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長30餘米的龍形風箏。 張一辰 攝

  中新網西安4月6日電 (記者 張一辰)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第九屆風箏節6日啓幕,來自全國各地民間風箏藝術家與愛好者齊聚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御道廣場,爲當地民衆帶來了一場“箏”奇鬥豔的春日盛會。

  圖爲風箏愛好者製作的西遊記主題風箏。 張一辰 攝

  風箏起源於中國,至今已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傳統的風箏一般分爲硬翅、軟翅、板子等幾類,按地域和風格又分爲濰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風箏。

  圖爲“公雞鬥架”風箏的製作者李濤放飛風箏。 張一辰 攝

  風箏節現場,市民遊客比肩疊跡,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春日氣息,只見高2.1米,寬1.2米的“玄奘”帶着斗篷、揹着經書在空中緩緩“走”來。此外,“大螞蚱”“大熊貓”“大黃蜂”等極具地方特色的風箏也引發衆人圍觀。

  “這面風箏我給它起名爲‘公雞鬥架’,製作時需要考慮到風箏各部位的傳動設置以及在天空中動態展示的效果,風箏的製作並不難,難的是對於風箏的設計。”從事風箏製作已經20餘年的民間風箏藝人李濤對記者表示。

  當日的主角當屬一面30多米長的龍形風箏,據介紹,龍形風箏根據長度分爲小龍、中龍和大龍,現場放飛的這面龍形風箏屬中龍。

  “我製作這條‘龍’大概有半年時間,飛行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風箏藝術家李斌告訴記者,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國際風箏比賽中,如果看到龍形風箏,那一定是來自中國。陝西省是風箏運動的發祥地之一,西安的風箏也以其造型逼真、繪畫精美、放飛性好等特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