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rity!这个词我经常听过,由于在五专就开始学习著电脑,因此种种课程中都听过这个名词,反正就是高优先权的先执行,大概就这么一回事。离开学校之后,我几乎跟这个名词告别,只有在晚上跟假日的课堂上会再度跟同学讲解著priority scheduling、priority queue…等等技术名词。似乎,我忘了原来真正重要的是人生的优先权呢?

 

进入职场的前四年,我所学习的是processProcess:即流程,也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软体业上班,每天面临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难题,我种是在学习著如何解决,并把这解决的方案尽量标准化,使下次可以尽可能缩点时间处理,如此可以兼顾更多案子。这四年间的后面一年半左右,我当了个小主管,我开始注重的是整个team处理案子的共通性跟标准化处理,总言之还是脱离不了process这一词汇。而在此期间,我兼顾的课程从一个班、慢慢变成两个班、到之后的四个班这是我人生努力学习如何面对问题的四年~

 

职场的后四年,我离开了前一家公司,来到另一家公司,在这边我看到的角度不一样了,从以前的深度优先(资结术语:DFS)瞬间拉到了广度优先(BFS)。开始了解产业的痛点,什么是产业链,何谓服务?何谓转型?如何加值?如何创新?面对的议题不同了,我不是指专研一个点,而是整个面,可说见树又见林。手上开始有著部门的预算,如何分配就变成了一种艺术;职位的头衔也很吸引我,谁不想往上爬呢;另外外面的事业来到了六个班,不敢说前无古人,但全省占据也可说后无来者了。上述的预算、职位、课程皆是resource,也就是我手上能握有的资源,为了让资源更多、更响亮,我会想尽办法找去更好的解法(就是前段的process)去完成跟实践他。听来应该很正常吧,这不就是进入职场之后应该有的应变能力跟勇于挑战的精神吗?

 

直到来到后者这家公司的第二年之后,由于某个产业做的不错,开始有可以出去设立新创公司的机会,老实说对年轻的小伙子谁不兴奋?总该试一把吧,不是吗?我是这么想的,因次也开始磨刀霍霍的请同仁全力应战。上述的这个时间点正是全球正在迷steve jobs的时候,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他对工作的热忱令人感到动人且佩服,他的名言甚多但影响我最深的是:『当你照著镜子,问你这是否是你想做的事,如果不是那就得设法改变了』。这时的我31岁,每周有机会接受企业顾问的辅导,问我们日后的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等,而日后的职位如果以当时的分配,我是副手应该也可以当当副总,这能不心动吗?

 

真正感受到『priority』已是31岁的事情。我总是觉得该出去闯闯,决定后我满心欢喜想著以后说不定可以赚到更多钱。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一直跟同学说著jobs的故事,他的名言、他的作风、跟他的风骨,或多或少影响了我,由于全省跑通车是免不了的事情,我开始思考了:这是不是我想要的?这工作又是不是我所热爱的?我是否会想在这个领域烙下世界的痕迹。错了,我发现这似乎不是我要的,我只是被越来越多的『资源』所驱动著,如此设法去想出取得资源的『流程』而已,但最重要的一环我竟然忘了,就是『优先权』。我当然可以做100件工作,但人生有限的游戏规则下,优先权就显的特别重要了,在有限的人生,或许该享受自己所热于享受的。于是,在年少轻狂的当下我立即跟主管讲了我的想法,我要去做自己所乐爱的事情,回想起来当初的很多处理方法不够成熟,若再来一次或许可处理的更圆满也说不定。至此副总这名词只能拿来当当消遣使用啰~

 

Resource有著诱人的魅力,可以驱动你想尽process去完成。而久了之后你动力会不见了,因为resource只是whatprocesshow、但你的生人将缺少了priority这个why的根本动力泉源。当你想清楚了这一切的逻辑跟游戏规则,你便能豁达的说出你自己的想法跟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现在的我也老大不小了,在职场打转了快十年,我才领悟原来那些成功的人们过程都经过多少不多资源的诱惑,但他们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priority』,因为总得爱你所爱。应该是这样没错吧:jobs

 

You can have many priorities. But you don’t have much more life can fit all of that. Please choose the first priority you wis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