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點說吧。

第一,不敢剪!

有些人並不覺得民國政府能撐很久,說不定過不長時間,大清朝就又回來了。張勳帶著溥儀在北京復闢的消息剛傳開,就有很多人購買假辮子戴上了。

第二,不想剪!

「辮子易剪,封建思想不易剪。」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2000多年啊,什麼概念,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東西,不是說割掉就割掉的。你說再多的民主主義,他就不想聽,不願聽,怎能奢求他們理解呢?

第三,不願剪!

大清雖然滅亡了,但溥儀還在啊,故宮還在啊,還是有「皇權」的代表人和物嘛!不剪辮子,那就是忠勇愛國之人,是皇族豪門之人,為什麼要剪辮子,和一幫「土匪」一樣呢?

推薦閱讀《留辮子,剪辮子,大清朝的一根辮子究竟惹出了多少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孝經·開宗明義章》裏的一段話。

古人認為,頭髮來源於父母,非常重要,如果毀傷,就是不孝。更是把頭髮和生命作同等對待。甚至在刑法上,剪頭髮和剪鬍鬚,都是一種刑罰!

《三國演義》也有一則軼事。說梟雄曹操,為了保護糧食,下令所有將士不能碰田地裏的莊稼,違令者斬。但剛說完這句話,自己的馬兒就不受控制,踩踏在了麥苗上。多麼尷尬的一件事。

但曹操是誰?一代梟雄啊!他當即拿出寶劍,佯作自刎,以保全法令。將士們一看,這不行,您是主帥啊,就算您再怎麼犯了錯誤,那也不能處罰您啊!這時,曹操謀士荀彧就獻言「以發代首」,曹操當眾割了幾縷頭髮,保全了自己,也維護了軍令。

古人對頭髮這麼重視,可到了清朝,一切都不是那麼回事了。滿清入關,從瀋陽到北京,鐵騎所到之處,必須全部剃髮留辮,標準的旗人髮型。百姓有人說:「頭可斷,發不可剃」,滿清政府卻說:「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限令10日,見不剃髮者,斬!

一個「斬」字落下,全國幾億男人前額就光了,小辮梳起來了,這一留,就是兩百多年!

兩百多年時間,人們早就習慣了。習慣了剃髮留辮,習慣了跪拜順從,習慣了大清統治,可就在這個時候,天又變了!

孫中山來了,民主主義來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了。緊接著,一道《剪辮令》也來了:20日內,全國上下,凡未去辮者,以違法論!

不得不說,民主主義倡導的剪髮和滿清入關時的剃髮政策相比,執行起來溫和了不少。滿清時如果士兵在大街上看見有人沒有剃髮,抓起來就把頭砍掉;民國政府卻不這樣,看到沒有剪髮的,過來幾個人摁著頭,給你剪了就算了事。

這次的剪髮,剪掉的不僅僅是那條長長的辮子,還有兩千多年愚昧的封建思想。人們不用跪拜了,人人都有選舉權了,人,終於有人權了!

有人在這個時候也許會想起溥儀,他是大清朝的最後一代皇帝啊,有他在,就有了很多人心中象徵的皇權,他在哪兒呢?他對剪辮子這件事兒是什麼反應?

這溥儀啊,如果早生個幾十年,沒準還真是一代明君。他自幼受到西方思想影響,在剪髮這件事上很是開明。他對身邊人說:大清朝早就已經沒有了,留這個辮子有什麼用呢?再說了,這辮子啊,我自己也早看不順眼了。剪了吧!

身邊一幫奴才一聽,嚇得忙跪在地上:不能剪啊,皇上!萬萬不能剪啊!

溥儀無奈,自己拿起剪刀,「咔擦」一聲,大清帝國的代表人物,帶頭把辮子剪了。

滿清把剃髮留辮當成歸順大清的誠心,民國用剪辮想要人們拋卻封建思想,就這麼一根辮子,沒想到惹出這麼多事端!是非功過,自是留給後人訴說。但假設要再讓把辮子再留起來,應該沒有人會同意吧?畢竟有了那根辮子,洗頭髮多不方便啊!

