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爲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爲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淪爲法國殖民地。

現在這裏成爲了世界矚目的旅行勝地,但真正到了那裏發現很多鏡頭之外的故事,等着我們去關注。

北京往返胡志明的機票,國航直飛3K出頭,只是時間比較尷尬,凌晨抵達,凌晨飛回。孩子困鬧兒哭了一路,她媽無比耐心,不服不行。三個人深夜自助入住酒店,從零下幾度的寒冬,到裙角飛揚的初夏,5個多小時即轉換了一個世界,興奮之心振翅欲飛。

一覺睡到晌午,給孩子拴上鍊子,開始闖蕩這個陌生的國度。

不誇張地說,這是我第一次來東南亞,也是第一次境外自由行。

一個歸國高級工商管理碩士,一個4歲的孩子,還有一個我,我們仨人裏英語最差的其實是我,因爲孩子還跟她媽學了法語……說好聽的是我和姐們兒帶孩子出來玩兒,某種意義上是她帶着孩子和我出來玩兒。

1月底的胡志明有些許熱,一點兒曬,32度左右的氣溫,彷彿5月下旬的北京。街上植被茂盛,西紅柿炒雞蛋的國旗在綠樹叢中格外耀眼。

我們住在湄公河南岸,沿街向東走去,猛地擡頭髮現一棟奇怪又眼熟的建築,那不是鋼鐵俠Tony Stark的大樓嗎。我作爲一個漫威迷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融塔BITEXCO Financial Tower。胡志明市第一、全越第二高的摩天大樓,離很遠都能看到它,像指路明燈北斗星。它也是著名旅遊的景點,在49層的西貢空中平臺(Saigon Skydeck)是越南最高的高空展望臺,可以360度鳥瞰市區。從早開放到晚上,門票合58人民幣,一般的旅遊網都可以買,最便宜的大約53。

要想徒步過河,必須通過橫跨在湄公河上的一道好漂亮的綠色鐵橋,橋上正有一位年輕男子欠身釣魚,是閒情逸緻,還是像伊斯坦布爾海峽博斯普魯斯大橋旁的垂釣者一樣貼補家用?

沒有去過這裏的朋友一定會想象在乾淨寬敞的小橋上眺望腳下清澈見底的河水,水草遊魚自由自在……

實際上當你踏上第一層臺階上橋的時候,從洋灰的年代以及四散在各處的垃圾,都難以推斷即將迎來的景象。

實際上這條河水並不清澈,甚至泛着一些氣味兒,比河水氣味兒更濃的則是橋面,上邊四仰八叉地躺着多個年輕男孩兒,他們百無聊賴地坐着,三三兩兩,有的正在自己矇頭睡覺,有的男女正在蒙着被子嬉戲,更加不可理解的是一家人,年輕的三口人,還有年輕女人身邊站着一絲不掛的也就三歲的孩子。骯髒的瓶子,比我家狗蛋的貓糧碗還髒的餐具,我無法想象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心理,他們想沒想過明天。他們是否曾經有過屋子,是否也希冀着正常生活?更無法理解的是,四肢健全,毫無殘疾,爲何如此墮落,不去找份工作,以何爲生?

他們的飲食起居喫喝拉撒睡都解決於此,是故氣味的由來可想而知。從此之後我們便把這座橋稱作臭橋。

走到臭橋盡頭,直對着一條筆直、微亂、熱鬧的大街,街旁一棟沉重的石料大樓,巨大的柱子直立堂前,這是一種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建築風格吧?總讓我想起中國的各種大禮堂。門前來來往往搬運貨物的汽車,我猜這也許是個物流站?

