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史博举办「高雄货柜海运50年特展」。(图/高史博提供)
▲高史博举办「高雄货柜海运50年特展」。(图/高史博提供)

货柜海运的盛行,彻底改变世界的运输技术与经济模式,更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奇迹;1969年高雄港设立货柜码头至今已有50年,一度位居世界第3大货柜港,也使得「货柜」与「高雄」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即日起至明年2月2日,推出「奇迹的箱子—高雄货柜海运50年」特展,要从不同面向展演货柜历史;特展以气势磅礡的巨大货柜意象,并配合老照片、货柜船模型和码头机具模型等丰富展品,带领民众认识高雄货柜海运发展50年的岁月轨迹

▲特展透过不同面向带领民众认识高雄货柜海运50年的轨迹。(图/高史博提供)
▲特展透过不同面向带领民众认识高雄货柜海运50年的轨迹。(图/高史博提供)

特展共规划7大单元,包括「货柜的起源及全球化」、「高雄货柜的开展」、「打造货柜船」、「货柜码头不一样」等,从货柜运输的世界观聚焦到高雄货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从不同面向凸显出货柜的运输特性。

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添贵说,感谢各台湾航商对于台湾货柜海运的支持,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高雄货柜运输量占全台68.18%,是台湾主要运输货柜的港口,特别是货柜码头的扩建将提升高雄港竞争力,高雄港意象即是「钢」、「货柜」,可透过此特展认识货柜历史。

▲配合特展将陆续办理货柜主题讲座。(图/高史博提供)
▲配合特展将陆续办理货柜主题讲座。(图/高史博提供)

高市文化局主秘刘秀英提到,货柜中装载家庭生计也承载城市的记忆,今日高雄港的货柜文化已从工业发展至艺文业,随著「货柜艺术节」及「集盒KUBIC」货柜园区等大型节庆举办,赋予「货柜」新的意义。

高史博配合此展将陆续办理货柜主题讲座,借由不同面相介绍货柜运输在高雄的城市发展,以及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思考高雄如何在新航海时代站稳脚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