,環保部門要求當地尋找其它措施,更加科學環保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專家認爲,計劃燒除的作用不應該被忽視,如果沒有這一層預防,更多壓力會轉移到起火後的撲救中。但在我國,高效撲救所需要的基礎信息,例如林區可燃物的數量,種類等,在研究中依然處於薄弱階段,而且在森林防火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上,也極度不成比例。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劉曉東:

  我國到現在沒有一個完整的關於可燃物類型的劃分。可燃物類型,加上氣象條件,加上地形條件,是準確預測和研判林火行爲的一個關鍵。我們國家從2006年開始實施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一期。據我瞭解,投入290個億,但這幾百億裏頭沒有用於科研的,全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

  節目製作 | 宣霽祐 徐 新 桑夢媛

  微信監製 | 宣霽祐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

  今晚十點十五,巖鬆邀您收看

  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

  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