對了,在全國剪髮任務完成後,1917年,一個叫張勳的人,拉著康有為,帶著溥儀,在北京進行了復闢大清朝,很多人聽到消息後,又紛紛購買假辮子戴上。只不過這場復闢,僅僅12天就被段祺瑞給滅掉了。


這個就像夏天再熱,你都會穿褲子,但突然有一天,所以人都赤身露體的站在你面前要拔你褲子,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吧?

也許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國還是很封閉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大!有些人出國留洋,接受了新的潮流和開放的思想,歸國以後雖然也是大力的推廣,但畢竟侷限在沿海或者南方,北方的清朝政治中心還在,所以很多偏遠的小地方,平時也沒有個時事新聞啥的,突然衝過來一羣人說要把辮子撿了,估計就和現在突然來了一羣人說要光著身子一樣。

怕剪辮子主要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六發不留頭是清朝的國策,在清朝建國初期就有這樣的一條規矩,敢留髮髻的,不把前額頭髮剃了留辮子的,通通殺了!加上清朝畢竟統治了中國一百多年,這可是好幾代人啊!已經變成傳統和祖訓了,中國人本來就信仰自己的祖先,這個時候剪掉辮子就是對祖宗不敬,比死罪還要恐怖,所以很多人在被強迫剪了辮子以後都自殺了。

二.皇權的愚忠羣體,當時很多的老百姓還是對大清皇帝忠心耿耿,雖然清朝名義上已經完了,但他在紫禁城的傀儡皇帝還在,加上消息傳播途徑閉塞,以至於很多人還在死心塌地的維護清朝國策,留著那條大辮子。

三.父精母血不可棄之。夏侯惇當年把中箭的眼珠子拔出來喫了就是這個原因,明朝南方很多義士不惜性命反抗清朝的剃髮稱臣也是這個原因,雖然剪頭髮並不痛,但古時候的人都認為,人從到了這個世上開始,就要保持自己身體的完整,頭髮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相當於身上的一個器官,而古時候人對器官的概念和現在人不同,古時候的人認為人一旦失去一個器官了,就不能投胎,所以太監都是最底層的,活不下去的人才去當,即使這樣的人,被閹了以後,還要把自己割下來的器官封存保護好,死了以後跟自己一起埋了。

由此可見剪掉辮子在當時來說是多麼難辦的一件事!


一大多數人當時未必瞭解辮子和民族壓迫有何關係(或許這種所謂的「壓迫」只是革命黨的想像與刻意宣傳);

二來是因為漢人本就有蓄髮的傳統,即使其當年反抗清軍,也只是反對薙髮(即剃去前額頭髮),並不是整個反對蓄髮,而辮子只是一種髮型,之前則是將長發打包或塞入帽子。

三是習慣,當時的國人從小就蓄髮留辮子,一旦剪去,反而不習慣,這是一種慣性。更何況,剪與不剪純屬個人自由,強迫剪辮以象徵支持革命的做法,本身就和當年的剃髮令無本質區別。

四是審美,現在的人覺得一百多年前的辮子其醜無比,但當時的國人早已習慣了辮子,並不覺得留辮子醜,反而覺得剪了辮子頭光禿禿的難看無比,因為當時只有犯人才被剪成這樣。

不過就安全方便而言,還是剪了辮子的好。如金啟孮在《談北京的滿族》中說的:

民國改元後,年輕人的辮子剪得快是因為打架方便,最開始剃光頭,全是禿子;中年人剪得慢,老年人則很晚才剪,因為怕冷。即使剪,後腦勺一般也留一圍頭髮,以御早寒。堅決不剪辨的,是營房裡的山東人。

相對而言,民國後北方仍留辮子的人相對更多,如山西、陝西等地,留辮子和仍纏足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二三十年代,仍有不少地方保持此陋習。

如蔣經國1940年在贛州搞幹部訓練班時,也曾看到一個船伕仍舊留著辮子,當時他派了兩個學員去勸他將辮子剪去,但船伕卻說,今天日子不好,到明天再來剪,並答應剪了後去專員公署給蔣經國看。但此事似乎又沒有了下文。