這裏距離託尼的大樓越來越近,然而就在這超現代的摩天大廈前擋着一棟棟你不可能忽視的黃褐色老樓,老得掉渣,水跡順着山牆瀉下……

這一幕讓我想起成都。

摩天大樓和破敗市井雜糅,走在路邊不能走直線,因爲要隨時小心腳後跟兒粘上的污水甩到褲腿子上,小心踩到散落的垃圾,小心建築廢料和玻璃碴子扎到……

街邊小商販一個挨一個,市民坐在類似蹲着的小板凳兒上喫米粉喫得盡興,迷你小鋁壺我看了好多眼,如果能買我想來幾個。

原來同爲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也有提籠架鳥的喜好,路邊的樹幹上掛着漂亮的不知名的小鳥;寂寥的人下午困頓便睡在摩托車上;練攤兒的不在攤位旁,看看貨物,的確也是不怕丟的那一類——各種充電器、電池、諾基亞、三星、LG、索尼手機,還有單個兒的摩托車反光鏡……

街頭的景象有沒有些眼熟?大標語、工農軍、學生、醫生、宗教界人士……我只有一個感覺,我們好像沒有出國。

在寫尼泊爾遊記的時候我寫過一句:如果說中國是自行車大國,那尼泊爾比中國發達,因爲他們是摩托車大國……

越南比尼泊爾還發達,是摩托車超級大國,在越南待的5天沒有見到一輛自行車,街邊滿滿當當,路上烏壓壓一片。綠燈亮起,摩托車大軍像《黑貓警長》裏的蝗蟲,嗚地一陣拋光所到之處的寧靜,中國式過馬路也無濟於事,你不知道他們是開還是停,是直行還是拐彎兒。

夜幕降臨後的西貢,一改白天的那種雜亂,變成了另外一種雜亂。同樣的小店、街道、遊人,在黑背景下的顏色照耀過了白背景下的他們。

他們也在飯後遛彎兒,也在廣場逡巡,也在路旁安坐,幾個當地模樣的摩托車手在我附近放下了一個歐洲模樣的小帥哥,我以爲我站得遠,鏡頭對準他並不會引起注意,回來看照片,他的眼睛直盯着我,臉上還帶着微笑。

姐們兒像溜寵物一樣用防丟繩拴着孩子,邊走邊看手機。我手裏只有手機和相機,揹着我的小鷹包步履輕快走在前邊,不時回頭看看她們是否還跟在身後。摻雜着垃圾和整齊步道的路上,霸道總裁慈母和總會莫名其妙哭的話嘮孩子,如此融洽地進入了我的鏡頭。

夜晚的西貢,更有韻味。市政廳門前的廣場和路旁,遍佈着遊人和小商販,有賣藝的,有賣小喫的,有賣閃光玩具的,有賣可怕的假蛇的,與我國如出一轍。

我驚訝地在路邊攤販中用純種的中國人眼認出了孫悟空的裝扮,那身材、那模樣、那身行頭,跟六小齡童一模一樣。他時而玩兒着手機,時而發呆,時而跟路過的友人閒聊。一會兒過來一個“蜘蛛俠”,明顯是他的朋友,可惜掏相機的工夫他走了,錯過了蜘蛛俠大戰孫悟空的場面。

夜幕深沉,我們該回酒店了,回去的必經之路也是臭橋。

夜晚的臭橋下多了好多夜市的小攤兒,跟咱這兒的串兒攤兒類似,小桌椅,串串放在五顏六色的塑料容器裏,有的不讓拍照,有的視若無睹。

夜市的攤販把椅子面河擺放,食客看風景,閒待着,看手機,有的纏綿繾綣……幾隻小狗也在一旁追跑打鬧,等待着光臨夜市的客人留下的打賞吧。

爬上臭橋,白天的流浪漢們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各國不怕臭的遊客,其實不是不臭,是嗅細胞疲勞罷了。

一個文藝打扮的青年坐在不乾淨的臺階上看手機,一個帥氣的歐洲小帥哥眺望遠方,姐們兒和孩子站在欄杆處吹風。

這就是五金交電摻雜愛馬仕的街道,這就是小作坊和頂級餐廳你儂我儂的西貢。

它,繁華與市井,奢侈與貧瘠共存。

圖文:獨立攝影師、自由撰稿人、資深媒體人@那敢情好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或商用

相關文章