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通訊員 郝也 記者 杭程)今天(3月25日)上午,南京市國際教育教研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成立大會暨首次活動在南外仙林分校舉行,從此國際課程教師單打獨鬥、孤軍奮戰的局面將得到改變。通過定期開展教研活動,聯合體內學校國際課程教師將彼此切磋,交流教育教學經驗,促進南京國際教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使南京市國際教育水平更上臺階。

  首批加入“聯合體”的學校有南京外國語學校、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南外仙林分校、南師附中江寧分校、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南京市教育局中教處處長陳尚軍介紹,全市經過南京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廳批准的國際課程班(項目)總共有14所學校、23個項目,這些課程的任教老師中有相當一部層次較高,擁有海歸高學歷,勝任雙語教學,但侷限於國際課程的特殊性,這些教師與普通高中課程的教師共同參加教研活動,往往會出現種種問題。現行的教研機制影響了這一部分優秀教師羣體的專業發展,問題亟待解決。他認爲,南京市國際教育教研聯合體的成立是衆望所歸,並且代表南京市教育局對聯合體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賀。

  “聯合體的成立有三個層面的意義。”南京市教研室主任嚴必友表示:第一,教育國際化是當今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尤其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們需要文化交流、文化跨越的意識和能力。南京作爲中國教育名城,國際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基礎和條件。粗略統計,南京52所普通高中,有國際課程或國際項目的學校有14所,每一屆國際課程的招生規模大約有2000多人,這個比例是比較高的,而且隨着時間推進,數字還會增加。第二,“聯合體”內六所學校都已經有近20年的國際教育辦學經歷,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都需要一個分享交流的平臺,使南京的國際教育能夠形成整體合力,在省內、國內形成更大的影響和效應。第三,南京國際教育教師人數較多,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較高,這些教師的專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他們在教研、職稱、學業晉升方面缺少通道,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平臺,讓教師展示風采的同時,也可以將中外的教育做一些有益的對比和碰撞,讓國際教育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上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南外仙林分校董正璟校長對市教育局、教研室爲“聯合體”成立給予的關心、支持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聯合體”的成立“是所有國際部老師的春天”,這是一個起點,希望今後國際課程的老師在學術提升上、在個人成長上,都能得到更有利的發展條件,感受到當國際部老師的幸福感、成就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