就過程而言,辮子大約在民國十年內陸續消失,但這是一個過程,而非辛亥革命一爆發或民國政府一成立就完成了這一進程,更不代表當時的國人熱切於此事。纏足也是一樣,其過程拉得更長,真正廢除辮子和纏足,是1949年後的事了


大清王朝滅亡之後,如果讓你想像一下當年那個歷史場景,肯定是百姓們非常高興的排隊剪辮子,這是我們現代人的思維。但是事實卻是截然相反,一開始,出來剪辮子的非常少,後來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反對現象,最後孫大總統直接發一個法令,讓軍警直接上街強制剪辮子。有趣的歷史現象是,滿族人都非常的接受這件事,排著隊的剪辮子,而漢族人反應非常的激烈。

  嘉興縣甚至集結上千漢人,反對這件事。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只能說是奴化教育的悲哀,同時也是清朝統治者的成功,要知道,在古代沒文化的人是佔大多數的,就是文盲。他們認為有辮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絕對不能剪,為了民族尊嚴也不能剪。還有一種拒絕的人,原因更是讓人無語,他們怕清朝有一天復闢,到時候自己就倒黴了,舉個例子,張勳復闢,一夜之間,剪了辮子的老百姓,辮子全都又出來了。

百姓這樣想也是正常的,因為有不管誰掌權,稍有不慎,倒黴的全是百姓,他們有所顧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說難聽點,其實這就是被奴化了,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會如此,也是可以理解。

回想清兵剛入關時的情形,真讓人佩服清王朝洗腦的水平。

奴化教育並不是說清王朝的專屬,準確的說歷朝歷代都會或多或少的有那麼一點,這個可以理解。歷史上有句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時滿清入關,施行這個政策時候,反抗者非常之多,甚至有人寧死也不從,為瞭解決這個事,發生過不少屠城的事,有記載的就是曾經有個小縣城,一城的人都不願意剃髮易服,最終直接全城的男子都戰死,女子帶著小孩全部自殺。

  這份氣魄是很罕見的,令人佩服。總的來說,這個制度徹底實行到位花費了至少三十七年,就這樣都有一部分人選擇了逃亡,或者是遁入空門,以這樣的方式來逃避。一開始是這樣,非常的難,但是時間久了,人們也就接受了,在到後來,不僅是外表的臣服,內心也是臣服了,習慣了,這就是清朝統治者的成功。

五陽明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

把辮子推為「國粹」的辜鴻銘說,我的辮子在頭上,你們的辮子在心中;你們還不如我,我心中有民主自由,而你們心中卻是守舊落後。

可以強制性的把頭上的辮子剪掉,但心中的辮子呢?歷次革命,所爭取的民主自由呢?

借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大概是這樣一個道理吧


實際上剪辮子並不是從清朝滅亡後才開始的,在清朝末年就已經開始有剪辮子的思潮出現了。

清末剪辮子:

辮子是滿清入關以後強加給漢族民眾身體上的一個屈辱性的標誌,因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曾經上演過多少次的悲劇,但是漸漸的反抗也少了,人們逐漸適應了辮子。近代以降,由於與海外的交流逐漸增多,人們對於辮子的討論也逐漸多起來。最早的剪去辮子的人大概就要屬19世紀70年代的留美幼童了,後來孫中山鬧革命,也剪去了辮髮。到了清朝統治的最後十年,剪辮子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潮。

民國剪辮子:

清朝滅亡後,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剪辮子。但是仍然有許多人拒絕剪辮子,這些人都是哪些人呢?

