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祭白虎,打小人

驚蟄,古稱「啟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從驚蟄這天起,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祭白虎,打小人

驚蟄這天,民間流傳著很多傳統習俗。

比如「驚蟄吃梨」,相傳雍正年間,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說道:「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

後來走西口者仿效吃梨,有「離家創業」之意;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另外,「梨」諧音「離」,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保一年好收成。

驚蟄另外的重要習俗是祭白虎、打小人。

在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每年白虎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日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以脫離是非纏繞。

驚蟄節氣到來,家裡的蟲蛇多了,出來四處覓食。

人們會手持艾草等來熏家中四角,來驅趕蟲蛇。

久而久之,就漸漸演變成在生活中不順心者,通過拍打對頭人來驅趕霉運,這便是打小人。

民間習俗豐富多彩,多是人們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的一種方式。

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總有許多是非,甚至有人搗亂,不妨試試驚蟄祭白虎,打小人。

不過冤家宜解不宜結,人生事,關鍵要忘掉不開心的,才能快快樂樂的生活。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之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蛇蟲鼠蟻又漸驅活躍,小時候每到春天都會見母親把石灰灑在房前屋後,說是為了驅趕蛇蟲,後來才知道這是驚蟄的習俗。因石灰具有殺蟲功效,驚蟄時灑在門檻外,一年內蟲蟻便不敢上門,算是給害蟲們一個下馬威。


驚蟄這個節氣到來的時候,爸爸就會對我們說:驚蟄烏鴉叫。意思是說:到了驚蟄烏鴉開始鳴叫了。記得有一套歌謠:打春陽氣轉,雨水翹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立水干……。(不知道我記錯沒有?)


驚蟄是指在泥土裡冬眠的小動物被雷震醒,可以出來活動了。驚蟄的到來表明天氣逐漸轉暖,白天跟晚上的溫差較大,飲食方面,也會以清淡溫和為主。我們這裡到了這天,每個人都會吃梨,老人都說可以抵禦病菌的侵襲。我奶奶每到了這天都會用石灰灑在門外,防止蛇蟲鼠蟻爬到家裡來。這就是我們這裡的習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