首先是一些清朝的遺老遺少,清朝滅亡後,這些人聚居在青島、東北等地,在德國和日本的支持下從事復闢清朝的活動,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剪辮子的,實際上也沒有人會去剪他們的辮子,這些人當中著名的有胡思敬、勞乃宣等人。

其次,還有一些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也不願意剪掉辮子,甚至不惜以生命捍衛。比如像王國維、梁濟、辜鴻銘等人,他們認為保留辮子是維護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即使面對嘲笑也不會願意剪辮子。

當然,還有一些軍事將領也一直表示要效忠清朝,比如像張勳這樣的人,進入民國以後,不僅他自己不剪辮子,連他的部下也都不剪辮子。號稱辮子軍。在復闢清王朝的過程中一度發揮過很大作用。

說實話,男人要是有辮子,特別是剔半個頭,還留辮子,那是非常不雅觀的,當然歷史總得有個慢慢演講的過程,拒絕剪辮子的這一批人最後都走向了歷史塵灰裡面去了。


當時人們不願意剪辮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擔心清廷會捲土重來。清朝入關時,強迫各個民族剃髮,也就是所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當時還是有很多仁人志士的,他們拒絕剃髮,結果被清廷處決。留辮子這個情況一直持續了200多年,雖然辮子越來越粗、越來越長,可是一直存在著。現在要老百姓剪辮子,大家的態度都還是看看再說。萬一清朝重新建立,那自己該怎麼辦?第二個原因就是清廷的變相教育,清廷十分精明,在教育過程中,一再強調「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這套理論。如果剪辮子就是不孝,儒家一直宣揚忠孝理論,所以很多讀書人也不願意剪辮子。其實,歷朝歷代都不是這樣,之前的人們雖然不剪髮,但是也是修理頭髮的。


很簡單,你留了近三百年的短髮,你看你的祖祖輩輩也是一直留短髮,突然讓你留長發你願意嗎?這就跟清朝剛剛入關時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之後人們已經習慣了辮子,習慣了這個髮飾這樣的服裝,你在讓人們去改肯定會有所反抗的


這個問題還是很有意思的,那就這這個問題談一下吧。之所以說有意思,(可能不太嚴肅)是因為在清軍入關之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及至清朝滅亡後的辮子軍,辜鴻銘的辮子在心中與腦後之辯。這樣的巨大反差僅僅是因為一條辮子麼?其根本是對其所象徵代表的政治體系,經濟結構與意識形態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的認同與否。而剪與留則是一個社會組織重建的過程。清朝是何時完成這個認同與重建的過程的呢,個人認為其政治結構在康熙時完成,經濟結構的整頓大體相同,而意識形態的重建則在雍正與乾隆之時。歷時百年通過經濟基礎的保障,強力的政治體系最終實現了對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認同,當然這也少不了其自身的對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意識形態的自我靠攏。而在清末民初這種政治,經濟與意識形態的解構與重建是兩千年所未有之變局。王國維的自沉除卻傳統的忠君綱常思想外更是在這種衝突下無所適從吧。


戀舊,證明漢民族是一個戀舊的民族。

想清初,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多少仁人義士,拋頭顱,灑熱血,發留不住。到辛亥,天下變,倡民主,促共和,剪辮子。有人不忘皇恩,不願面對新世界,固守一生追求,我們不能笑他癡,恨他狂,而要憫其志,憐其心。


看到這個問題一時還不知道怎麼回答,在我們現在人眼裡剪髮是理所當然的,留長發的還是異類,這是長時間的教育結果,當時那個環境也是如此,滿清自入關,打到哪裡就把頭剃到哪裡,許多漢人因為不剃髮被殺,一些人不想剃留辮子的乾脆出家,滿清三百年統治,辮在頭在在的政策一直持續到滅亡,這個辮子就是用血與肉拴在漢人腦袋上的,因為清末的恥辱歷史,這個辮子成了中國落後的代表,成了西方人嘲笑的對象,革命雖然成功,大清亡了,但是革命並不徹底,局勢搖擺不定,革命只侷限在少數階層,新思想也只是在知識分子和新興階層中傳播,底層的人不瞭解什麼是革命,旁觀甚至抵觸,幾百年的壓制使平頭百姓不敢剪,剪辮的人被看做異類,破壞祖宗規矩,革命者急於擺脫大辮子形象,強制剪辮,被剪的人以為革命軍在拉他們下水,在害他們,還有一些滿清遺老,對皇權抱有幻想的人抵制剪辮,無非是放不下曾經的權利,因為清宮戲泛濫辮子又開始現世,好像百年前的恥辱和他們沒有關係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